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欣韻 閔婕



中圖分類號:F252? ?文獻標識碼:A
內容摘要:第三方物流整合對物流服務質量、企業運營績效具有重要影響,但是其影響路徑和結果存在一定爭議。文章構建了第三方物流整合與物流服務質量、企業運營績效之間關系的理論模型,通過量表對130家不同類型的企業進行調研并收集了相關數據,以此定量分析第三方物流整合對物流服務質量、企業運營績效的影響。研究表明,第三方物流整合能夠提高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服務質量,物流服務質量對雙方的信任和關系承諾水平都有正向影響,最終能夠促進企業運營績效的提高。
關鍵詞:第三方物流? ?服務質量? ?企業運營績效? ?結構方程模型
引言
隨著全球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電商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為了減低供應鏈的經營成本,許多大型電商企業將物流活動外包給第三方物流企業,如蘇寧易購、小米、淘寶等。在此模式下,我國物流產業供應鏈逐漸實現了第三方物流整合,企業通過物流外包能夠提升合作伙伴之間的信息共享程度,實現更高程度的協作經營,從而降低運營成本并提升利益相關者的收益。第三方物流企業成為了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橋梁”,這使得第三方物流企業既能夠了解到物流用戶企業的需求又能夠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從而進一步深化了第三方物流企業與物流用戶企業之間的合作,第三方物流整合在整個供應鏈運營中的作用也更加突出。
文獻綜述
上述現象受到了學術界廣泛關注,很多學者對此進行深入分析。本文通過研究現有文獻,將其研究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是研究第三方物流整合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
Caceres等(2009)對美國第三方物流整合與企業運營績效之間的相關關系進行深入研究,他們認為第三方物流整合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物流運營成本,因為第三方物流整合實現了行業的規模化經營,所以有利于企業經營績效的提升。
Chenet(2012)與Caceres等人的研究結果有所不同,他認為第三方物流整合不僅僅是通過降低物流成本而影響企業績效,第三方物流整合還提升了物流行業集中度,可以提升整個行業的運營效率,并且第三方物流的外包服務還可以幫助物流用戶企業節約時間、人力成本。
謝琍等(2012)對我國供應鏈管理中的第三方物流整合進行深入分析,他們認為第三方物流整合有利于提升供應鏈的運營效率,能夠促進企業績效提升。
戴軍等(2015)對第三方物流整合對物流服務質量、企業運營績效、伙伴關系進行定量分析,他們認為第三方物流整合能夠促進物流服務質量的提升,并且通過長期伙伴關系的形成促進企業績效的提升。
第二是研究第三方物流整合與物流服務質量。
Nyaga(2013)對第三方物流整合與物流服務質量的關系進行了理論分析,他通過研究認為第三方物流整合不利于物流服務質量的提升,因此隨著第三方物流整合規模的擴大,第三方物流企業可能逐漸實現了對整個行業的壟斷,導致競爭力下降,這競爭力度的下降會使得其服務質量下滑。
王強(2012)通過誤差修正模型定量分析了第三方物流整合與物流服務質量之間的相關關系,得出了第三方物流整合能夠提升物流服務質量的結論。
孫道銀(2012)、馮長利(2013)等學者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
以往學者們的研究多為第三方物流整合對企業績效的直接影響,沒有考慮到中間變量的影響,并且同時研究對物流服務質量和企業績效影響的實證分析較少。故本文就以往研究的不足之處進行了補充,本文研究具有一定的創新意義。
理論模型與研究假設
物流供應鏈主要包含兩大部分,其一是信息共享,其二是戰略運營協作。信息共享通過保證信息在供應鏈各環節之間自由轉動,從而保證了供應鏈的正常運作。而戰略運營協作則是供應鏈各環節參與者為實現各自利益最大化而形成的一種長期合作關系,它能夠促進供應鏈各環節參與者相互信任、持久合作。由此可知,供應鏈中最為重要的是形成信息共享和戰略運營協作模式,所以第三方物流整合也主要基于信息共享和戰略運營協作兩大模塊影響物流服務質量和企業效益;物流服務質量可以分為功能質量和技術質量,其中功能服務質量是客戶實際感知的質量,技術質量是物流企業產業自身的質量,技術質量是功能質量的前提,功能質量是技術質量的保障,只有二者都達到較高水準才能保障物流服務質量;物流企業績效是指物流企業的效率,也可以理解為物流企業市場占有率,消費者信任度越高的其企業市場占有率一般都較高,所以可以認為物流企業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可通過消費者信任度來表示。同時,物流企業作為供應鏈的中間力量連接著消費者和企業,供應鏈合作伙伴之間的相互合作需要彼此的承諾,相互承諾可以使各環節參與者達到他們各自的和整體的目標,進而也有利于提升企業績效。基于此,本文制作了第三方物流整合對物流服務質量和企業績效影響的機制原理圖,具體如圖1所示。
