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亮
摘 要:世界歷史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內容,又構成了科學社會主義的重要理論基礎。理解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對于研究和處理新時代的諸多重要問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好中國道路,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方法論意義。。
關鍵詞:世界歷史 中國道路 馬克思主義
中圖分類號:A8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7-0-01
馬克思主義認為,“一切歷史沖突都起源于生產力和交往形式之間的矛盾”。1[1] 世界歷史本質上就是各個國家和地區隨著生產力的不斷提高而形成世界性的普遍交往而日益聯結成一個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有機整體的歷史。所以世界史絕不是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歷史總和的簡單相加。著名歷史學家吳于廑先生認為,“世界史是宏觀歷史。宏觀歷史的特點之一就是視野要比較廣闊,把國別史、地區史、專史的內容加以提煉、綜合、比較,相同的地方看到它是一,有特殊的地方看到它是多,做到一和多的統一,來闡明世界歷史的全局發展,闡明各個時期世界歷史的主潮?!?[2]為了在把握世界歷史發展的脈絡的時候“做到一和多的統一”,吳于廑先生還提出了“世界史是縱橫雙向運動,縱向決定橫向,橫向對縱向有反作用”的觀點。
一、世界歷史的縱向發展與橫向發展
世界歷史的縱向發展,主要是指人類社會從低級形態向高級形態發展的趨勢,它主要表現為一種時間上的前進和上升的運動。馬克思認為,“歷史不外是各個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遺留下來的材料、資金和生產力;由于這個緣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變了的環境下繼續從事所繼承的活動,另一方面又通過完全改變了的活動來變更舊的環境?!?[3]由此可見,世界歷史縱向發展的原因就是生產力發展在歷史中的繼承性和連續性及生產方式內部的矛盾運動。縱觀世界歷史,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都經歷了生產力由低到高的歷史階段,并在其生產力的基礎上建立了相應的社會制度。比如,小土地所有制是主導古典時代及之前的古希臘羅馬社會的所有制形式,形成了小農經濟為主導的經濟基礎,從而形成了小國寡民的城邦制社會。但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原有的小土地所有制不斷被大土地所有制所取代,小農經濟基礎遭到破壞,取而代之的是奴隸制莊園經濟,社會形態也隨之進化為奴隸制社會;日耳曼民族雖然沒有經歷奴隸制社會,但其在原來的羅馬帝國基礎上形成了西歐封建社會制度,進入了中世紀;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占據主導地位以后,又迅速沖擊了一切舊的生產關系。
世界歷史除了縱向的發展維度以外,還有橫向的發展維度。馬克思認為,“各個相互影響的活動范圍在這個發展進程中越是擴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閉狀態由于日益完善的生產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間的分工消滅來得越是徹底,歷史也就越是成為世界歷史?!?[4]由此可見,世界歷史的橫向發展,主要是指人類社會由民族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的趨勢,它主要表現為一種空間上的開放和全球化的運動。其內在原因是生產力的普遍發展和世界交往的普遍發展。新航路開辟古代,由于生產力水平較低,自然經濟占據主導地位,各地區之間的交往稀少,新航路開辟以后,世界各地區之間的交往日益頻繁。在西方國家完成工業革命并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以后,世界歷史的橫向維度發揮了愈發重要的作用。
二、縱橫結合的“世界歷史”與中國道路
在鴉片戰爭之前,中國傳統社會雖然經歷了數次的分裂,但這些分裂都發生在中華文明的內部,最終又回歸大一統。中國歷史上雖然不乏與周邊其他文明的交往,但與其交流和碰撞始終無法動搖中華傳統文明的根基。所以,“縱向發展”在中國傳統社會歷史發展中占據主流地位。直到近代,西方國家社會生產力的飛速發展使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也隨著世界市場的建立向全球進行擴張,中國閉關鎖國的大門被打開,中國市場也成為世界市場的一部分。“橫向發展”上升到與“縱向發展”同等重要的地位,并結合起來影響中國歷史的進程。
首先,縱向發展決定橫向發展。由于生產力的飛速提升,受利益驅使,西方資產階級開辟了世界市場,雖然給被殖民國家的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但也在客觀上促進了被殖民地區生產力的進步。正如馬克思所說,“資產階級,由于生產工具的迅速改進,由于交通的極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蠻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來了”。5[5]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后,封建階級的自救運動、農民階級的起義、民族資產階級的改良和革命道路都遭到了失敗。十月革命以后,中國人民開始用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建立共產黨、指導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從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到領導中國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再到新時代中華民族的滄桑巨變,都是建立在與各個歷史階段所相應的生產力發展基礎之上的。與此同時,不同時期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了中國在不同時期的對外關系。從驅逐列強、組織抗日戰爭到改革開放,再到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都體現了中國力量的變化對國際關系的影響,是縱向發展決定橫向發展的具體表現。在新時代中,隨著綜合國力的提高,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也必將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其次,橫向發展對縱向具有反作用。從總體把握人類歷史進程進行戰略決策,是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傳統。中國被納入世界市場,成為世界發展體系的一部分,就必須科學地處理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在抗日戰爭時期,黨領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世界反法西斯斗爭做出了卓越貢獻,促進了世界歷史的進步;在探索道路上,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擺脫了中國傳統歷史的局限,超越了西方資本主義道路,突破了蘇聯模式的禁錮,找到了具有中國特色革命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進入新時代以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主張“世界命運應該由各國共同掌握,國際規則應該由各國共同書寫,全球事務應該由各國共同治理,發展成果應該由各國共同分享”。6[6]展現了中國在當代國際社會中重要影響力和推動世界歷史發展的強大力量。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為全球治理和世界歷史發展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選擇,促進世界歷史發展回歸正道,并推動世界歷史發展步入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