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益嘉
摘 要: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汪曾祺小說創作再驅活躍。在小說創作上他主張回歸現實主義,回歸傳統文化。《大淖記事》以故鄉高郵為背景,是汪曾祺短篇小說鄉土系列的代表作。作品以干凈利落的短句應運而成,明白且真實。本文以《大淖記事》為例,結合語法學、詞匯學理論,全面剖析作品遣詞造句的特點,深入分析短句回環的語言風格,感受作家通過短句表現出來的詩化意境與民俗風情,同時為寫作提供參考與指導。
關鍵詞:汪曾祺;大淖記事;短句;語言風格
汪曾祺是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后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他的短篇小說為世人稱贊。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始,其短篇小說創作熱情高漲,《受戒》、《大淖記事》等優秀作品相繼問世。這些作品多以描繪家鄉高郵的民俗風情為題材,流溢著對民族心靈和性情的感召和對傳統美德的贊揚。就目前汪曾祺小說研究的現狀來看,學術界對其小說語言風格的研究多在于其民間方言詞匯、俗語諺語的使用,而對其語言風格的研究甚少。以《大淖記事》為例,本文結合作家經歷及社會背景,從語言學角度分析作品詩化的語言,探尋雅俗交融語言特點的形成原因。
一般而言,人們通常將語言視為表現形式,實際上,語言同時包含內容層面的意義。汪曾祺本人曾說:“語言和思想是同時存在,不可剝離的。語言不只是載體,而且是本體。”言下之意即語言應具有內容性,它是小說的本體,不只是形式、技巧。語言也具有文化性,它反映作者的文化修養,體現作家的文化積淀。汪的語言既有淡泊的儒士風范,又蘊含深厚質樸的鄉土氣息,雅中有俗、俗中見雅。讀者能通過品味“汪味兒”語言,感受小說塑造的形象和意境,進而領悟其語言的獨特魅力。
一、短句的定義
在明確短句的概念之前,應先明確句子的概念。漢語語法三百問①指出:“句子是語言運用的基本單位,它由詞、詞組(短語)構成,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現代漢語大辭典》的解釋是:“用詞和詞組構成的、能夠表達完整的意思的語言單位。”短句,顧名思義,即短的句子,與長句相對。短句結構一般由主、謂、賓或主、謂組成,而長句則是包括結構復雜的單句和復句中包含著長句的句子,除主、謂、賓外還帶有定、狀、補語等修飾成分。
即便構成短句的語法成分較少,但短句的表達的意思不遜于長句。短句的大量運用還能產生簡潔明了、干凈利落的獨特之感。汪曾祺在談到文學創作時曾說:“年輕的同志不要以為寫文學作品就得把那個句子寫得很長,跟普通人說話不一樣,不要這樣寫,就用普普通通的話人人能說的話。但是,要在平平常常的。人人都能說的,好似平淡的語言里能夠寫出味兒。要是寫出的都沒味兒,都是平常簡單的,那就不行。”因此,汪曾祺本人力圖追求語言簡短樸素與韻味并存。他的小說尤喜用短句,或四字成一句,或五字表一意,短句簡潔生動地連綴起來,細細品讀意味無窮,極富詩意。
二、短句的分類
現代漢語語法規則將句子進行了多種劃分,參照對句子的分類標準,對短句進行歸類有助于更好地研究不同種類短句的意義及其表達效果,即短句連用后語體的簡潔干凈之感。本文從句類角度,根據句子語氣將短句分為四類,即陳述短句、疑問短句、祈使短句和感嘆短句。這一劃分結合了句子的具體語境和應用目的。一般而言,陳述短句多用平調,或平而略降,疑問短句多數為升調,祈使短句和感嘆短句用不同的降調,祈使短句的降調略為短促,感嘆短句的降調相較長而舒緩。
(一)陳述短句
陳述事實而帶有陳述語氣、語調的短句叫做陳述短句。它是小說語言中最多使用的句子類型,《大淖記事》中采用陳述短句共計約100句。幾乎每三句就有一句陳述短句,可見陳述短句運用之多。陳述語氣給人一種娓娓道來之感,不僅使句子簡潔明了,更拉近了文章與讀者的距離,讓讀者感到聽故事般的親切。如:“巧云十五歲,長成了一朵花。身材、臉盤都像媽。瓜子臉,一邊有個很深的酒窩。眉毛黑如鴉翅,長入鬢角。眼角有點吊,是一雙鳳眼。”用陳述短句將巧云的外貌描繪得生動真實,沒有過多的修飾,正如巧云簡單大方、自然淳樸的性格特征。
(二)疑問短句
具有疑問語調,表示提問的短句叫疑問短句。在《大淖記事》中,疑問句共18句,其中短句就有9句,且多出現在人物對話中,集中于幾個較為突出的人物形象上。這些疑問短句多為兩字或四字,十分簡短,但極為貼近人物形象和故事環境,如:十一子:“你要我說么?”
(三)祈使短句
要求對方做或不要做某事的短句稱為祈使短句。它又可以分為兩類:一類表示命令、禁止,一類表示請求、勸阻。《大淖記事》中的祈使句只在老錫匠、劉號長、巧云和十一子四個人物的語言中出現過。其中符合嚴格意義上短句要求的只有巧云2句和十一子1句。如下:
巧云:“你來!”、“你喝了。”
十一子:“不要,抬我到家里。”
受小說特定語言環境的約束,部分祈使短句與下文談到的感嘆短句緊密相連。可以說,在某些感情色彩強烈的情況下,部分祈使短句歸為感嘆短句。
(四)感嘆短句
帶有濃厚的感情和感嘆語氣的句子叫感嘆句。汪曾祺為了體現小說人物鮮明的形象和生動的情節,在不同人物以及不同情節下采用的感嘆句形式各異。感嘆短句往往由一個或兩個嘆詞構成,在特定環境下有著別樣的效果。作品中感嘆句共計27句,感嘆短句16句。如:“真好!”是描寫巧云與十一子相處時巧云的內心感受,短短二字將一個沉浸在愛情里的少女刻畫出來了。
三、短句的表達效果
(一)敘述方式上的效果
短句給人的印象就是干凈利落、簡潔有力。長短句的差別使得文氣迥異。在敘述方式上,長句更適宜敘述緊張環境,短句偏向于描繪舒緩自然的環境。《大淖記事》主要展現了大淖的風俗人情,如同一陣清風,給人一種沖淡悠遠的氣度,短句的使用便奠定了這種感情基調。
(二)內容表達上的效果
《大淖記事》通過語言捕捉到社會下層、平凡人生、市井百態的景象事物,凸顯出故鄉高郵獨特的地域風情,呈現了一幅格調清新、淳樸真實的風俗畫,因此具有濃郁的抒情色彩。《大淖記事》中簡短有力的句子符合大淖地區開放、灑脫的風俗環境和當地人們說話干凈利落、不拖泥帶水的特點,實現了典雅優美的意蘊與樸素自然的民情和諧共生。
正如汪曾祺本人所言:“好的語言都是平平常常的,人人能懂,并且也可能說得出來的語言-----只是他沒有說出來。要注重語言的獨創,不是去杜撰一些誰也不懂的詞。”汪曾祺就是秉持這種思想,使得自己的文章妙趣橫生。
注釋:
①邢福義.漢語語法三百問[M].北京:商務圖書館,2002.
參考文獻:
[1]汪曾祺.汪曾祺集[M].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7.
[2]張志忠.中國當代文學60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周志強.漢語形象中的現代文人自我汪曾祺后期小說語言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