如圖1所示,第三方物流整合主要通過信息共享和戰略運營兩大分支影響物流服務質量。其中,信息共享提升了供應鏈的運營效率,而戰略運營協作如上文所述也能夠提升供應鏈的效率。服務質量的提升能夠獲得消費者以及企業客戶的信任,有利于提升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同樣的,服務質量的提升也有利于企業獲得供應鏈各環節參與者的關系承諾,其能夠提升企業運轉效率,最終有利于企業效益的提升。所以本文提出假設:
H1:信息共享對物流服務質量具有正向影響;
H2:戰略運營協作對物流服務質量具有正向影響;
H3:信息共享對企業效益具有正向影響;
H4:戰略運營協作對企業效益具有正向影響。
第三方物流整合與物流服務質量、企業運營績效相關性實證
(一)量表與問卷的設計
為便于研究,本文將物流第三方整合限制于信息共享和戰略運營協作兩大維度,但是信息共享和戰略運營協作作為綜合指標很難通過某一單一指標對其進行度量。故本文參考了Stank以及Stanley等人的做法,采用信息透明、共享渠道、共享者數量以及共享接受度4個因子測量。信息透明度越高、共享渠道越多、共享者數量越多、共享接受度越高,那么信息共享程度就越高;本文采用信息共享,風險共擔、持久合作以及解決沖突4個因子度量戰略運營協作。4個因子的程度越高,戰略運營協作的程度就越高;由于物流服務質量同樣是一個綜合指標,使用單一的指標對物流服務質量進行衡量存在片面性,故本文參考了其他學者的研究成果,使用物流服務成本、物流產品配送效率、物流服務柔性以及消費者滿意度4個因子度量物流服務質量;由于物流企業運營效益不同于經濟效益,其更側重于企業在物流產品運營方面,所以本文使用客戶服務、交貨能力、產品靈活性、產品更新速度4個因子衡量。由此,本文制作了包含信息透明、戰略運營協作、物流服務質量、企業運營績效4個綜合指標分別包含4個度量因子,共計16個因子的量表。本文采用打分的形式收集量表數據,每個因子下設1、2、3、4、5共五種答案,程度越高則該項指標的得分越高。為了更加準確的得到原始數據,本文采用直接調研的方式發放問卷,問卷的發放對象分為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中外合資企業以及外商獨資企業,其中國有企業發放50份、民營企業發放50份、中外合資企業發放15份、外商獨資企業發放15份,回收共計130份有效問卷。
(二)信度與效度分析
本文使用綜合信度分析量表的信度,根據信度分析的要求Composite Reliability的值和CronbachsAlpha必須都高于0.7,其所對應的指標才能通過信度分析。此外本文還使用了因子荷載平方提取方法來評價16個因子的收斂效度,所檢測的因子荷載必須高于0.7,同時要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有效并且AVE的值要高于臨界值0.5才能說所選取的因子具有較好的收斂度。本文的信度分析與效度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
如表1所示,信息共享A、戰略運營協作B、物流服務質量C以及運營績效D的Composite Reliability的值均在0.8以上,而CronbachsAlpha值也均在0.8以上,說明信息共享等4個指標均通過了信度分析。而A1-D4等16個因子的因子載荷矩陣在0.7以上,AVE值均在0.5以上,由T-value值可知16個因子的載荷平均提取方差值均在1%的顯著水平下,所以可以認為本文所選取的16個因子具有較好的收斂性。
(三)相關系數表
對信息變量等4個指標進行相關系數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
如表2所示,戰略運營協作與信息共享之間的相關關系為0.649,物流服務質量與信息共享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526,企業績效與信息共享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749,物流服務質量與戰略運營管理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603,企業績效與戰略運營協作之間的相關關系為0.713,物流服務質量與企業績效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727。通過相關系數檢驗結果可知,信息共享以及戰略運營管理與物流企業服務質量、企業績效之間存在高度相關關系。
(四)結構方程模型輸出結果
運用結構方程模型對上文的H1-H4假設進行估計和檢驗,結果如圖2所示。
如圖2所示,信息共享與物流服務質量之間的相關關系系數為0.884,該結論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支持,說明第三方整合中的信息共享對物流服務質量的提升具有顯著的正向帶動作用。戰略運營與物流服務質量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683,該結論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支持,說明第三方物流中的戰略運營管理對物流服務質量的提升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而信息共享與企業績效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803,說明信息共享有助于促進企業績效的提升,而戰略運營管理與企業績效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729,說明戰略運營管理與企業績效之間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上述實證分析表明,本文所做的假設H1、H2、H3、H4均通過實證分析證實,即假設H1、H2、H3、H4成立。
