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數字設備以及系統逐漸被大規模地應用在圖書館當中。隨著我國信息化改革的不斷深入,相關數字技術在圖書館應用范圍也得到了擴展。本文將對我國目前圖書館在大數據環境下學科數字資源的整合做探討。
關鍵詞:圖書館 大數據環境 數字資源 學科資源 整合
進入21世紀以來,知識經濟以及數字化信息的不斷發展加速了圖書館學科數字資源的革新,在這種新形勢下,圖書館的服務環境、資源類型以及用戶群體等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傳統圖書館是基于實體書本館藏為基本服務類型的知識服務方式,而隨著圖書館數字化和信息化的不斷變革,傳統的圖書館對資源的整合以及分配的效率越來越低,因此,研究大數據環境下圖書館的數字資源整合是很有必要的。
一、圖書館學科數字資源整合的優勢
傳統圖書館在資源整合的過程中,一般是通過人力進行相關學科資源的分類與整合,這使得在資源的整合過程中,容易因人為操作造成信息整合的錯誤,同時這種資源整合的效率也較為低下。而基于大數據的圖書館信息化系統在管理過程中,管理者可以利用圖書館管理平臺合理分配資源,優化數字資源整合流程。總之,大數據技術對圖書館管理中數字資源整合的促進有著重要作用,促使圖書館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
二、大數據環境下圖書館學科數字資源整合的特點
(一)特色性
在圖書館龐大的信息資源中,用戶的知識需求更加趨向于圍觀化和個性化,這使得圖書館在大數據環境的創新中必須針對不同用戶的個性做出特色性的信息服務創新。為了適應不同的用戶群體,圖書館必須緊緊圍繞其教學和科研需要,針對不同用戶進行個性化和特色化的學科數字資源整合。
(二)持續性
數字資源整合的創新在圖書館的發展過程中屬于一個系統工程,同時在整個知識社會的創新中屬于子系統,這意味著數字資源整合的創新是無法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在不斷探索和改革中一步一步去進行的漫長的過程。在數字資源整合的創新之中,要不斷地整合用戶的不同需求,對于數字資源整合的各角度創新進行不斷的探索。
(三)協調性
圖書館數字資源整合的創新是圖書館系統內不同因素互相作用的結果,其創新內涵包括觀念創新、服務創新、技術創新、人員素質創新以及管理體制創新等。各個創新要素是相互作用和共同發展的,所以在大數據環境下圖書館數字資源的整合中,要不斷平衡各個因素,為其共同發展打下基礎。
三、大數據環境下的圖書館學科數字資源整合的策略
(一)建立圖書館資源數據庫
大數據環境下圖書館的學科信息是極為復雜的,因此,在圖書館學科資源的整合中,要合理使用數字化技術,建立圖書館學科資源的數據庫。圖書館資源數據庫能將不同學科資源進行統一的存儲和管理,從而在資源的分配和整理上能夠更加具有全面性,同時在學科數字資源整合的過程中也能為用戶提供完善的網絡知識調用流程。除此之外,圖書館資源數據庫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學科資源的自動分類,不同學科數字資源可以根據其學科屬性存儲在不同的數據庫類型中,使得數字資源整合人員能夠迅速地查到其所需要的數字資源。
(二)優化圖書館資源整合模式
傳統的圖書館學科資源整合過程中,一般是通過人力進行學科資源的查找、分類以及整合。但是基于大數據環境下的數字資源整合過程,可以使用計算機技術支持下的學科數字資源管理平臺進行數字資源的整合。數字資源管理平臺在圖書館資源數據庫中構建了搜索功能,管理人員可以通過不同索引的搜索將圖書館資源庫中不同的數字資源進行分類,其分類方式以管理人員的分類條目為準。在圖書館資源庫中,不同類型的學科資源是存放在不同類型的數據庫中的,舉例來說,管理人員需要搜索工科的相關學科資源,可以在圖書館數字資源管理平臺中輸入“工科”進行查找,即可顯示資源庫中的所有工科類的資源,從而方便管理人員的分類和整合。此操作的基礎是通過學科資源提前整合進數據庫中來完成的。因此,在不同學科的數字資源整合進入圖書館數字資源庫時,要根據其學科類型對其打上不同的學科標簽,從而使得管理人員在進行分科查找時不造成混亂或者遺漏,為大數據環境下的圖書館信息服務質量打下基礎。
(三)消除圖書館間的差異
受區域經濟發展差異等因素的影響,高校圖書館的發展情況參差不齊,地區圖書館還須根據實際情況,圍繞因地制宜與有的放矢原則建設發展,縮小地區圖書館以及圖書館館際的差距,實現協調發展。調整各圖書館間的數字資源整合差異,須在各個地區設立中心館,統籌規劃地區圖書館資源,配置不同性質的圖書館資源,提高數字資源利用價值。統計當地圖書館數量,了解區域用戶需求與數字資源技術發展現狀,選擇中心城市,合理分配資源,提高資源利用價值。
(四)加強人才儲備
為向用戶提供全面的學科服務,要求人力、物力等資源基礎夯實。整合圖書館資源,人力要素涉及數字資源使用專家與用戶以及圖書館工作人員,各個要素相輔相成且相互影響。學術研究者的功底深厚,學術素養高,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及時轉變觀念與研究方向,對工作人員業務展開起到了指導與督促作用。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直接關系資源整合成效,為滿足用戶學科知識的需要,應當引入現代化管理模式,構建人力資源與科學技術資源,以及文獻資源一體化的新型信息體系,優化圖書館文獻服務,滿足師生學科知識需要,帶動師生與圖書館協同發展。
尤其是條件差的圖書館,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制定發展標準。優化圖書館發展模式,切實發揮數字資源整合效應,根據各圖書館性質選擇合理的管理模式并更新內部結構。加強人才培養,提升其實踐操作能力。各個地方其他圖書館,都應當意識到資源整合的責任和義務,促使整合體系完善,緩解中心館壓力。管理人員可通過實踐指導以及講座等方式,提高職業素養,為學科資源整合奠定良好基礎。圖書館也應當加強培訓機制創新,按照學術研究以及大數據技術發展趨勢,優化管理模式、縮短用戶檢索時間,提升研究成果轉化速度,切實發揮圖書館服務功能。
(五)協調各要素關系
圖書館管理要素增多,組織結構與整合技術等要素間應協調發展,傳統信息孤島現象以及信息過載等問題應當及時規避,確保圖書館資源整合成效,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學科數字資源整合復雜且煩瑣,圖書館應當引入社會組織力量,加強與社會間的聯系,提高資源整合優勢,明確劃分部門職責,確保整合工作有序展開。購買與整合數字資源時,應當加強人員系統培訓,打破圖書館封閉建設局面,完善溝通互動渠道,延長學科數字資源整合周期。除此之外,加強實踐經驗總結,靈活調整資源整合工作,優化評價量化標準,確保資源整合與用戶服務效果。
四、結語
在圖書館的學科數字資源整合過程中,要不斷地進行關鍵環節的創新探索并進行突破,同時也要加快不同創新因素之間的創新進度,完善圖書館整體的數字化服務體系,將整合戰略思想貫穿于圖書館學科資源的整合過程中,為社會知識經濟的不斷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王險峰.數字化轉型背景下黨校圖書館學科數字資源整合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8(11).
[2]孫羽佳,所瑪,車琳娜,孫婷婷.基于SWOT分析構建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服務的精準營銷策略[J].情報探索,2018(09).
[3]易星.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學科數字資源整合研究[J].圖書館界,2017(01).
(作者簡介:許淼,女,本科,徐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圖書助理館員,研究方向: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綜合服務能力)(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