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沁 周佳琪 邱婷婷 顧萌
摘 要:微信是現代信息交流的重要形式,而學習類微信公眾號對大學生產生的影響也不能忽視。因此本文抽樣分析了各類學習類微信公眾號,并對大學生以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研究,統計并分析了調查結果,得出合理結論,為大學生在選擇學習類微信公眾號是提供建議指導,減少盲目性。
關鍵詞:微信;學習類公眾號;大學生;影響
基金項目:2018年東南大學成賢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項目編號:ycx1840)。
1 前言
微信公眾號在大數據時代下作為一種新媒體信息發布平臺勢頭良好,學習類公眾號便是其中一種。但對于學習類公眾號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因而此類研究具有較大的價值。在《新聞研究導刊》中有文章研究了學術類微信公眾號的現狀,發展,特點等。但是現在的研究并未深入研究到每一類人,只是概括的說明學術類微信公眾號的一些影響,并不能說明對各類人的影響。而大學生是網絡時代下接觸新媒體最多的人,因此我們從小處出發研究學術類微信公眾號對大學生所產生的影響是十分有必要的。
2 大學生在使用學習類微信公眾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信息量巨大,不知如何選擇。在對調查問卷進行統計分析后發現,1005位調查者中795位都關注了教育學習類公眾號,而關注5個以上的人數達到了625位。并且在調查中顯示,大部分學生的公眾號中都推送了許多東西,并且來不及看也就積壓起來,而這些公眾號的信息量普遍較大,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收到大量來自于學習公眾號的信息,那么大量的信息涌入會不利于讀者對信息的消化吸收,易造成囫圇吞棗的現象;如果讀者不明確自己的需要,分不清主次,那么就會對信息的獲取的造成障礙。
2)知識零散,無法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在調查問卷結果中顯示,1005位大學生每天僅閱讀公眾號的時間在1小時以內的達到了965人。而這也反映出學習類微信公眾號的信息掌上化特點常常會使大學生在閑暇時刻使用學習類微信公眾號進行學習,這樣就極易造成知識零散、無法形成體系的情況。
3)缺少學習自覺性。在調查問卷中顯示,有675人在看到微信公眾號推送的較好的文章時會秉持著先收藏再閱讀的想法,將推送收藏。但是,這種行為很容易造成信息的積壓、知識的封存。讀者會因為各種原因推遲閱讀,而又以各種借口拒絕閱讀,這對于一些缺乏自覺自主性的讀者而言是一種挑戰。
3 針對大學生使用微信公眾號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法
1)通過檢索功避免信息過載導致無法及時獲取所需知識的情況。微信公眾號從2012隨微信的推廣應運而生,到如今已經發展了7年,很多微信公眾號隨時間也已積累了眾多文章,而大學生在通過公眾號學習時,面對過載的信息量,可能會不知從何看起,也無法及時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識。面對這一現象,大學生可以通過關注擁有檢索功能技術支持的微信公眾號解決。檢索是獲取知識的捷徑,可以縮短大學生為學習查找知識花費的時間,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在學習的過程中,檢索關鍵詞找到相應的文章,如此即使面對過載的信息量,也可以快速獲取自己所需的知識。
2)建立知識體系。微信公眾號閱讀是一種碎片式閱讀,大學生一般會利用課間、等車、睡前等等生活間隙通過微信公眾號學習,從而拓展知識面,提高學習效率,不過通過碎片化閱讀多是淺嘗輒止,不將零碎的知識點體系化,這些知識點將很難被靈活運用。面對這一問題,第一大學生在通過公眾號學習時就應該對獲取的知識進行深入思考,并及時做些記錄,計劃在之后的整段時間內整理歸納這些零碎的知識,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第二,有些公眾號通過快捷欄設置,將發布過的文章整理出一個個知識框架,大學生可以關注這些公眾號,參考公眾號整理好的知識,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體系化的知識對于碎片化的知識更能被靈活運用,所以建立知識體系才能真正拓展大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習更有用。
3)通過互動式學習提高大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自主性。當代大學生普遍都會關注一些微信公眾號,但是一些大學生關注過后很少打開公眾號,常常對于公眾號推送的文章藏而不讀,不能有效運用公眾號進行學習。面對這一現象,自主性較差的大學生在選擇公眾號時就可以關注有互動活動的公眾號。學習本身是一件場景化比較重的行為,互動能為大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并且通過互動能使公眾號平臺了解大學生的學習需求,實現教學結合,這樣大學生也能因此得到更有效的學習。通過互動,感受到多人一起學習的氛圍,能動地提高大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自主性,使學習更有效。
4 有效使用學習類微信公眾號給大學生帶來的益處
在信息爆炸時代,大學生如果能有效使用學習類微信公眾號,從中獲取自己所需要的高質量知識,融會貫通、為自己所用,那么大學生在學習的道路上將會在學習途徑、學習方向等各方面擁有更大的推動力,更加高效地進行學習。
1)提高了課余閑暇時間的使用效率,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在本次調查問卷中顯示,進行填寫調查問卷的1005位大學生中,認為微信學習類公眾號可以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學習的學生人數達到了780位,這說明大學生在通過微信學習類公眾號時可以將課余的碎片時間充分的利用起來。比如說在過去,傳統的課余時間被學生利用起來進行打游戲或者觀看一些娛樂類的公眾號,這樣有可能降低學生的學習質量,同時導致學生對于手機會產生一種娛樂游戲的心態。而在關注并閱讀學習類公眾號后,學生可以通過對公眾號中文章的閱讀更好的將生活中的碎片時間利用起來,進而充分的將微信與手機從一種娛樂工具轉化為學習工具,提高學習效率與學習質量。
2)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在調查問卷結果的統計分析中發現,500位學生認為微信公眾號中的學習資源非常豐富,這也表明了學生在閱讀公眾號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更多的學習資源,公眾號中的文章可以豐富學生的視野,比如說英語學習類公眾號中,學生可以通過公眾號中的文章了解更多的英語電影、英語短文,進而學到書本中沒有的知識;而政治類公眾號中可以了解到更多課本中或者課堂中沒有講到的國內外時事,豐富自己的學習視野。
3)提高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針對性。最后,還有355名學生認為微信公眾號可以幫助他們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在使用公眾號的過程中,學生過對自己的不足與興趣進行公眾號的關注,進而更多的了解自己想要獲取的知識信息,提高了學生在課余閑暇時間的學習針對性。
5 結束語
微信公眾號是信息時代發展的產物。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潮流中,學習類微信公眾號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快捷便利的學習平臺,大學生需要明確目標,正確使用學習類公眾號,使學習類微信公眾號成為幫助大學生汲取知識的優良幫手。
參考文獻
[1]熊義淇.微信公眾號營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5(11):48-49.
[2]孟曉雅.微信公眾號推送深度報道的現狀及提升策略[J/OL].新媒體研究,2018(15):98-99[2018-09-12].
[3]徐達內.微信公眾號的五類商業“變現”模式[J].新聞與寫作,2015(07):10-13.
作者簡介
王明沁,女,東南大學成賢學院2016級稅收專業學生。
邱婷婷,女,東南大學成賢學院2016級稅收專業學生。
周佳琪,女,東南大學成賢學院2016級稅收專業學生。
顧萌,女,東南大學成賢學院2016級稅收專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