結論與政策建議
(一)結論
綜上所述,本文對第三方物流整合與物流服務質量、企業運營績效相關性進行研究,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第一,第三方物流整合主要是通過信息共享和戰略運營協作影響物流服務質量,進而通過供應鏈各參與者之間的相互信任和關系承諾影響企業效益。
第二,相關系數分析表明信息共享以及戰略運營協作與物流服務質量、企業績效之間存在高度的相關關系,說明第三方物流整合與物流服務質量、企業績效之間存在高度相關關系。
第三,結構方程模型輸出結果顯示,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支持,第三方整合中的信息共享對物流服務質量的提升具有顯著的正向帶動作用,信息共享有助于促進企業績效的提升。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支持下,第三方物流中的戰略運營管理對物流服務質量的提升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與企業績效提升也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二)政策建議
基于此,并結合我國目前的國情,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構建信息交流平臺,提升信息共享程度。本文認為第三方物流整合主要是通過信息共享和戰略運營協作影響物流服務質量,其中信息共享對物流服務質量的影響更加顯著。所以,第三方物流整合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構建信息交流平臺,通過大數據技術建立實時的信息共享渠道,有效提升供應鏈參與者之間的信息共享程度,對于物流服務質量的提升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第二,企業要誠信經營,提升合作伙伴相互信任度。本文的理論分析表明,第三方物流整合主要是通過信任以及關系承諾來影響企業績效。所以物流企業應該注重誠信經營,提升合作伙伴之間的相互信任度,對于非誠信經營的企業要通過行業協會以及政府監管部門進行從重處罰,以此提升物流行業的信任度。
第三,提升供應鏈參與者的戰略運營協作能力。本文實證表明,戰略運營協作與物流服務質量之間存在高度的正相關關系,所以第三方物流整合應該側重于提升供應鏈的戰略運營協作能力,可以通過設置統一目標、明確各參與者的具體任務銜接好整條供應鏈的運營,提升其戰略運營協作能力。
參考文獻:
1.朱蓮.我國物流企業運營效率的影響因素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8(18)
2.劉碩,李寶珠.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物流服務質量評價體系構建——以車貨匹配平臺為例[J].價值工程,2018,37(23)
3.程翠鳳.企業研發經費及人員投入對運營效率雙重影響研究——基于隨機前沿(SFA)方法[J].財會通訊,2018(20)
4.李旭東,王耀球.跨境電商快遞物流服務質量評價與實證研究——基于“一帶一路”區域[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8(06)
5.肖和英.基于過程化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服務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物流技術,2018,37(5)
6.付楊.第三方物流資源整合能力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8(4)
7.陳曉忠,陳榕利.云計算視角下第三方物流服務質量創新模型構建[J].商業經濟研究,2017(14)
8.劉美璐,李曉萍.B2B環境下物流服務質量與關系質量實證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5(1)
9.戴君,謝,王強.第三方物流整合對物流服務質量、伙伴關系及企業運營績效的影響研究[J].管理評論,2015,27(5)
作者簡介:
曾欣韻(1985.11-),女,漢,江西贛州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企業管理,經濟管理,物流管理等。
閔婕(1985.9-),女,漢,江西贛州人,碩士,講師,研究領域:會計、物流 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