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欣
摘 要:《綱要》要求: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因此,我總是鼓勵他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讓他們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
關鍵詞:科學活動 幼兒 探索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7-0-01
幼兒對世界總是充滿好奇心,強烈的好奇構成了他們一生中最執著的探索欲望,也是促使他們探索的內在因素,雖然這種探索對成年人來說是微不足道的,但孩子的探索難能可貴的。
十一月份是我園快樂探索活動月,根據月目標我為幼兒創設了“科學探索”活動區,材料是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因此為孩子的探究活動準備材料是需要精心考慮,材料要體現哪些教育意圖,要能引起幼兒什么樣的探索,在翻閱了大量的材料后我確定了探索活動的內容,并投放了相關的材料,在區域開放活動時幼兒對于新投放的材料很感興趣,沒過兩天新鮮勁兒過去了,很少有幼兒光臨這里了,探索活動沒有深入的進行就這樣的不了了之了,我想,內容是我從眾多大班科學探索活動中確定的精品,一定不會有什么問題,也許是材料準備的還不充分,幼兒不感興趣,所以連續幾天我不斷的投放新的材料 ,結果同以前一樣,我有些困惑。
一天下午室外活動的時候 ,強強拿著一塊石頭急匆匆的跑過來說:“老師,老師,我的石頭會發光,聞聲有幾名幼兒也跑了過來,強強一邊說一邊在石階上演示給我和幾名小朋友看,看到的幼兒不容分說也找來石頭學著強強的樣子用力地在石階上劃,那專注的神情中帶有太多太多的好奇和疑問,孩子們開始三三兩兩地議論起來,我的石頭在這兒劃發光,為什么在那兒劃就不發光呢?他們一副想弄個究竟的樣子,一刻鐘過去了,半小時過去了,在沒有心理壓力的情況下,孩子們能自發地,且旁若無人地陶醉于充滿樂趣的想象探索活動中。他們通過自己的活動,運用自身的感官去感知、探索、發現周圍世界。這場面使我茅塞頓開,為何不讓幼兒把身邊感到最有興趣的、最奇妙的現象都帶到這里與同伴分享,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幼兒自己選擇感興趣的內容或主題,主動地去探索周圍物質,在科學活動中引導幼兒主動探索 因為科學教育是一個幼兒主體探索的過程,主動探索即幼兒主動地去接觸周圍物質,主動地去思考所發現的現象與問題,探索過程是幼兒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這樣就會使每個幼兒都有機會成為探索活動的小向導。
有了這個想法后,我與孩子們分組討論,達成共識,根據幼兒的實際需要他們自己選擇探索內容,自己準備活動的材料,因為探索的廣度和深度往往受探究材料的制約,提供的材料既是引發他們探索的刺激物,又是他們主動建構對周圍物質世界認識的中介,孩子們樂此不疲的收集,材料一天一天的豐富起來了,如:千變的萬花筒,會爬的小水珠……幼兒對自己感興趣的探究活動著了迷:試一試怎樣讓乒乓球轉起來,水為什么長個了?紙筒放在耳邊聲音又大又清楚真像播音員,對于許多有趣的現象他們會親歷探究,這一探究的過程使幼兒從觀察、操作、發現、猜想驗證中獲得建構知識和再學習的能力。在充分討論與實踐中,幼兒主動地探索和學習。表現為:幼兒探究的興趣越來越濃了,孩子們不斷地發現身邊有趣的現象,如:逃不掉的老鼠,會變魔術的鏡子。幼兒探究的材料不斷調整,更多關注材料本身能為幼兒提供多少研究的可能與機會。正是材料引發了幼兒的探究活動,幼兒也正是借助于對物體的直接操作,實現對物質世界的認識。提供的材料,除了數量充足,種類齊全,為幼兒合作提供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探究的內容越來越多,探究活動得到了擴展。孩子們熱情高漲的地嘗試用各種各樣的材料進行操作,幼兒不再滿足現成的傳聲筒而對它的制作產生了興趣,并一次次地嘗試。幼兒的探究方法也越來越多,使探究逐步走向深入。比如;幼兒最初在嘗試探索乒乓球的過程中,只是滿足于讓它轉起來,或只模仿同伴的游戲,逐漸的幼兒開始嘗試在紙板上加水與不加水的不同結果,在活動中教師不斷提出新的問題,為什么加水后乒乓球像磁鐵一樣吸在紙板上,而不加水就會掉下來,新問題的提出,引發了幼兒進一步的思考和探索,這一活動區真正成為了幼兒自己的天地。
問題的解決引發我的思考,以幼兒發展為本,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索欲望。以前我們為幼兒創設的探索活動區更多地是教師為幼兒提供探索內容和材料,讓幼兒被動地沿著教師預設的方向活動,而忽視了幼兒的探索興趣和能力。為了激發幼兒對活動主動探索的欲望,要改變了以往教師一手包辦提供各種材料,搜集各種相關信息的做法,鼓勵引導幼兒自己去發現問題、尋找答案 引導幼兒向同伴提問,向老師提問,可以提出異議,進行補充。其實,幼兒是天生的科學家,特別是大班幼兒的探索欲望十分強烈,并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尋找問題的答案,他們的好奇無窮無盡,并常常把這種好奇付諸于行動。對幼兒的探索活動我們要放手讓他們自己去觀察、發現、思考,教師只是適當加以引導。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望,還給幼兒探索的權利,激發是探索興趣,我們班創設的“探索中的小向導”活動區體現了一個新視角,尊重幼兒,確立以兒童為主體的兒童觀,確立以合作探索、共同建構的教育觀,使每個幼兒成為環境創設的主人,真正的實現了自我導向、自由選擇、自動探索、自主行動。教師應該引導兒童自己去探討,自己去推論,給孩子講得應該少些,而引導他們去發現應盡量多些。教師在活動中既是合作者,與幼兒一起提問,一起回答,一起討論,也是引導者,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更是活動的支持者,每個幼兒都按自己的興趣需要發展速度和認知風格去探索周圍的世界,孩子們在自己創設的這種開放互動的環境中去發現,去求證。這一活動過程會給他們帶來無限的樂趣,同時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并讓每一個幼兒都獲得了最大限度的發展。同時使幼兒不斷感受的大千世界中奇妙的現象并在自主發現,自主探索中獲得快樂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