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毅 李遲芳 李丹
摘 要:發展創新商務信用體系是增強中小微企業、人才誠信,促進社會互信,減少多元利益經濟矛盾的有效手段。結合我國中小微企業創新融資特征,對創新商務信用服務體系建設的主要內容、技術模式、功能與系統、推廣與實施進行系統的介紹與分析。
關鍵詞:創新;中小微企業;商務信用;大數據;服務體系
中小微企業缺乏過硬的不動產抵押及社會擔保,其信用評估、無形資產變現等問題一直制約著它的發展。隨著信息技術發展,大數據等新型技術為人們提供了大量、高速、多樣、低價值密度、真實性的數據資料,也讓創新商務信用服務業務發展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一、創新商務信用服務體系的概念
隨著大數據發展,以阿里巴巴、Lending club為代表的融資創新讓我們開闊了眼界:它們運用大數據追蹤、分析相關自然人和法人的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軌跡,圍繞人和物的行為、狀態信息開展融資授信評價與監測,大幅地降低了信用服務管理的成本,并提高了效率,這開啟了大數據商務信用服務管理的新篇章。創新商務信用服務體系建設對于降低知識產權融資征信成本及效率,及增進創社會互信、增強企業誠信、減少經濟矛盾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創新商務信用是對一個創新企業在創新網絡中,基于創新資源不足或降低成本為目的,各種創新商務活動過程的誠信和信譽程度的綜合反映。它體現了該企業與上下游、互補企業、各類第三方中介及政府等創新商務活動過程中的行為特征、經營方式、信譽狀況、信貸能力和市場公眾形象等,是一種創新產業集群活動與關系的體現。它包含了有關法律規章、組織機構、市場管理、文化建設、宣傳教育等。創新商務信用服務體系是應用前沿的信息技術,基于創新單位的商務活動的大數據綜合服務,它對企業靜態信息和動態數據持續挖掘、監測、分析、評估,并最終為相關創新單位提供客觀公正的信用評估支持,其最主要的功能是為融資借貸市場服務,同時也可以服務于商品交易和勞動力市場。
二、創新商務信用服務體系主要內容
1.技術體系
創新商務信用服務體系是獨立于商務活動交易雙方的第三方信用評價平臺,在產業商務自律基礎上,由政府監管、協調及政策支持的一個社會綜合信用服務組織網絡。包含:數據庫,數據挖掘,信用評測、授信、管理、發行、風控,資本、監管、報告體系。整個體系由政府主導,數據庫鏈接各大商務、社交平臺,協調和匯集海量相關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數據庫,并利用動態信用評估模型持續、精準地開展信用評估活動。
2.服務內容
與央行征信體系不同,創新商務信用服務體系最重要的是創新活動中的信用資產。它能為企業創新活動提供方便的跨平臺誠信服務、在線交易糾紛談判、在線商務誠信擔保,為商務平臺提供信用標識與實名管理服務,為中小微企業和創新服務的消費者提供一站式維權、糾紛解決、咨詢等服務。
3.大數據支持
大數據是指工業傳感器、互聯網、物聯網等固定及移動設備記錄產生的海量結構、非結構數據的總和,包含多種格式的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海量數據,且常規軟件工具很難捕捉、管理和處理。創新商務信用服務體系的大數據系統應用,首先是讓創新活動主體在互聯網平臺上留下活動軌跡,為相關信用評估的交叉驗證提供依據;其次是經用戶授權的數據收集,如商務交易、物流、財務、水電消費、通信運營等數據,這些都是信用評級的重要指標;然后是精準的風險建模,針對行業、產業鏈主體的信用違約、行為模式等進行實時、量化、動態監測與評估。
三、創新商務信用服務體系的大數據應用
創新商務信用服務體系要求突破傳統報文征信方式,認為一切數據都與信用有關,應盡可能地挖掘信用信息,捕捉信息行為,它將體現在大數據采集和大數據分析兩個層面,并重視數據深度和廣度上挖掘。
1.數據來源
在數據采集方面:創新商務信用服務體系的數據是多元化的,最重要的數據還是通過購買或者第三方交換而來主要包括第三方數據、企業主要商品性能狀態數據、平臺交易數據和相關用戶網絡軌跡數據四個部分。并由此衍生出二級指標,囊括了:經濟性數據(如:財務、贏利能力、創新研發成本等);應用性數據(如:專利被引率、權利要求數等);法律狀態數據(如:法律權利執行次數、法律訴訟次數等);市場狀態數據(如市場規模、同族產品規模);商務交易數據(如的物流、水電與生存消費、通信運營等)。
2.數據分析
創新商務信用服務體系的信用評估需融合多源信息,主要采用先進的機器學習的預測和集成學習策略。首先要對大量第三方渠道原始數據進行導入、轉換;其次是基于關聯性對數據進行大類整合,如長期、短期的信用風險數據整合;然后將較大變量指標導入不同分析模型;最后用模型投票原則確定將每個模型輸出結論,并最終形成信用分數。
