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進
【摘要】文章以重慶市沙坪壩區中學大課間運動的開展現狀為研究對象,對重慶市沙坪壩區中學大課間運動的學生參與的態度與動機、時間與地點、形式與內容、教師及相關領導的態度、組織與管理等方面進行分析研究,得出大課間運動形式相對單一,內容單調,學校領導不重視等結論,并據此提出了幾點意見和建議,以推動大課間運動深入廣泛地開展。
【關鍵詞】大課間運動;重慶市沙坪壩區中學;開展現狀;對策
一、重慶市沙坪壩區各中學大課間開展現狀分析
(一)運動態度分析
在重慶市沙坪壩區所抽取的6所學校學生中,45%的學生非常喜歡參加大課間運動,30%的學生比較喜歡,12%的學生覺得無所謂,10%的學生不喜歡,3%的學生反感。以上數據表明中學生參加大課間運動的態度是積極的,對于大課間運動持喜歡和認可的態度。
非常喜歡和喜歡參加大課間運動的男生分別有80人和56人,女生分別有53人和32人,對參與大課間運動無所謂和不喜歡的男生分別有9人和3人,女生分別為28人和28人,對參與大課間運動持反感態度的男生人數為0,女生有9人。從以上數據可看出,中學生中,男生和女生對參與大課間運動的態度差異非常明顯,男生參加大課間運動的積極性高于女生。
(二)動機分析
在調查的298份有效問卷中,中學生參與大課間運動的動機中,“離開教室、放松身心的”比例最大,達到34%,這說明處于身心發育期的中學生面對升學壓力和每天大量的學習任務,知道自我調節的重要性,也意識到運動是緩解疲勞、放松身心的最佳選擇,然而他們還沒有從根本上養成大課間體育運動的習慣,缺乏積極性。排在第二的動機是“玩或游戲”,說明仍有大部分中學生不清楚大課間運動的主要目的和意義是什么。排在第三的是“遵守學校規定”,18%的中學生選擇了此項,它與改革課間操推廣新型大課間運動的目的背道而馳。排在第四的是“應付達標考試”,說明體育作為升學的必考學科在學生心里占有一定比重,因此學生不得不參加體育運動,而大課間運動就是他們鍛煉身體、提高素質的最佳選擇。排在第五的“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占總體的9%,說明有一部分學生能正確意識到大課間活動的主要目的。排在第六位的是“減肥塑形”,選擇此項的大多為女生,原因是這個年齡段的學生面對升學壓力,大部分時間是坐在教室里學習,缺乏適當的體育運動,導致身體發胖,所以他們不得不被動地選擇大課間運動。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重慶市沙坪壩區中學生對大課間運動的動機呈兩極化趨勢,一部分學生雖然對大課間運動的認識和活動目了解得不是很全面,但能明顯意識到通過大課間運動可以緩解學習壓力,消除疲勞;而另外少部分學生不僅沒有積極培養體育鍛煉的習慣,還把大課間運動當作學校任務。所以,在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下,學校有義務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灌輸和引導,有責任幫助學生培養大課間運動的正確動機。
(三)內容分析
重慶市沙坪壩區中學大課間運動內容比較統一,一般是由學校制定的,由四個部分組成,其基本框架為“有序出場→廣播體操或學校特色操→跑步→有序回歸”,大課間運動仍未改變傳統的課間操模式,形式單一,內容重復枯燥,無法有效提起學生的參與興趣。
(四)態度分析
對大課間運動的開展持積極態度的領導及教師分別占總調查人數的55%與28%,這說明重慶市沙坪壩區中學相關校領導及體育教師注重學生體質,并意識到大課間體育運動的重要性。他們認為開展大課間運動能起到鍛煉學生身體,釋放學生壓力的作用,這對大課間運動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是我們愿意看到的情況。有15%的相關領導及體育教師持一般態度,還有少數選擇了不關心,他們對大課間運動的開展態度是消極的。在與調查教師的談話中了解到,有部分體育教師認為學校領導不夠重視體育教師,更有校領導受傳統體育概念的影響,不重視學校體育工作,覺得體育教師沒有文化課教師重要,這導致了體育教師缺乏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學生喜愛的大課間運動或體育運動難以有效開展。
(五)管理人員分析
從實際訪談情況來看,重慶市沙坪壩區中學大課間運動一般由該校體育組組長負責組織;少部分校領導參與大課間運動的管理;全體體育教師參與大課間運動的具體實施;大部分班主任能起到督促學生參與大課間運動的作用,有的班主任還能比學生提前到學校操場;學生會團委干部和體育骨干根據安排與規定做好班級的大課間評比工作。但多數學校沒有意識到班主任、任課教師及學生骨干的真正作用,覺得可有可無。
(六)重視和投入情況分析
調查的6所中學中,有3所中學是在特殊情況下申報后有經費,其中只有2所中學每年有體育經費,而1所中學沒有經費。大課間運動的經費是保障大課間運動有效開展的必要條件,如果沒有或經費不充足,大課間運動所需要的器材、設施等就很難落實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就制約了大課間運動的開展。
