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艷虹
摘 要:隨著我國互聯網的快速崛起,目前網絡技術已經在很多領域得到充分的運用。隨著經濟水平的增長,人們開始由物質世界向精神世界轉化,豐富自己的生活。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走進圖書館,開始重視知識的重要性。圖書館在人們的意識里就是傳統書籍的書庫,似乎與網絡時代格格不入,但是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圖書館面臨著重大改革,這是必然的。圖書館應該根據時代特征,在讀者服務工作上做出一定的改變。本文通過對網絡時代圖書讀者服務工作的特點研究,結合變革的必要性,從而提出相應的變革手段。
關鍵詞:網絡時代 圖書館 讀者服務工作 變革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7-00-01
眾所周知,圖書館是讀者通過書籍了解知識的地方。圖書館對于我國建設精神文明社會有著重要意義。由于圖書館的服務特性和公益特性,除了為讀者提供傳統的書籍資源,也會有讀者服務,以便讓圖書館資源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讓讀者獲得更豐富的知識。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圖書館也隨之改變了館藏形式。在最開始階段,圖書館主要以書籍作為閱讀資料,后來融入電子技術,將傳統書籍與電子讀物現結合,為讀者提供閱讀服務,如今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得圖書館的使用更加科技化,互聯網資料庫為讀者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源。在如今人們對知識的高需求背景下,圖書館應該以網絡技術為基礎,對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進行變革,以便更好地滿足讀者需求。
一、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內涵
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主要指圖書館將自己的知識資源拿出來為讀者提供文獻查看,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圖書館的整體發展狀況主要是以圖書館的書籍數量以及質量為根據,而讀者服務工作的是影響圖書館發展的重要工作內容。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就是科學合理的運用各種渠道,將現有資源有效的結合起來從而最大程度的滿足讀者需求。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就是圖書館服務特性和公益特性的最明顯體現。科技時代發展迅速,圖書館應該根據時代特征對讀者服務工作做出一定的改革,必須滿足當今讀者對知識的需求,充分發揮圖書館館藏的價值,另外讀者服務改革能幫助讀者更快的接受信息化的閱讀模式。
二、網絡時代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特征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更加具有信息化時代的特征,主要表現為三部分,分別是圖書館資源數字化、服務手段多樣化、讀者服務開放化。
1.將資源數字化
在傳統的圖書館運營中,基本都是以圖書文字為讀者提供閱讀資料,以紙張為載體來體現圖書館的文獻資料。但是,自從進入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開始進入各個領域,圖書館事業單位也開始運用互聯網技術,使得圖書館資源變得多樣化,可見圖書館的發展也在往信息化方向發展。通過網絡管理人員能夠高效的將普通圖書、文獻資料以及報紙期刊等進行整理分類,大大降低的圖書管理者的工作壓力。這種數字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往多樣化方向發展。
2.服務手段多樣化
傳統的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人員將圖書館資料進行整合管理,從而使其滿足讀者對知識內容的需求,從而提供更全面的服務。隨著圖書館開始使用互聯網技術,有更多的館藏資源被數字化,與傳統的紙質書籍相比,現在的圖書以及文獻資料大多都以數字化出版物的形式產出,從而使得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方式變得越來越多樣化,這種多樣化發展能滿足當今讀者對圖書館服務的更多需求。
3.讀者服務開放化
通過網絡技術手段,圖書館的紙質書籍內容被轉化為網絡書籍資源,讀者可以根據需求自由選擇。因此相關工作人員應該改變傳統的封閉式服務,為了對讀者的服務體現得更加全面,就應該將服務模式轉變為開放式。隨著社會需求的不斷增加,圖書的形式也就越來越多樣,圖書館為了盡可能多的滿足讀者需求,可以安排人員對圖書館內的讀者進行問卷調查活動,全方位了解讀者對知識內容的需求,從而采取針對性措施滿足讀者個性化需求。
三、網絡時代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變革的必要性
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人們已經形成了互聯網的依賴性。隨著互聯網+的想法在各個領域實施起來,圖書館事業也開始引入互聯網技術,將互聯網與圖書管理結合起來,為讀者帶來更便利的服務[1]。傳統的圖書館服務模式已經被時代淘汰,只有在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中結合互聯網技術進行創新,才能滿足當今人們的需求,不被時代淘汰。
