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晉江
【摘要】自2013年下半年開始,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生以學習為己任,學生黨員為民務實意識沒能持續養成,學生黨員入黨前后的理論學習與實踐活動沒有透明展示與反饋的平臺。結合新時代網絡技術,將學生黨員入黨前后過程動態記錄與展示,并且應用評分積分的形式來量化黨員與積極分子指標,既起到透明化學生入黨過程與黨員監督,又起到加強學生黨員聯系群眾。本文將著重分析網絡積分模式與黨員監督及發展工作的契合點,并且詳解該網絡系統的組成。
【關鍵詞】黨員監督 黨員發展 網絡互評積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黨要始終保持先進性,就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和人民的要求,自覺、主動、持續地推進先進性建設。密切聯系群眾是黨保持先進性的重要內容。同樣,大學生黨員的發展與監督工作也要以群眾為依托,脫離了群眾,就失去了黨員的靈魂,徒有形骸毫無意義。所以在發展與監督學生黨員的過程中需要更多的信息公開,以及群眾參與。
一、學生黨員發展與監督工作的現狀
(一)發展工作存在局域選拔性
自學生遞交入黨申請書至成為預備黨員的整個過程,需經過四輪的民主投票,所謂的民主應基于該學生的多數生活與交際圈,目前學校的黨員發展流程中的投票范圍以班級為單位,但是由于各學生實際情況不同,如國防生、轉專業學生、宿舍不與本班同學在一起學生、短期休學等,就會影響該學生在本班的支持率,這也不能廣范圍、多方面的衡量一名學生是否可以合格成為積極分子或預備黨員,所以目前的發展工作存在一定的局域性。
(二)發展工作存在信息片面性
在學生接受組織考核的過程中,除了學習成績的量化要求外,其余日常表現沒有較為量化的衡量標準,組織獲取某學生表現情況的信息渠道也多處采取班委和普通學生語言描述的方式,嚴格來看,該方式本身就存在片面性,同時還給關系戶運作留有間隙,透明性不足。
(三)黨員監督工作不夠系統
學生成為黨員以后,其身份的特殊性和責任,沒有在日后的學習生活中得到體現,群眾沒有看黨員的變化,黨員自己也沒有感到責任感與群眾認同感,除了加強對黨員的理論與實踐引導以外,公開化的展示平臺既可以監督黨員,同時可以激勵黨員與群眾。
綜上可見,黨員的發展與監督工作需要一種透明性、實時性、互動性、時代性的系統平臺。
二、網絡積分模式對黨員發展與監督工作的啟示
隨著計算機及其網絡技術高速發展,電子政務的逐步推行和普及,運用信息網絡技術創新黨建工作,已經成為今后黨建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黨建工作電子網絡化是黨的建設順應知識化、信息化、網絡化時代潮流,以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為主要服務對象,以互聯網和社會信息網絡設施為基礎,運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利用先進信息平臺和信息網絡等手段,整合黨的建設信息資源,增強黨的建設的效率性、參與性、民主性的一種新型的黨建模式。
在眾多電子商務成功的時代下,積分系統與評價系統是電商連接商家與買家的重要紐帶。以淘寶網為例,買家通過對商家的評價來賺取積分,該系統即可幫助商家提高積分獲得更高聲譽,又可幫助買家提高積分換取優惠。評價不僅體現在分數上的積累,還可以更多信息的反應賣家的情況。另外,淘寶商家對產品的圖文展現、交易記錄,可以直觀體現商品和購買熱度。以上電子商務的運營優點,對于黨員發展與監督工作不免有些許啟示,黨建系統的健全化可向優秀電商看起。
(一)發展監督全透明化
