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摘要】高三學生面臨著高考壓力,加上高中數學學科的內容較為抽象,對邏輯思維能力提出了挑戰,導致了高三學生心理負擔的加劇。文章在對高三學生數學備考過程中的心理問題進行綜合闡述的基礎上,分析了高三學生數學備考心理問題的誘發機制,并針對性地論述了提升高三學生數學備考心理素質的對策,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士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數學備考;心理素質;強化訓練;高三學生
一、前言
數學是高考考查的重要科目,占據的分值比重較大,數學成績對學生的高考總成績有著重要影響。由于高中數學學科知識繁多而復雜,復習時間較為緊張,如何在短時間內實現對數學知識的復習和消化,成為每位高三學生關注的焦點問題。但受到考試失利等因素的影響,學生極容易產生消極備考心理,對其數學成績的提升造成了限制。因此,探討提升高三學生數學備考心理素質的對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高三學生數學備考過程中的心理問題
對于高三學生來說,以積極的心態備考,不僅有助于夯實知識基礎,而且對強化臨場答題能力有重要幫助。長期以來,高考一直被看作高中生命運的轉折點,高考的成敗直接關系到學生日后的職業選擇,因而高三學生承受著較大的壓力。與此同時,家長和教師對高三學生抱有較高的期待,進一步加劇了高三學生的心理負擔,容易誘發較多的心理問題,對其答題時的心理素質產生了不良影響。除此之外,高中數學學科的邏輯性較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存在一定的難度,也容易誘發高三學生的心理問題。
針對上述的種種情況,高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對高三學生開展心理強化訓練的必要性,將高三學生實際的心理問題作為參考依據,對癥下藥,采取相對應的解決策略,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提升,以便高三學生能夠以更加平和的心態面對高考[1]。
筆者對高三學生的心理素質進行調查發現,其存在的心理問題共包含以下幾點。
第一,部分高中生存在急躁心理,急功近利,缺乏堅持不懈的決心,在努力過一段時間卻未取得良好成績時會產生沮喪心理,喪失對數學學習的信心。
第二,有的高中生由于心理壓力過大,極容易在備考的過程中產生緊張心理,主要表現為手心冒汗、呼吸急促等。若這種狀態持續下去,極容易影響學生的高考答題效率,不利于提升其答題的準確性。
第三,注意力不集中問題在高三學生的備考過程中十分常見。部分學生對考試成績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經常在學習過程中出神;有的學生由于成績一直較差,喪失了對數學學習的信心,在聽課的過程中精神渙散,不理解教師所講的知識。
第四,部分學生由于邏輯思維能力較差,數學基礎知識薄弱,無法跟隨教師的步伐按部就班地進行復習備考,長此以往,學習效率十分低下,甚至出現應付學習的現象,這也對備考的整體質量產生了不良影響。
三、高三學生數學備考心理問題的誘發機制
在數學備考階段,高三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很多,誘發高三學生形成心理障礙和心理問題的機制主要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數學備考對于高三學生的數學基礎要求較高,部分學生由于在高一、高二階段的數學學習過程中存在學習障礙,導致基礎相對薄弱。因此,在高三數學備考階段,這部分學生難以對所學數學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導致出現焦躁、厭學等負面情緒,主要包括無法運用數學知識進行問題解答,感覺到數學復習無從下手,最終影響心理狀態。
其次,高三階段學生處于身體成長階段,對于身體健康和身體素質的要求較高。學生一旦身體健康出現問題,很有可能造成心理狀態發生嚴重變化。例如,高三階段課業負擔十分嚴重,部分學生為了追求更好的成績和更加細致的復習成果,加長復習時間,導致睡眠質量等無法跟上身體需求,最終造成身體極度疲勞。長期處于疲勞狀態下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焦慮、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等負面情緒[2]。
再次,外部環境帶給高三學生的心理壓力,同樣是導致高三學生感受到困擾并最終誘發心理問題的動因之一。在社會層面,社會中普遍存在“高考重于一切”的錯誤思想,高三學生在數學備考中難免會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在復習過程中面臨著重重阻礙,最終將障礙錯誤地歸納為自己不努力、不刻苦、頭腦不聰明等。大部分高三學生表示,如果不努力復習,就會導致高考失利,最終影響一生。這些錯誤的思想和社會認知對于學生的影響十分巨大。高三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所表現出的焦慮和困擾情緒,大部分來自社會環境和社會風氣所帶來的壓力。
除了社會層面的壓力之外,家庭和學校作為學生長時間生活學習的場所,同樣會為學生帶來沉重的壓力和負擔。心理學專家認為,高三學生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處在趨于成熟的階段,因而往往表現出對于外在環境極度敏感的狀態。教師、家長希望通過溝通和交流的方式幫助學生學習,引發學生對于高考的重視,但大多數時候由于溝通方法不當,導致學生存在厭煩、反感等情緒和心理,一些錯誤的言語和話語還會造成學生心理負擔加重,危及學生的心理健康[3]。