1.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變革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下,我國的圖書館就應當將所有資源信息數字化、網絡化,融入個性化需求理念,更好地為社會群眾服務。例如,圖書館可以建立FAQ、QQ在線的溝通方式,就是在網絡圖書館的首頁界面上設置FAQ、QQ這兩個溝通模塊,讀者可以通過這個版塊反映使用過程中的問題,并得到及時解決。
2.讀者服務工作的變革是保障了現階段圖書館服務質量
圖書館的受眾主要是一些讀書愛好者,主要是為這類人群提供信息資源,而這項服務功能是需要讀者服務工作完成的。不僅僅是讀者服務,圖書館的其他服務的受眾也是讀者,并且讀者服務與圖書館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兩者共同發展。一者,圖書館需要借助讀者服務工作為來實現其服務功能,例如圖書流通、外借或者宣傳等工作,二者,想要實現質量較高的讀者服務,就需要圖書館的信息作為輔助,滿足讀者需求。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水平決定了圖書館是否實現了其價值。因此在這個網絡時代,讀者的需求在不斷擴大,一旦讀者服務工作的標準達不到讀者的要求,就會產生不良印象。當圖書館外借圖書時,辦理流程一旦過于復雜,就會讓讀者覺得該圖書館的服務水平落后,服務質量不達標。可見,讀者依賴著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在服務過程中服務人員應該將讀者放于中心位置,服務人員自身要有較高的服務意識。各大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應該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進行改革。
四、網絡時代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變革手段
1.強化服務意識
圖書館是帶有服務性質的事業單位,因此優質的服務質量才是其運營重點。圖書館因為有了眾多閱讀愛好者才變得有意義,有價值,因此圖書館只應該重視的就是讀者服務工作,圖書館服務人員在開展服務工作時,應該以讀者為主體。在信息化時代的背景下,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人員應該強化自身的服務意識,主動與讀者溝通交流,可了解讀者需求,根據需求提供下一步服務,這樣既能為讀者帶來滿意的服務,又能節省讀者的時間,讓讀者對圖書館有良好的印象。
2.變革服務方式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人們的閱讀方式大都是通過互聯網閱讀或者電子出版物,因為存于手機中,方便查看因而更受歡迎。傳統的紙質圖書讓讀者的獲取途徑受到了限制,因此讀者服務水平不能得到體現。因此,為了保證圖書資源與讀者服務能保持在同等發展水平,就需要變革服務方式[3]。由封閉式轉變為開放式,單一化轉變為多元化,由被動變主動,根據服務方式的變化徹底與當前社會接軌。例如,充分利用現在的移動終端在大眾的普及率,以讀者為主要群體建立圖書館的微信公眾號,主要作用就是推動讀者之間的交流,以及可以及時推送圖書館的最新消息,工作人員對于常見的問題進行解答,以圖片、視頻的方式投放至微信公眾號。
3.變革服務內容以及范圍
傳統的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主要以印刷式的資料為主,服務人員根據讀者需求幫助查 找相關資料。但是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電子出版物以及互聯網資料庫開始流行,圖書館的文獻資料也開始偏向信息化,因此服務手段也應該信息化。圖書館需要根據讀者的具體需求,然后結合現代化技術,制定出與讀者需求相符的系統,從而滿足不同讀者的不同需求,使得服務手段更高效[4]。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這個信息化時代,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將互聯網技術應用于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中,代表著圖書館與時代接軌,能為讀者帶來更專業的服務。因此,圖書館需要強化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能熟練運用各種互聯網技術,建立以讀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滿足讀者的不同需求,提供優質服務,讓圖書館在互聯網技術下有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靜.淺析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創新實踐[J].農技服務,2016(1):190-190.
[2]曹靜.信息時代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變革[J].科研,2016,6(11):00273-00273.
[3]吳丹榕.淺談網絡時代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創新[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8,411(17):158-159.
[4]譚雯.淺析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在信息時代的變革[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0(15):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