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超權
摘 要:教好信息課的重點就是要有效地進行信息技術課課堂管理。在小學的信息技術課程的課堂管理方面來說,有效的課堂管理不僅能維持好課堂秩序,還能提高教學質量。本文就從分析信息技術課堂實施中課堂管理現狀因素入手,講述信息技術課程的課堂管理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 課堂管理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7-0-01
一、信息技術課堂管理的現狀
信息技術課堂管理的現狀可以總結為:
1.教師上課不夠重視,將信息技術課看作是“雜課”,沒有進行深層次的學習研究,隨意性的課堂教學居多。
2.由于老師的控制能力原因,學生的合作與交流、小組的辯論沒有落實好,變成了聊天小組。
3.老師課堂組織不夠嚴密,學生出現開小差的現象沒有及時指正。
4.學生操作能力參差不平衡,每個班中或多或少會存在著插班生,學困生等。
5.個別學生偷偷地帶零食或其他科作業進機房,使其他學生分散注意力。
二、有效進行信息技術課程課堂管理的建議策略
鑒于以上因素的影響而出現不遵守課堂紀律的現象,大大地阻礙了信息技術教育課堂教學的前進。因而,我提出幾項相關的策略建議,希望能解決問題。
1.扭轉家長的教育價值觀
首先,家長不重視信息技術課程。如何扭轉呢?在每個學期的家長會,信息技術教師和家長普及一下信息技術的重要性,信心技術現在滲透到各行各業,如果從小學習,奠定基礎,那么今后的學習更是能得心應手。在當今縱觀中外,逐漸將信息技術作為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程。家長能夠積極配合教師的工作,這也能夠成為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一種動力。有著家長及教師對學生的思想滲透,那么學生也能夠重視,也能夠像語數英學科那樣去重視信息技術課程。
2.端正信息技術教師自身的教學態度
信息技術教師首先自己不要看小自己所教學的科目,不能看做是一門雜課,每一門學科都有其自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信息技術課程的老師要在意識形態中覺得如語數英一樣重要,教師首先要端正自身的教學態度。
3.制定并執行有效的課堂管理制度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因而,訂立并執行課堂管理制度是有效課堂管理的重要體現。
第一步,應該告知學生應該遵守的行為。在每一個學期初,和每節課的初始,我不贊成師者匆匆忙忙地講授課程。而是應該養成學生良好的日常行為規范,一旦養成,那么有效的課堂管理便已成功。在學生接觸課程伊始,教師就應該將自己期待學生在課堂的行為規范和學生進行詳細的講述。讓學生知道哪些行為是允許的,哪些行為是違反課堂常規的,必須嚴守課堂紀律。
第二步,通過獎懲來強化學生的行為。我會在課前比學生更先到達多媒體試室去維持課堂秩序,學生必須安靜才會踏進計算機課室,不行的話讓學生回到本班課室重新排隊前來。在剛開始時學生的自覺性會相對低下,但是經過教師的強化,現在已經養成每次走到多媒體室門口保持安靜。但是,面對著小學生,教師更多的是應該以鼓勵為主,我在課堂上對于課堂表現好的班級或者學生,則選擇性地獎勵玩游戲等自由活動五分鐘時間,學生更能珍惜去遵守紀律。
4.創設合理的學習環境
要更有效地管理信息技術課課堂紀律,那么在多媒體試室里的主體布構就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課堂前進入機房的合理安排更是不容忽視。
第一點,課前調試計算機。一臺計算機多人輪番使用,課堂上容易出現計算機故障的問題,就容易出現學生不安靜,會影響到課堂教學順利進行。因此,在課前要盡快地調試好每一臺計算機,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進展。
第二點,合理的座位安排。一般情況下,男生比較好動,所以通常是男女隔式座位安排,讓多媒體基礎較好的學生搭配學困生,這樣的搭配容易形成一種“學、比、趕、幫”的氛圍,合作學習,幫扶學習也容易增進班級的凝聚力。
第三點,任課教師的主機操控和課堂巡視。我還是覺得要合理地分配教師講授和學生自由操作時間,當我在講授新課時,不能多講,注意學生在下面是否出現違紀的情況,老師可以利用自己的主機操控展示命令提醒遵守紀律,當學生開始電腦操作過程中,教師也應該走到學生中去,去了解學生的實際學情,并作適時指導,這樣才是合格的課堂分配。
5.教師的教學風格
老師的個人魅力是無限的,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潛能。多才藝的老師能吸引學生聽課的注意力集中。所以我一直養成自己的幽默風格,但是生動有趣中也見嚴厲,嚴厲是我的原則,在原則范圍內可以合理地幽默。教師生動有趣的教學語言是教師的一種個人魅力,教師的教學風格能夠衍生出不同的課堂互動,而幽默的風格能夠拉近師生間的距離,讓學生覺得教師親近、民主,促進師生間合作、互動、和諧溝通。因而,我較為推行活躍而放松的講授方式,在此會使課堂煥發活力。
6.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日常
我們要把枯燥無味的教科書教活,如何將教科書的內容變得生動有趣,那就要考驗教師的備課了。教師的備課,要有“三備”——備學生,備教材,備教法。首先,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學情來設置合適的教學目標。然后,我們要依據教材,對教學內容進行篩選和處理。最后是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靈活地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有一次,教學PowerPoint演示文檔時,讓學生根據教師要求做一份作業,結果交上來的作業大部分內容一致,缺乏創新與想象力。后來換了一種方式,讓學生去制作一份介紹自己感興趣內容的文檔,結果交上來的作業有介紹當下名星,有介紹家鄉特產……作業內容就變得豐富。這樣的經歷就給我上了很深刻的一課,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生就會更易主動參與,親身體驗,豐富教學。
三、小結
要促使信息技術課程逐漸走進學生日常,成為學生所喜歡的,真正促進身心發展的一門學科。信息技術課程的課堂管理就變得十分重要,有效的課堂管理對提高課堂效率有著重要的意義。我相信,當我們有效運用以上的策略,才能把課堂的教學知識點落實好,應該是一種有效的信息技術課堂管理。
參考文獻
[1]姜春霄.小學信息技術課課堂管理芻議[J].基礎教育參考,2008(5).
[2]沈澄.小學信息技術課課堂管理策略---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不妨亂一點[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3(8).
[3]吳海霞.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紀律問題及關于解決方案的幾點建議[J].中小學電教,2014.
[4]許春益.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J].浙江教育技術,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