四、提升高三學生數學備考心理素質的對策
(一)加強復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的教授
高中教師在教學工作當中除了扮演知識傳授者的角色之外,還應當充當學生學習、生活當中的朋友,引導學生了解學習方法,掌握學習策略。部分學生由于數學基礎相對薄弱,導致在數學學習和數學備考復習當中無從入手,進而出現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這些負面情緒對于心理素質的影響巨大,容易導致學生長期處于負面心理狀態之中,嚴重威脅到心理健康。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當重視面向學生的減壓培訓,幫助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梳理,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數學備考復習。例如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數學知識基礎對學生進行分層。針對數學基礎薄弱、無法全身心投入到數學備考復習當中的學生,教師應當以知識梳理和復習策略為教學內容,給予相應的指導和幫助。教師可以選擇與當前學生學習基礎相適應的練習題,引導學生自主解答,幫助學生樹立起自信心,并使學生能夠在解題過程中收獲知識和成就感。教師在課堂教學當中應當格外注意,練習題目的選擇既應當符合高考數學命題規則和數學要求,也應當符合學生當前的學習基礎和解題能力,避免對學生的復習效果產生干擾[4]。
(二)建立校園心理健康咨詢輔導室
校園心理健康咨詢輔導室是面向有心理壓力和心理負擔的學生的主要心理輔導場所。輔導室內專職的心理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幫助學生做好人生規劃,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的意義和價值,從而幫助學生從心理陰影當中走出來。目前,國內大部分高中學校并沒有開設專門的心理課程,校園內部也缺少專門針對學生所開展的心理輔導活動,導致學生出現心理素質低下、心理障礙問題時難以得到排解和舒展,最終造成更為嚴重的心理問題。心理輔導室制度是現代教學當中重要的心理輔導策略,專業的心理輔導和咨詢能夠主動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高三學生在數學備考過程中出現了心理問題和負面情緒,可以前往心理輔導室,向專業的心理輔導教師進行傾訴和咨詢,從而走上良好的心理發展道路[5]。
(三)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
環境對于學生心理狀態和心理素質的影響十分巨大,高三學生在數學備考過程中出現的心理障礙問題與環境壓力影響有著密切關聯。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既要保證學生能夠健康地成長,也要進行良好、寬松、愉快的氛圍構建,避免學生精神始終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之中[6]。筆者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結合心理輔導教學經驗和師生交流心得,提出了家庭、學校聯動的學習生活環境營造方式。學生家長應當加強與教師之間的聯系,充分了解學生在學習、生活當中所面臨的困境和心理狀態。例如組建家長交流群,加強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策略方法的交流,避免家長、教師在日常生活當中帶給學生過重的心理壓力和心理負擔。家長應當努力學習積極引導、鼓勵的策略和溝通技巧,以便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激發起學生的斗志和動力,幫助學生減輕壓力。
五、結論
綜上所述,在高三備考的過程中,學生受到各種因素的綜合影響,極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因此,教師應加強復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的傳授,建立校園心理健康咨詢輔導室,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使學生能夠從容備考,取得優異的考試成績。
【參考文獻】
[1]沈莉萍.在研究性學習中提高高三數學學習困難學生的心理素質[J].上海中學數學,2002(04):9-12.
[2]陳叔彤.高三數學復習備考策略研究[J].黑河教育,2018(03):20-21.
[3]劉瑞芳.高三數學復習備考的方法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7):38.
[4]鄧永剛.發掘備考課程資源 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淺談高三數學復習策略[J].數學教學研究,2016,35(01):25-29,45.
[5]田曉雪.淺議高三學生數學備考心理素質的提高[J].教育教學論壇, 2012(18):84-85.
[6]吳延慶.高三學生數學復習障礙淺析與對策[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1(09):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