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琳 趙陽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設計初步》教學過程中教學工具、作業方式、教學手段與教學目的的不適應,借鑒以學生為主導的現代教學理念和VR虛擬技術、3D打印技術,提出了“設計試驗”的概念,并圍繞這一概念從基本認知程序入手,對平面構成、立體構成、空間認知體驗三個主要教學內容進行了分解剖析,提出了教學和作業工具可體驗、可調節的改革措施,基于此構建交互式的教學環境,形成了以學生為主導的“設計試驗”教學模式。
【關鍵詞】《設計初步》課程;“設計實驗”教學
1、改革目的及意義
1.1 “學生主導”的教學模式研究成為趨勢
依托互聯網技術的微課、慕課、翻轉課堂教學形式和理念在我國已實踐多年,至今熱度不減,移動在線教學APP火熱來襲,AI人工智能蓄勢待發。一切技術和其內容發展均指向一個趨勢:學習個性化和自主化。
1.2信息化、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成為行業趨勢
建筑信息化技術(BIM)、虛擬現實技術(VR)、3D打印技術的應用實踐在建筑工程和規劃設計、視覺藝術等行業已初見成效,并成為發展趨勢。可見教育技術的革新不僅對現有的教學過程和教育管理提出了挑戰,其更深遠的思考在于技術對未來產業的影響將延伸影響今天的教育目標、內容布局是否能夠迎接未來進行的變革?因此,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和人才培養觀是未來教育研究和實踐的重要“戰場”。
1.3《設計初步》課程教學目標與教學手段、方式的不適應
《設計初步》課程以空間構成、形態、組合為核心內容,目的在于使學生理解空間如何形成及如何被感知,認識空間構成的元素,掌握空間構成的方法和基本的組合形式。但作為規劃設計類專業的基礎課和啟蒙課,教學對象無任何空間意識和設計思維,單純依賴PPT課件屏幕展示、視覺刺激的手段難以使學生理解抽象的空間概念。究其緣由,是教學目標與教學手段脫節導致的信息傳遞的不對等,是信息傳輸媒介的缺失,即教師要求學生認知并理解一個多維的真實空間,卻只提供給學生一個二維圖紙的想象空間。
因此本文試圖通過改革教學工具和體驗媒介,探索利于學生真實體驗的空間環境構建,改變由上至下、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形成師生良性互動、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
2、研究思路
此次研究主要從教學工具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入手,遵從“理論——實踐——知錯——改進——獲得知識”這一人類學習新事物的必要程序,根據《設計初步》的教學對象和課程特點,提出“設計試驗”的概念,即學生根據設計任務書進行設計初稿,其方案優劣通過改革后的教具(作業工具)進行自我評判、完善和修改。方案過程以學生為主導,其各個階段教師和其他同學可介入其中進行建議和指導。(教學模式如圖1所示)
3、研究內容
根據“試驗”的要求,教學工具應具有真實、可改變、可體驗的特點。本文結合課程目的和內容,適時契合現代科技發展和學生興趣,提出傳統與現代技術相結合的改革方法。
3.1 平面構成
平面構成模塊關鍵在于形態要素的搭配和圖底關系的靈活應用,可分別制作點、線、面,視覺要素、色彩、肌理和位置要素模板,使之能夠任意組合搭配(如圖2所示),使學生能夠在組合方式的變化中感知不同搭配方式帶來的空間感、形式美感和視覺心理感受,從具體的圖像思維向抽象的圖形思維進行轉變,從而充分理解構成的本質,掌握設計的語言和思維方式。
3.2 立體構成
傳統立體構成教學通過模型制作完成(一般為紙質模型),存在制作時間長、不易造型,完成后不愿修改等弊端,使方案的反復推敲修改成為空話,不利于學生對于空間構成要素及方法的掌握。因此在作業過程中可以利用3D打印筆和VR虛擬技術取代傳統模型制作,具有成形快、易修改、能體驗、夠直觀、興趣足等優勢,使學生在游戲的心態和環境下快樂學習,從抵觸、畏難的消極狀態變為想做、愿做,并且樂于嘗試創作的積極心態,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創造性,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3 空間體驗(大師作品分析、小空間設計)
空間體驗重在“體驗”,而傳統的教學手段使體驗停留在二維圖紙階段,嚴重阻礙了學生對空間的真實感官。此次研究針對體驗的真實感提出了“空間體驗設施”的設計和制作。該設施主要由可調節建筑構件(如樓梯、隔墻等)、可調節家具和常用生活用品器具組成,用于建筑空間的布局設計教學。學生可以將自己的設計真實表現,身臨其境的判斷方案的優劣,得出完善方法。
后期在教學設備和師生能力允許的情況下,使用VR虛擬技術提高作業的效率、互動性和趣味性。學生在具備一定的電腦建模和渲染能力下,利用MARS軟件的可視動畫、材質改變、標記重點、多視角等功能進行自評、互評,形成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模式。
結語:
典型教學設計模型之一的CLE模型(建構主義環境下)提出:“知識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己建構的,在構建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只是指導者,學生是主體,環境起主要作用。”“設計試驗”教學方式滿足了現代教育觀中以學生探究為主的要求,通過此次教學工具和手段的改革,構建“信息展示”環境使學生主動認知,自覺學習。
參考文獻:
[1]鄭勤華.AI尚未革命,教育不忘初心[J].教育經濟評論,2018.02 第2期,8-12.
[2]張丹.反思PPT課件在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文匯,2013.09 第253期,54-55.
[3]朱斌,曹漫祥.VR技術及其在現代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信息化:高教職教,2007.09 第05期.
[4]趙慶,秦俊男.3D打印技術在實踐教學領域的應用探討[J].塑料工業,2018.06第6期,124-128.
[5]任海鵬,鄧春紅,孫宇.MOOC教學模式與虛擬現實技術在現代教育中的運用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05 第13期,122-124.
來源:云南大學滇池學院2017年度校級科研項目(一般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