昋會蕓 張娜 曲浩玥 張子瑗
摘 要:成都市代賬企業近年來的發展呈持續增強趨勢,由于當前互聯網時代下的新經濟發展形勢對代賬企業中相關業務服務及人力資源等方面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與挑戰,文中通過對此做以簡要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對成都市代賬企業未來發展的改進建議及對策,以期能夠為其起到一定的借鑒與指導作用。
關鍵詞:成都市;代賬企業;業務發展
一、緒論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小微企業作為重要的市場主體,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無可替代。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國家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創業熱潮高漲使得全國中小企業數量達7000萬。而多數中小企業由于自己沒有健全的財務部門,便把財務外包給相關的代理記賬機構,由代理記賬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等代為記賬、報稅。現代代理記賬的實質是財務外包,不僅為有需求的客戶提供關于財務方面的某一專門服務,還為有需求的客戶提供一些關于企業經營咨詢、企業文化定制、稅務政策、人力資源規劃、市場營銷戰略等方面的業務。對此,成都市代賬企業更要從最基本的業務服務做起,打造優質高效的團隊資源,以便滿足由互聯網時代引領下的新經濟市場對代理記賬行業提出的新需求,也為未來代賬企業的有序發展奠定基礎。
二、成都市代賬企業的發展現狀
(1)成都市代賬企業制度建設不健全
成都市代賬企業在制度建設方面,雖然有《會計法》做后盾,也有《代理記賬管理辦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作為指導和監管依據,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相關細則缺乏實際指導意義,約束和限制了主管部門對行業監管的效力。由于成都市代賬企業的制度建設不健全,個人和企業的代理記賬機構大量涌現,導致當前代理記賬行業出現嚴重的“貴”、“慢”、“亂”等三大行業痛點問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企業注冊局發布的《黨的十七大以來全國內資企業發展分析》指出,注冊資金在10萬-100萬元,100萬-500萬元的企業增長數量最多,而中小企業在成立之初,財務數據方面需要借助代理記賬公司進行財務的核算。以成都市為例,通過數據統計,代理記賬機構結果如圖1。
根據結果顯示可以看出,成都市從事財會行業的個人占據市場很大一部分比例,記賬企業也很多,說明市場需求很大甚至是不滿足,在經濟的發展和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小微企業的數量越來越多,對記賬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但同時,由于成都市代理記賬行業進入門檻低,導致代理記賬業務質量良莠不齊。因此,對于大力加強成都市代賬企業的制度建設需求迫切。成都市代賬企業應嚴格遵守《代理記賬管理辦法》、《小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準則》、《非盈利組織會計制度》以及2018年最新《代理記賬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以確保成都市代賬企業能夠保持合理有序的持續發展,為中小型企業以及大學生創業者提供更好的創業財務服務環境。
(2)成都市代賬企業之間惡行競爭激烈
由于當前政策的支持、雙創浪潮的發展、大學生自主創業等各種便利條件對小微企業發展的幫助,導致越來越多的小微企業不斷涌現。據數據統計,2017年我國小微企業名錄收錄的小微企業已達7328.1萬戶,其中,企業2327.8萬戶,占企業總數的82.5%;個體工商戶5000.3萬戶,占個體工商戶總數的80.9%。在成都市代賬企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亦出現了很多讓人猝不及防的問題,比如:成都市代理記賬行業整體形象被扭曲,公信力偏低;客戶需求變化迅速,代理記賬行業面臨多重挑戰;少數代理記賬行業正在逐步調整企業戰略,優化客戶機構;各代理機構采取不當措施迅速搶占市場份額;私人代理行為盛行,企業財務外包風險增加;惡性低價競爭嚴重,市場收費與服務價值嚴重失衡等。我們必須針對目前成都市代賬企業出現的各種問題加以思考,以提出相關對策并及時給與解決根本性問題的指導意見和建議。
(3)成都市代賬企業專業人才缺乏
根據十九大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小微企業數量大幅增長,并且78%的小微企業預計會在2018年實現增長;而97.5%的小微企業相信,在未來一年內,中國經濟形勢將保持不變或有所改善,基于強勢的增長和信心,超過一半的中國內地小微企業預期2018年增加雇員人數。就成都市而言,這為其代賬企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提出了新的挑戰。目前成都市代理記賬行業發展前景大,但是代理記賬行業的專業人才卻是少之又少。在成都市代賬企業從事工作的人員參加過培訓的人員也是寥寥無幾。截至2018年7月,我們針對當前成都市內的小微企業中接受過培訓的員工展開了進一步調研,其中有46%的受訓者反映相關培訓機構在創業培訓結束之后沒有進行任何方面的績效評估;32%的受訓者反映雖然培訓機構進行了績效評估,但無效用;僅有22%的受訓者表示他們所參加的創業培訓班在培訓結束之后進行了相關方面的評估,并且評估是有效的。
由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目前雖然成都市代賬企業有著很大的市場發展前景,但是由于缺乏專業性的人才而成為阻礙當前成都市代賬企業快速發展的一大瓶頸。
三、互聯網時代下成都市代賬企業的解決對策
(1)建立健全成都市代賬企業的制度建設
