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翔宇
[關鍵詞]思想政治工作;全能型工作人員洲故法與成效
一、實施動因
長期以來,國有企業中的黨工團組織與企業相伴相生,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貫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也為企業的持續穩健發展起著不容小覷的作用。在當前經濟新常態下,邢臺礦黨委將強化人才隊伍建設作為打贏改革攻堅戰的重要保障,積極創新載體為青年政工人才搭建成長平臺,在機關人員中開展“上崗上站”實踐鍛煉活動,專門挑選年富力強有培養前途的機關人員到基層班組掛職鍛煉,上班組長管理崗,上支部思想政治工作站,以此來激發青年潛能,加快青年成長,提升青年綜合素質,著力打造一批懂生產、會經營、能管理又會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干部隊伍。
二、主要做法
(一)明確德才兼備的選拔條件
經礦黨委研究決定,明確規定參加“上崗上站”的青年政工干部首先要德才兼備,富有潛力,選拔范圍涵蓋組、宣、辦、紀、工、團、勞人科等21個機關科室,同時對年齡、工作年限、工作情況等5個方面對參選標準做出了明確規定。“上崗上站”活動規定3個月為一期,到期后可以結合個人意愿與基層單位意見考慮是否順延到下期。為避免影響本單位工作,參加活動的人員必須兼顧本職工作與基層工作,做到兩手抓兩不誤,在人員選拔過程中組織人事部門嚴格把關,確保選出最優人才,真正下到基層去,實打實為基層服務。
(二)明確科學合理的工作內容
礦黨委建立了“上崗上站”青年成長檔案,制定了“上崗上站”工作清單。明確提出“上崗上站”人員要按照“下得去、穩得住、出成績”九字要求開展工作,與班組長簽訂師徒協議,積極參與班組管理;每月人井次數不低于11個,與班組職工同上同下同勞動,接受班組長考核;每月上思想政治工作站20次,按照“五必訪、六必談”要求,做好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留有相應文字記錄;每月撰寫宣傳稿件不少于4篇。規定上崗上站人員要嚴于律己,堅持撰寫工作日志、學習筆記,每月字數不得少于2000字;每月要按時向所在部門和上崗上站單位黨支部寫出月度思想工作匯報。
(三)明確公平公開的薪資待遇
規定“上崗上站”人員原工資不變,同時按照人井小班個數計算人井津貼,并按所在區隊班組平均超資(獎金)部分的一定比例給予獎勵。由基層單位黨政考核后,勞人科依據考核結果,按照優(70%)、良(60%)、可(40%)、差(只記人井津貼)計算增加額。各單位黨支部分別建立了上崗上站相應考核細則,以便及時準確評價上崗上站人員的績效情況。
(四)明確切合實際的活動要求
由于機關科室人員缺乏對井下作業環境與性質的足夠了解,“上崗上站”前首先是對參加人員進行為期3天的安全脫產培訓,以確保大家掌握必備的安全常識。在活動過程中,要求參加人員必須做到三個結合,即把理論知識與指導實踐相結合,把實踐成果與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把政工工作與企業經營相結合,確保學得好、記得住、用得上。要求大家靜下心來、沉下身子,深入到基層職工中間,了解基層生活、傾聽基層意見、結交基層朋友,不斷把在基層鍛煉產生的新思路和觀點運用到生產經營實踐當中,把在基層發現的新矛盾與新問題真實地反映出來,協助單位領導實現基層區隊和諧穩定的最大公約數。
三、主要成效
(一)豐富了自身閱歷,提升綜合能力
閱歷就是經歷,經歷就是財富,見多自然識廣。機關青年政工干部多數具有較高學歷,對于業務工作比較精通,對政策的了解和把握比較深入準確,但往往缺乏基層實踐和艱苦環境的鍛煉。通過“上崗上站”,將大家放回到基層一線,扎實補習基層工作這門必修課,有利于更加全面的掌握生產專業知識,更加深入地了解基層,錘煉作風,開闊視野,積累經驗,提高了分析處理實際問題和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也為更好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增強了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平
增強“服務意識”是每個基層政工干部的必修課,做好“服務”這塊大文章,需要以良好的“服務”態度贏得黨組織的滿意和廣大職工的信任。機關面向基層、服務生產,讓機關青年政工干部到管理難度較大、條件相對艱苦的生產一線歷練,經受“摔打”,使大家樹立了實干精神,豐富工作經驗,增強了服務意識,開展工作更加貼近基層,更加符合實際。同時能夠及時準確掌握基層生產動態和員工思想動態,對各項訴求能給予快速的幫助和解決,活動期間共計約談職工百余次,收集有關企業各類問題92條,對71條一般性問題進行了及時解疑釋惑,對21條熱點、焦點、難點問題進行了及時]二報,確保了區隊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充實了基層力量,提升管理能力
機關青年政工干部眼界開闊,熟悉政策,思想活躍,富有活力,在基層鍛煉和提高個人能力的同時,也發揮和運用其特長,為創新基層管理,在提升基層工作水平上做出了貢獻。極大地提升改善了支部工作,綜一隊、綜三隊、掘三隊、掘預隊四個黨支部的工作在全礦支部考核中均名列前茅。活動的開展更廣泛地聯系了職工群眾,更深入地了解基層、一線的實際情況,先后健全完善了19項基層區隊管理制度,推進了班組的自治化管理;推進了“五型”班組創建,理清了班組創建思路;借助區隊平臺,選樹先進模范5名,提煉成果經驗20余項,撰寫基層宣傳報道7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