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銘揚 王樹武
隨著現代管理技術的不斷更新,基于供應鏈存貨管理的企業管理問題的研究被賦予新的價值,成為學術研究的熱點。目前,很多企業對存貨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尤其是中小企業在供應鏈存貨管理上尤顯不足。本文探討了中小企業供應鏈存貨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解決措施,以實現中小企業的利益最大化。
一、引言
存貨管理是企業生存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存貨狀況能最直接地體現出公司的供應鏈管理水平。進行存貨管理是解決產品生產數量過剩問題的關鍵,從供應鏈管理視角進行存貨管理是企業解決存貨管理問題的新的發展方向。本文主要通過探索存貨管理問題產生的原因,為中小企業存貨管理問題的解決提出相應對策,以期為企業快速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二、中小企業供應鏈存貨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與上游供應商的合作不夠深入
在現代供應鏈管理環境下,供應鏈上各個節點的關系是一種實現企業“雙贏”的合作伙伴關系。然而,大多數企業采用的還是傳統的供貨管理模式,與供應商只是一種簡單的業務關系,與供應商之間不但沒有實現“共贏”,而且缺乏信息之間的共享,彼此的存貨完全是相互獨立的,產品訂單和物流的安排不能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進行相應配送。這樣不僅增加庫存成本,而且造成其與供應商之間缺乏信任,導致公司存貨堆積,影響企業資金周轉和回攏。
(二)與下游信息溝通不暢
大部分中小企業與供應鏈下游的企業信息溝通溝通效率低下,不能迅速地對供應鏈下游銷售端傳遞的產品需求信息進行有效回應。另外,在產品的生產和物流環節的信息溝通也不通暢,在供應鏈下端的客戶發出訂購信息后,公司不能及時的了解產品的生產進度,同時在產品進行運輸時也不能進行訂單跟蹤,供應商與下游信息的溝通不暢,導致銷售商為了避免損失多下訂單情況的發生,上游供應商也會以防備客戶的不時之需而生產更多的產品,這也是存貨量增加的一個很重要原因。
(三)存貨倉儲管理不科學
企業實行不正確的儲存方式、存貨管理人員管理意識差、存貨保管制度不完善,很容易造成產品損壞、存貨短缺和限制性生產。采用人工處理作為主要特征的采購,很容易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這會使信息失真,增加工作難度,并增加存貨管理成本。
(四)企業物流系統效率低下
很多中小企業采用的是物流運輸外包形式,生產環節的原材料和產成品從工廠到倉庫的運輸,銷售環節的產成品從交貨地點到門店的配送,大部分企業將其外包給第三方物流公司負責。第三方物流公司與其只受合同約束,其本身并不會更多的去縮短物流的運輸時間,提高物流效率,因此產品的配送效率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導致產品存貨數量不斷上升。
三、供應鏈存貨管理的優化對策
(一)與供應商建立戰略聯盟
要想真正實現與供應商合作,只有樹立與供應商“共生共贏”的思想,才能與供應商實現真正合作。從企業的長遠發展來看,供應商的選擇是關鍵因素,企業在選擇供應商時,必須充分考慮供應商的重要性,應做到與供應商協調共同發展。企業要分析與供應商產生問題的原因,在進行決策時不能只考慮自身利益,也要適當考慮供應商的利益,與供應商建立長期的戰略合作關系,提高自身的實力。
(二)建立下游信息系統,科學預測需求
企業應該創建一個互聯網電子信息系統,將公司總部、公司內各部門、中間分銷商和銷售商的產品信息系統進行聯網,進而實現從供應鏈上端到下端的信息和數據之間的共享,并依據共享的信息和數據來進行科學的預測。在具體的產品需求預測方面,公司應該針對每一個環節反饋的信息和市場調查結果進行有效的整理。并且要求各銷售商必須根據正確的數據進行科學地產品銷售預測,才可以下達產品訂單,在收到各方有效的信息反饋后,才能最終制定產品的生產計劃。
(三)加強存貨倉儲管理制度
企業對工作人員必須進行專業化的管理,拒絕家族關系式管理,任用更加專業的、經驗豐富的、良好職業素養的管理人員,使其從事公司重要崗位的管理工作;公司在職人員需要經常接受培訓與開發,充分調動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
(四)建立極速高效的物流系統
大部分中小企業過多地依賴于第三方物流系統,而且缺乏與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合作與溝通,導致產品運輸時間過長,配送效率低下。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必須加強各公司之間的合作與協調,對整個物流系統進行嚴格監管,確保產品盡快地送達到各銷售商的手中,提高客戶的滿意度。為此,必須充分利用我國現有的物流系統,重視對物流系統的投入,建立急速高效的物流系統。同時,不斷加強與其物流公司的合作關系,建立雙贏的合作理念,能夠積極主動提升物流服務效率和物流服務質量。
四、結語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為了使中小企業快速發展進步,有必要加強對供應鏈存貨管理的重視,建立更全面的供應鏈管理系統。企業應該從供應鏈的管理視角調整存貨管理,加強企業之間的密切合作,通過簽訂合同和激勵等方式加強供應商、生產商、銷售商、消費者之間的關系,使供應鏈中的每個企業都能達成戰略聯盟,實現利潤最大化。(作者單位:煙臺南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