在市場化經濟時代中,各實體經濟的發展均離不開政府對企業的相關支持。特別是在一個大的行業發展中,政府更要承擔起自身作為市場經濟發展的監督者和管理者之責任。就成都市代賬企業而言,由于我國經濟的發展、政府各項政策的支持、雙創浪潮的引領使得成都市近幾年小微企業的數量劇增,而很多小微企業由于創業初期環境、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欠缺,都會存在一些關于企業的資金運營、記賬報稅等方面的問題,又由于聘請專業代理記賬人工成本極高的因素所致,就為成都市代賬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契機。以成都市高新區為例:目前高新區共有各類企業80000家左右,其中小微企業占據95%以上,還在持續增長,通過調研發現,絕大部分企業都愿意請代理記賬公司處理財務問題,從而降低創業成本。因此,代理記賬市場規模宏大,且占90%以上。
高新區集聚各種類型的產業,總產值高,消費能力強。成都高新區預計2012年完成產業增加值870億元、增長23%;工業總產值1940億元;財政總收入251億元,增長15.8%;到位外資16.15億美元,增長34.87%;外貿出口153億美元,增長31.8%。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實現進出口總額230億美元,增長24.7%,位列全國綜保區第三、中西部第一。
在成都市代賬企業目前發展還不成熟的階段,政府應該積極制定相關法律制度,使得成都市代賬企業在互聯網時代的引領下能夠積極發揮自身的作用,走出一條有著中國特色的代賬企業新道路。
(2)運用互聯網技術有效避免成都市代賬企業之間的惡行競爭
我們研發的互聯網智能財稅系統:票據識別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智能掃描技術將傳統的手工做賬轉化為計算機系統智能做賬。使成都市小微企業無需跑腿,直接拍照,掃描會計憑證,直接鏈接云端,利用自主研發的系統使內容生成標準化的表格。實現全部收費透明化、標準嚴格化。同時形成大數據,研發五級評價體系,一方面可以為成都市小微企業或大學生創業群體等客戶提供后期的融資等建議;還可以根據大數據,方便銀行等對企業的借款、貸款等行為進行考核。每月四次短信通知,客戶可以實時查看且提高參與度。
根據數據網統計,我國機構用戶對代理記賬的需求越來越大,在代理記賬付費方面的支出也越來越高,呈爆發式增長。如圖3所示。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企業注冊局發布的《黨的十七大以來全國內資企業發展分析》指出,2007-2012年,注冊資金在1000萬元以下的中小企業成為增長主力,對企業總體數量的增長貢獻率達到89.1%,其中,注冊資金在10萬-100萬元,100萬-500萬元的企業增長數量最多。
根據市場調研結果分析—田野分析表明:成都市代理記賬機構的增長速度遠跟不上小微企業的增長速度,小微企業對代理記賬的需求非常迫切。而原本的行業進入成本低廉,收益大等優點導致當前成都市代理記賬市場競爭激烈。面對數量龐大而又強勁的競爭,發展出穩定的客戶源還需很多努力。傳統代理記賬機構的昂貴、拖拉、不透明等問題讓我們找到了一個切入口,那就是:提供標準化優質、高效的服務方式。有效避免當前成都市代賬企業之間的惡行激烈競爭,做到合理、規范、有效的為小微企業和大學生創業群體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一體化服務。
(3)倡導培養專業的成都市代賬企業財會人員
互聯網時代對于代賬企業而言,機遇與挑戰并存。目前成都市代賬企業的人力資源方面是其一大發展瓶頸。通過分別從政府、小微企業、大學生等多角度對當前成都市代賬企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討論研究,發現很多代賬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的側重市場開拓工作,而忽視繼財務管理最重要部分之一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例如在招聘人才、管理人才、留用人才、人員培訓等方面都存在很多問題。因此,改進成都市代賬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現狀,建立起與之發展現狀相匹配的人力資源培訓體系是當務之急。在成都市代賬企業的實際工作中,真正落實到人崗匹配不僅能夠激發更多的成都市大學生及社會創業群體的工作熱情以實際行動加入到雙創的浪潮當中,也能夠更好的促進成都市代賬企業的穩定、高效、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何小.代理記賬行業二十年發展及真實現狀.[J]財會月刊,2017.
[2]王瑩.上海XF財務代理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研究[D].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11.
[3]姜昕,賀子卉,王迪.互聯網時代代理記賬的發展前景[J],2018(04).
[4]沈曦.探討新形勢下代理記賬行業的管理[J].經濟師,2018(01).
[5]苗淑娟,崔東慧,劉曉培.新常態下會計代理記賬業變革研究[J].會計之友,2018(06).
[6]吳冬悅,朱亞茹,王書恒.代理記賬行業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J].財會學習,2019(05):128.
作者簡介:
昋會蕓(1997-),女,漢族,甘肅平涼人,在讀本科,單位:西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
張娜(1997-),女,漢族,四川巴中人,在讀本科,單位:西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
曲浩玥(1998-),女,漢族,內蒙古包頭人,在讀本科,單位:西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
張子瑗(1997-),女,蒙古族,內蒙古呼和浩特人,在讀本科,單位:西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