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鑫
中圖分類號:A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7-0-01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是國家領導人在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的,內容旨在以世界合作共贏的共同發展作為沖突和爭端的解決路徑,并以此最大限度的聯合人類力量,實現全人類的全面解放與全面自由發展,這與共產主義的使命一致,同時也與馬克思主義人學內涵的要求一致。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在共產主義實踐過程中的中國方案,也是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中國化實踐。
一、無產階級對人的全面發展的勇敢實踐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作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革命和建設發展的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也已歷經了98個歲月,這個高齡而年輕的組織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蓬勃發展,國家改革全面深化而富有成效的今天,被民眾形象的稱為“中國歷史上最牛的創業團隊”。顯然,被稱之為“最牛”并不僅限于中國共產黨取得的巨大成就,而在于中國共產黨科學的最高綱領和致力于推動全人類全面自由發展的偉大人類使命。
1921年7月23日,時設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在反動勢力的包圍和無產階級偉大使命的牽引下,《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誕生了。《綱領》規定:中國共產黨奮斗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即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提到的:一個物質資料極度富裕,生產資料按需分配,社會關系全面健全與發展,個人實現全面自由發展的“各盡其能各取所需”的社會狀態。從共產主義的內涵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人的一切革命和建設的實踐活動雖立足于中國實際,但具體實踐都是服務于全人類的解放和全面發展進行的,具有超階級性和超國界性,是無產階級對人的全面發展實現的勇敢實踐。
二、在共產主義的實現路徑中將人的全面發展具體化
健全民主政治,繁榮文化價值體系等一系列國家建設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這其實首先是將人的全面發展從私有制的制度禁錮中剝離;之后通過進一步深化國家改革,使政治、法治、經濟、文化、軍事、生態等方面實現飛躍式發展,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在此基礎上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首先提供生產力極大發展的正確導向;基于此,通過高技術手段促使生產力取得巨大進步,消除國家機器、階級關系和貨幣經濟,培養民眾高度集體意識,構建人類社會自由自覺全面發展的共產主義社會,以此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穩定社會狀態。綜上所述,就是要通過實踐,建成共產主義社會制度,并在實現共產主義的過程中逐漸勾勒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具體路徑,讓人的全面發展不再只是邏輯上可行的終極目標,而是能夠在共產主義建設中逐步落實生產力極大發展,社會關系的極大豐富以及基于此的人的個性價值得以最大發揮,換言之即人的全面發展在共產主義的實現過程中得以具體化落實。
三、中國實踐是人的全面發展實現的事實依據
就社會歷史與發展現實而言,社會主義中國已經完成了從國家所有制到社會主義公有制及其分配方式的轉變,我們和社會主義陣營其他成員僅僅完成無產階級專政革命任務,社會主義建設和人民民主專政體系的全面構建仍在進行中,就中國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真正建立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以來,我們實現了從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轉變;實現了從改革開放到全面深化改革;實現了從基本建成小康社會到全面構建小康社會的轉變。然而事實告訴我們,我們并沒有完全破除資本主義壁壘,完全戰勝私有制世界,社會主義的基本矛盾并沒有解決,并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代發生了內涵式的新轉變,國家領導人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究其內涵我們不難發現,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和整個社會主義的發展已經在生產力上取得巨大的進步,已經從基本的物質文化需求轉變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這在需求層次理論中屬于人的全面發展推進的表現,而“不平衡和不充分”既說明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需要進一步調整和完善,又顯示出社會主義發展的潛力以及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還沒有得到最大發揮,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說明我們在生產力發展,社會關系極大豐富方面雖未達到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但業已在客觀上取得了進步,并開始重視個人價值的實現,整個社會主義建設實踐過程是符合人的全面發展的人學內涵的,換言之,即社會主義中國的建設實踐事實已經客觀佐證了在共產主義實踐過程中落實人的全面發展的可行性。
四、人的全面發展實現的中國方案——以中華民族共同體發展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
所謂民族共同體,即在一定的區域內形成的具有特殊而共同的歷史文化聯系,穩定的經濟活動特征和心理素質的綜合體。在現代社會,民族共同體的典型代表是民族利益共同體,即共同的利益訴求范圍,這可以理解為著力于實現本民族的全面解放和全面自由發展。而人類命運共同體指的是基于國家或者民族利益共同體,發展本國或者本集團利益的同時兼顧他國利益,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推動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共同發展的發展理念或人類命運意識。這就證明了中華民族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在本質上是相通的,在人類命運共同體中是有不可替代的價值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樹立是基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及全人類的解放和全面發展的偉大使命的,不是掠奪和犧牲他國利益置換本國發展效益的局部發展觀,而是以共同發展為策略出發點,以馬克思主義人學中人類解放學說為理論依據的整體發展意識,這對于人學理論中提及的全面的發展,自由的發展是倡導和助力,是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同向的具體實踐。就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而言,以中華民族共同體發展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是切合實際的中國方案。
結語
國家領導人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人民將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還在探索中不斷前進,致力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推動人類全面自由發展的使命不會變,社會主義中國的偉大實踐將始終服務于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發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組成部分,同其他民族共同體一樣,不可或缺,不可替代,作用差異化但價值平等,培養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中華民族共同體利益就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整體的有機價值建設,也是對馬克思主義人學中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中國化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