3.大數據分析的模型
在進行創新商務信用服務體系開發時,主要用到的大數據處理方法和模型包括:A-FA綜合評價、、IF直覺模糊評價、SVM支持向量機識別、Copula連接函數、Blind Number盲數處理、神經網絡等技術模式,它們分別在訓練樣本、分布計算、擬合程度、模糊判讀等方面各有優勢,可以有效解決不同類型大數據模糊、主觀、殘缺、不確定、有限訓練樣本、數據未知等問題。
4.大數據云服務策略
創新商務信用服務體系要求跨主體的多層次單位的協作調查、分析、測定和綜合大數據評判,這也是目前信用服務體系所欠缺的。而云服務策略則是將分散在不同信用服務機構、各部門、不同格式的數據,通過分布式存儲、分布式計算進行有效融合。
四、大數據發展下創新商務信用服務體系的特點
(1)數據的多源異構(包括了工商、法律、政府監管、公共網絡、交易平臺等各類不同形式數據);(2)客觀的指標體系(通過綜合經驗分析和數據挖掘及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展開);(3)動態化數據處理(持續、動態的數據監測與評估);(4)智能化的評價(云計算與大數據的應用)。
五、創新商務信用服務體系的實施與推廣
創新商務信用服務的客戶主要有下述三類:第一類是電商企業,創新商務信用服務平臺可以為他們提供信用咨詢、信用聯盟、信用標識、信用服務培訓、信用記錄管理、商務糾紛、信用認證及其他后續服務。第二類是廣大企業客戶,包括各類從事生產、制造、流通、設計的上網企業,并為他們提供安全、低成本的供應鏈咨詢服務。第三類是國內外各種第三方機構,包括政府、研究院所、事業機構、新聞媒體、院校等,為他們提供信息、咨詢等各類綜合服務。
創新商務信用服務至少包括:信用認證及評估服務、信用標識認證與發放、品牌價值的第三方評估、產業行業資質認定、產業行業權益保護、爭端調解服務、跨境保理、信用信息開放聯盟與管理等。
為推進創新商務信用服務的體系化建設,應在國家信用監管部門指導下,協調各大商務大數據龍頭機構,在現行各大數據平臺的基礎上進行系統、流程等控制方面的數據質量改造;并加強與供應鏈金融的融合,有效防范產業鏈信貸風險;同時調動主管部門和社會各界力量,不斷培養中小企業誠信意識與信用文化,建立可行度高的個人、法人征信數據庫;另外還要繼續探索信用擔保體系的建設,有效降低物化資產或有價證券等資產的抵押成本,推動創新商務活動的發展。
參考文獻:
[1]Kim HS, Sohn SY.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for default prediction of SMEs based on technology credit.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11(3):838-846.
[2]C Lynch.Big data: How do your data grow?.Nature,2008.
[3]Wonglimpiryarat.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 Of Venture Capital.A Challenge on Commercial Bank[J].Technovation,2007(12):721-731.
[4]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大數據時代[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5]馬毅.互聯網金融發展下知識產權融資創新[J].經濟體制改革,2017(7).
[6]孫巍.知識產權信貸融資的信用評級和風險管理[J].金融與經濟,2010(9):30-34.
[7]張米爾,張美珍,馮永琴.技術標準背景下的專利池演進及專利申請行為[J].科研管理,2012,33(7):67-73.
[8]苑澤明.知識產權融資風險、估價與對策[M].大連:東北財大出版社,2010.
[9]彭湘杰.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理論發展、實踐與借鑒[J],中國金融,2007(5).
[10]張伯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風險分解與分布控制[J].知識產權,2009(3):30-34.
[11]馬毅.高新技術中小企業知識產權集群互助擔保融資研究——基于集群創新網絡與融資創新視角[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