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倪浩
美媒19日援引美國國會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副主席、民主黨人馬克·沃納的話指責稱,美國的反間諜案中,很多都有中國人卷入其中,而中國留美學生正成為美中諜報戰的棋子。中國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19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直斥該言論“病態”,影響更多民眾對中國的客觀認識。
據美媒報道,美國國會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副主席、民主黨人馬克·沃納日前表示,中國對美國及其盟國發起越來越深入廣泛的諜報戰爭,而中國留美學生則遇到越來越大的壓力,淪為諜戰中的棋子。他認為,中國間諜單位會直接到中國留學生家里威脅說:“如果你的兒子或女兒留學美國不歸,或者不帶著知識產權回國,你們就小心點!”
沃納還稱,許多學術官員認為,美國一些大學中的孔子學院(工作人員)都是中國情報機構的特工,目的是監視中國留學生,讓他們按照其旨意辦事。
沃納甚至警告美國學術機構說,如果其工作人員到中國旅行,應謹言慎行。沃納說:“如果你突然接到中方通知,要你去中國大學講課,差旅費全報銷,那么,你一定不要帶上你常用的電腦設備,手機也要帶上那種簡單便宜用完就扔的一次性手機。這樣的設備,唾手可得,物美價廉,也能讓我們更好地完成工作。”
據美媒報道,沃納并非第一個對中國留美學生表示關切的人。今年4月,聯邦調查局局長克里斯托弗·雷也曾警告說,中國情報單位正使用一種“全社會動員”的方式來“竊取”先進的研究和技術成果,有關計劃包括利用中國留美學生來達到這一目的。他當時還稱,美國學術界應該更加小心謹慎,三思而行,對其他人利用美國崇尚的公開及合作的研究環境(活動)提高警惕。
美媒報道認為,上述觀點體現出,美國的安全和國防官員對中國利用西方國家研究和技術的舉動越來越擔憂。在這種論調之下,美國開始鉗制中國學生留美。去年,美國國務院把中國到美國攻讀機器人、航空和精密儀器制造等領域研究生學生的簽證,從5年減少到1年。報道援引中方本月發布的數據稱,中國希望赴美留學的學生,有13.5%的人因簽證問題無法成行。根據國際教育研究協會的統計,美國大學的國際學生有1/3來自中國,2017-2018學年,中國留美學生數量超過36萬名。
對于美國議員對中國留學生的指責,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1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種言論毫無疑問是病態的,反映出西方一些政客對于中美之間的正常交往,已經產生病態的憂慮和不安。李海東認為,這部分政客摒棄中美之間正常的人文交流視角,始終從最壞的角度對中國留學生群體作出最惡劣的評估,并得出極其負面的結論。這是在妖魔化中國,并擴散中國的負面形象,極其不利于中美關系的發展,更不利于中美之間正常的民間交往。
李海東強調,當前的中美關系是多維度的,美國議員這種“黑化”中國的單一維度和單一視角特別容易使美國對華認識走向極端,走向偏激,不利于美國更多群體對中國形成客觀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