網絡平臺的公開性之高眾所周知,隨著發展,移動終端越來越智能,網絡信息可謂觸手可及,人們的生活習慣在慢慢改變,對移動終端的依賴越來越嚴重。黨員的發展與監督工作也應相時而動,走到學生的習慣中去,在此也提出:走群眾路線,重要的是走進群眾的生活,包括生活習慣。該系統應用面廣泛,不再使選拔局限在小集體內。
(二)通過數據衡量學生表現
學生從提交《入黨申請書》開始就應該接受考核,學習成績的考核外,個人表現的考核也應量化,通過評價獲得積分,使各位入黨申請人能夠有依可循,有比有競,排名自動生成,無需繁瑣的投票環節。
(三)在個人空間內展示理論學習與實踐成果
在網絡上展示生活是目前主流的交流行為,對于黨建也同樣適用,待發展學生把階段性的學習與實踐成果公布在平臺中,使其他人對該學生的評價更有參考性,同時也可以幫助組織對該生進行生動的了解和考察,可以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督促其他待發展學生積極學習實踐。
而對于學生黨員的表現也會起到非常良好的監督效果,學生在入黨前后有比較大的表現差異,可以直觀體現,鼓勵與警示作用并存。
三、網絡互評積分模式黨建系統的實施內容
該黨建系統共分為概覽信息、學習園地、分享港灣、評價留言四大部分。
1、概覽信息需要入黨積極分子網上注冊才能填寫,其信息內容分為:個人基本信息、申請信息、身份階段、積分信息、思想匯報數量、教育培訓以及總體星級,總體評價即為其他人對他的平均評價。
2、第二部分為學習園地,學生在此欄目中可以閱讀理論學習資料、黨課考試試題解析、紅色歷史等內容,幫助學生學習知識,每個欄目內容均為視頻,且不能快進,節目播放完畢之后,需填寫簡單的問題,提交后獲得積分,可參考《學習強國》學習平臺。
3、分享港灣是集中體現學生對黨的理論知識、積極實踐活躍度的體現,也是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和展示的平臺。學生在所分享的內容后面還可以相互點評,點評人和被點評人分別可以得到積分,以此激勵學生、督促學生,尤其可以起到監督已發展的學生黨員。
4、評價留言是對該生一季度的綜合打分,評價內容為規定的內容,采取星級打分制,評價最后需要在對話框內填寫不少于100字的評價,作為指導或建議來幫助學生提高黨員意識。該欄目一般為指定對象循環評價,由基層黨組織安排評價對象。最后季度打分計入個人總得分內。
總之,基于網絡互評積分模式的黨員發展與監督工作,可以在原有的黨建基礎上拓展,也可成立單獨的活動系統。目的都是完善學生黨員發展與監督工作中的不足,同時加強黨員與群眾的密切聯系,旨在建立一個緊跟時代發展的平臺,切合學生喜好,尊重現代生活習慣,將學生動態以及考核透明化,帶動更多的人關注黨員,監督黨員,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
四、應用網絡互評積分模式的幾點建議
(一)建立黨員發展與監督團隊確保信息真實
網絡化、數字化的工作有亮點,又方便,信息公開化,當然是高效工作的必然選擇,但其自身的劣勢也不容小視。信息的真實性需要有團隊來嚴格審核,隨著志愿加入共產黨的大學生越來越多,信息上報與審核的壓力也會隨之越來越大,所以需要提前籌建黨建相關的社團或組織來協助信息核實。
(二)黨組織需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積分規則
該系統的應用還會面臨另一個挑戰,就是學生為了獲取積分而采取找人刷積分的方式。針對這點缺陷,維護該系統的團隊首先從源頭把關,嚴格審核志愿入黨的個人信息與事情;其次就是從技術層面約束評分,例如每個物理IP每周只能評價一次、分享一次等;再次,就是制定嚴格的懲罰制度,一經發現有學生對積分或信息作弊,有故意制造虛假信息和評價時,將取消或延期對其進行黨員發展。
網絡互評積分模式的黨員發展與監督工作系統的應用,會使學生黨員接受組織和人民最公平的考察,又會使更多的共產主義精神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