(七)參與時間和地點分析
所抽查的重慶市沙坪壩區6所中學大課間運動時間為20-30分鐘,且重慶市沙坪壩區中學統一規定的大課間運動作息時間平均只有20分鐘。針對以上這些客觀事實,我們應創造條件,貫徹陽光體育的政策,加大宣傳力度,讓學生樹立體育鍛煉意識,培養體育鍛煉的習慣,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大課間運動中去。
二、影響重慶市沙坪壩區各中學大課間運動開展的主要因素
(一)積極影響因素分析
多年來,重慶市沙坪壩區各個中學校始終堅持積極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認真落實文件要求,積極開展豐富的文體活動,要求并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保證大課間質量。現在重慶市沙坪壩區中學校基本都有自編的校課間操、韻律操、課間舞蹈等,深受廣大師生的歡迎。重慶市教委、重慶市體育局也要求進一步提高大課間運動意義和認識,加強創新大課間運動,要把開展好大課間運動提高到促進學生終身發展的高度。為提高學校對大課間運動改革重視程度,重慶市教委、重慶市體育部門近年開展了多個關于新型大課間運動的培訓、學校大課間運動觀摩活動及比賽。這些都是開展好大課間運動的積極因素。
(二)消極影響因素分析
影響重慶市沙坪壩區中學大課間運動的開展因素是多方面的。筆者通過對6所學校的相關領導、體育教師和學生的實際訪談及所發放的問卷調查中分析得到,影響重慶市沙坪壩區中學校大課間運動的開展因素主要有:校領導及班主任的重視程度;形式單一,內容簡單;場地匱乏,器材短缺;缺乏有效指導;季節及學生自身問題。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重慶市沙坪壩區中學生參加大課間運動的態度大部分是積極的,對于大課間運動持喜歡和認可的態度,但是學生參與大課間運動動機不明確,男、女生在參與態度與動機上有顯著差異,初三年級全校性大課間運動參與度低。重慶市沙坪壩區中學大課間運動開展時間偏短,場地、器材較為匱乏。各個學校雖積極創編了一套甚至多套特色操,并在大課間運動中加入了代替以往跑操的新型身體素質練習,但從整體來看,課間運動形式仍是傳統的課間操模式,形式單一,內容枯燥。影響重慶市沙坪壩區中學大課間運動開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大課間的組織和管理不夠完善,學校領導及班主任的重視程度、資金的短缺、重慶多雨、炎熱的天氣是制約大課間運動開展的主要因素;體育教師工作量大社會地位低,參加培訓少,教學觀念固執等因素也影響了大課間運動的開展。
(二)建議
在學校體育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下,學校有義務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灌輸和引導,有責任幫助學生培養大課間運動的正確動機。大課間運動內容:以班為單位分小組,在班長或體育委員帶領下進行,體育委員將全班同學帶到規定場地,班主任和體育教師進行指導監督。運動過程中既要考慮大課間運動所起到的積極的調節壓力,緩解疲勞的效果,又要考慮運動后的課業學習,學生運動量要適量,不能過小,也不能過大。運動中注意安全,不做危險動作。學校應保證學生每天有30分鐘以上的大課間運動時間,并根據器材場地天氣等因素分為室內和室外分場地活動,也可使各年級分批次在指定時間進行大課間運動。主要內容分為集中活動和自主活動,也可安排競賽活動:集中活動主要為廣播體操和自編操;自由活動有毽、繩、排球、籃球等;競賽活動可安排班級拔河比賽、跳長繩比賽或其他趣味性比賽。
另外,學校和政府部門應加大學校體育的經費投入,解決場地匱乏、器材短缺問題。在當今應試教育對學校的要求只看升學率的環境背景下,在課程改革的大潮流中,讓大課間運動不要流于形式。
【參考文獻】
[1]劉錦瑤.陽光體育運動下中小學大課間體育活動開展模式探析[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9(06):717-720.
[2]張崴.特色大課間活動實施方案[J].中國學校體育,2011(06).
[3]張紅衛.大課間體育活動開展現狀及效果分析—以廣州市白云區明德中學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5(02):2.
[4]孫小亮.哈爾濱中小學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開展現狀與對策研究[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14.
[5]袁偉.長春市城區初中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