摘要:體驗經濟是人們需求轉變的重要過程,也是現今發展的主流趨勢。在體驗經濟背景下,公共藝術設計逐漸被人們重視,并發生了一定的變革。本文將主要對體驗經濟時代公共藝術設計的新思路進行分析和闡述,以供借鑒。
關鍵詞:體驗經濟 公共藝術設計 新思路
經濟形態的變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且各種形態之間相互融合、相互滲透,推動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提升。體驗經濟作為現階段社會發展的主流形式,其為人們生活方式的變革以及思維理念的轉化帶來了全新的推動力。
一、體驗經濟
我國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經歷了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服務經濟這三個體系,而體驗經濟則是在服務經濟體系基礎上衍生的一種新型經濟形態,其不僅有服務經濟體系的特征,以滿足客戶需求為己任,而且也加大了對客戶心理體驗的重視度,旨在為客戶提供更多優質服務。
二、體驗經濟下公共藝術設計的新思路
下文以大型商場公共空間設計為例,對體驗經濟下公共藝術設計的新思路進行分析和探討。在體驗經濟下設計工作的開展不應局限于商品性能和形式上,而是要以用戶的體驗效果作為核心內容,通過感官和情感上的塑造來增強用戶對商品的認同感,以實現產品和服務空間上的拓展,更好地提升消費者的消費體驗,加深其對產品以及品牌的認可度。
(一)注重主題概念的設定
獨特、鮮明的事物能夠加深人們的記憶,激發人們想要了解的欲望,將這一特點應用到公共空間藝術設計上,可以有效加深人們對公共環境的印象,營造良好的體驗氛圍,最終豐富用戶的心理體驗。主題概念空間設計類型可以分為時間、文化、空間、藝術、自然和技術。在主題設定上,需要結合實際所在區域內的特征、文化氛圍、消費團體等因素進行綜合考察和分析,以滿足用戶的消費需求,并在主題引領下,對公共空間區域實行合理劃分和造型設計,從而突顯自身的個性化和獨特性特征,營造良好的購物環境,改善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二)注重體驗化的設計
1.互動化。體驗其實就是用戶與產品進行互動的一個過程,用戶在感受產品所帶來的服務后,將體驗效果直接反饋出來,以此讓相關人員了解產品的優勢和不足之處,進而為后續銷售提供幫助。而商場公共藝術設計的開展則是引領消費者體驗產品的一個重要渠道。所以在設計過程中,應注重其互動性的體現,提升用戶與商品的交流效率,增大購買率,并在此基礎上,讓消費者體驗到購物的樂趣。消費群體主要可以分為三種,有購買動機的消費者、無購買動機的消費者以及無明顯動機的消費者。其在進入商城后,就已經與商城之間產生了互動,而通過公共藝術設計,可以引領消費者進行商品的了解和體驗,并在體驗過程中逐漸增加消費者的購買欲望,進而達到最終的合作目標。
2.社交化。商場作為一個大型綜合聚會、交流的公共場所,是人們休閑、購物、聚會、交流的重要空間。在體驗經濟模式下,針對這一公共空間的藝術設計,應注重其社交化特征的表現,合理規劃空間布局和結構,以促進人們各項活動的有序開展,提高體驗效果。在實際設計過程中,其可以通過專門、獨立休閑區域的設計為用戶提供一個休憩的空間,或者通過中央庭院、音樂噴泉等的設置來提升其藝術氛圍,讓人們在休閑過程中可以得到有效的放松,緩解自身疲勞;同時還可以通過人性化服務的設計來提升用戶購物的體驗效果,增強用戶對其認可度,而這也對商場經濟效益的增加有著顯著作用。
3.個性化。個性化設計思路可以說是目前公共藝術設計中較為重要的理念。個性化設計有著吸引用戶眼球、突顯公共環境特征的作用。且個性化設計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其是在結合公共環境的實際情況以及區域周邊環境后合理規劃設計出來的,能夠更好地滿足特定用戶的需求,提高用戶的體驗效果。
(三)注重空間感受
造型獨特的空間、明確導向次序的空間設計能夠給用戶帶來不同的感官體驗,同時也可以將其想要宣傳的內容或者精神直觀地展現在用戶眼前,增強其認知度。所以在設計過程中,應注重對空間感受的利用,通過不同造型結構、環境設計打造不同的空間效果,為顧客營造別樣的視覺體驗。
三、結語
總之,在體驗經濟時代,公共藝術設計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熱議的話題,尤其是信息時代的發展使公共藝術設計更加注重人們的意識情感和行為體驗,而這也為公共藝術設計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明,高嘉蔚.北京地鐵自助售票服務設計策略研究[J].包裝工程,2015(12).
[2]高穎.從公共服務視角談服務設計的價值[J].新美術,2015(04).
[3]丁熊.城市公共服務體系創新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5(02).
[4]周韌.當代藝術思潮下的都市公共設計跨界[J].都市文化研究,2014(02).
[5]磨煉.日常物設計中情感元素介入的可能性[J].美術學報,2014(03).
[6]辛向陽,曹建中.服務設計驅動公共事務管理及組織創新[J].設計,2014(05).
(作者簡介:馬可翔,男,韓國東義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