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曉光
摘 要:課程的模塊化教學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有效途徑,本文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先講了自己的認識,再從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出發闡述了課程的模塊化的意義、設置原則以及體系構建明確了各模塊的內容及培養目標。
關鍵詞:教學;課程;模塊化
1 模塊化教學的認識
我校現在正在進行基于教學內容的教學改革,爭取用3年時間建成與部隊建設實際和裝備發展相一致的專業體系,與學員文化基礎和認知特點規律相適應的內容體系。我認為我校改革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推廣模塊化教學。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國外教學課程模式先后出現了世界勞工組織的“MES”模式、德國“雙元制”模式和加拿大的“CBE”模式。他們統稱為“能力本位模式”都是從實際需求出發來選擇內容,增強教學內容的適用性,并對專業課進行項目改造,實現課程功能的全面提升。
我國從九十年代開始引用這三種課程模式,在教學模式上突破了傳統的以學科教學為中心的“學科教學”模式的局限,擺脫“學科本位”課程思想束縛。教學方法上也有原來的以教員為主逐漸向以學員為主發展。教育質量有了較好的改觀,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學校的設備部先進、不齊全;學員的基礎課教員對基層,實際裝備等不了解;學員無法得到真正、有效的實習,實踐活動;“雙師型”教員尚未從真正意義上解決,教員對武器裝備了解不夠,講解的不適合基層;武器裝備技術人員又不能按照教學規律進行教學,也缺乏邏輯性;教學方法比較簡單,學員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性并未形成。
要想解決上述的問題,實現教育以培養任職能力為導向的目標,必須深化學校的教學改革,從專業學科學位畢業向任職能力本位轉變,努力構建適應任職能力培養要求的課程模式與教學模式。只有創建快速適應部落基層變化需要的課程開發模式,使課程開發具有科學化,標準化和基層化的特點,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傳統教育存在的問題。
2 課程模塊化改革的意義
2.1 可根據用人單位的不同需求變換模塊教學內容,具有靈活性、實用性
現在的課程基本上都是按照長周期模式來設計的,每次都要重復整個課程開發過程,而且開發時間較長,難以跟上基層變化的速度。另外,學校的課程開發無法開發出適用于不同區域的課程模塊。如果把分解成一個個的小單元,即課程模塊,那么根據基層的需要,只要適當的增加、減少或更換其中的一些模塊,便可達到基層的要求。
2.2 為學員提供了多種可選擇的課程模塊圍繞學員的能力培養選擇教學內容,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課程的模塊化也可以使學員根據自身的需求選取一些模塊,組成適合自己的課程體系,合理安排學習時間,掌握學習進度。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學為主體”以學員為主的教學模式。另外,課程的模塊化有利于增強學員的學習動機,因為每門課程的周期短,學員的學習結果可得到及時的評價和反饋。
2.3 每個模塊內容不多,講究“必須、夠用”,針對性強,突破了“學科教學”模式的局限,擺脫了“學位本位”課程思想束縛
構建模塊體系以職業任務和行為過程為導向,以培養專業技能為主線,改革傳統的學科型課程模式,構建以實踐技能為中心模塊式課程體系。其主旨就是讓學員盡可能多地接觸專業性內容,模塊精講,技能多練,讓學員最大限度地投身到多學專業的環境中去。
3 課程模塊化應當遵循的原則
3.1 要有專業設置標準,專業設置符合培養目標,符合人才培養的特點
士官教育的教學改革必須要打破學科型的教學體系,改學科型教育為任職能力教育,以培養學員的實際動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導向,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基礎,以培養綜合職業能力為本位,最后構建適應士官任職能力,符合學員終生學習要求,與實際情況、武器裝備緊密結合,結構合理、靈活多變、特色鮮明、全面發展的院校專業設置標準新體系。
3.2 符合學員個性選課和新知識引入的靈活性要求
課程模塊化的主要任務是建立課程的模塊庫。建立課程的模塊庫要根據學員的實際情況,研究學員的心理特征和知識背景,適度地進行課程模塊化建設,還要根據基礎類專業的要求設定通用課程模塊,根據各專業專門化方向要求設置專用課程模塊。當需要開發新專業或老專業教學內容需要調整時,可從課程模塊庫中選擇一些新的課程模塊,能快速開發新專業或改造老專業。
3.3 易理解、易操作、易實施、易推廣
進入模塊庫的課程在教學內容、教學要求、教學進程等方面要十分具體和清晰,對于新老師或首次接觸該課程的老師能較快地熟悉課程內容并進入教學角色,縮短新課程適應期。
4 怎樣構建課程模塊化體系
課程模塊化是以課程的教育教學和管理功能分析為基礎,充分考慮課程安排和課程實施的要求,將課程內容按照知識和能力要求,編排為合理的課程模塊。在課程模塊設計過程中,要進行專業分析,明確職責和能力,由學校的教授、專家領頭,通過集中討論,對學校專業的任職崗位進行職業能力分析,完成職業能力的歸納總結,按職業能力歸納總結開發相對獨立的課程模塊。
4.1 基礎課模塊
對所有的基礎理論課(包括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進行分析,取消部分課程,對保留課程內容進行內容選擇和壓縮,只講最基礎、最重要、最實用的內容,其余的留給學員自學。公共課模塊教學的主要目標是以一般能力培養為主,兼顧操作能力的培養,為學員的可持續發展、繼續教育創造條件。
4.2 專業課模塊
根據崗位需要進行職業能力分析,按照不同崗位的主要能力設置若干個專門化模塊。學員若達到某個崗位的要求,只需要完成相應的專門化模塊的學習,接受相應的技能訓練。每個專門化模塊的能力目標是培養學員的職業能力,達到某個崗位所要求的專業技能水平。
4.3 實踐技能模塊
實踐技能模塊是所有模塊當中的重點模塊,主要包括專業課實習、專業課設計、實訓。能力目標是提高學員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實際工作技能,使學員能勝任崗位群每個崗位的工作,成為復合型人才。建立實踐技能模塊要打破原有的課程模塊,在廣泛調查基層情況的基礎上,有學校的專家、教授負責,聘請基層單位相關人士參加,共同擬定和設計實踐技能模塊類課程。
4.4 素質模塊
素質模塊主要是加強學員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加強意志、品質、心理承受能力與合作精神的培養。素質模塊主要是培養學員的綜合能力,為學員較好地適應以后的工作生活提供保障。
在課程模塊化的實施當中要注意幾個問題。一是要開發足夠多的課程模塊,充分體現模塊化建設利于專業開發和專業改造的優勢。同時要尊重學員的個體差異、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二是每個模塊的劃分要科學合理,有詳細細致的說明,以保證模塊選擇的正確性;三是要有“雙師型”教員,真正體現我校教育的教學特點,保證教學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王新美.初中數學自學指導與分層教學教案設計[J].教學與管理,2000(3):44-45.
[2]楊秀治.教育學,中學部分[M].山東大學出版社,2007.
[3]林信苗,現代教員要學會做“加減乘除”.江蘇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