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文江 呂軍海 崔永增 李元迎 張貫生 孫志云 楊 慧
(1河北省農林科學院農業信息與經濟研究所 河北 石家莊 050051;2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 河北 石家莊 050031;3河北一獸藥業有限公司 河北 石家莊 050021)

在生產上,微灌水肥一體化系統由水源、首部樞紐、輸配水管道、灌水器等幾部分組成,其中,首部樞紐是整個水肥一體化系統的操作控制中心,它包括了水泵、過濾器、施肥罐、加壓泵等設備。澆水施肥時,施肥罐輸出的肥液與灌溉水混合,然后通過經過過濾器過濾后,由輸水管道輸送到小麥玉米大田當中。目前,生產上應用的微灌主要有固定微噴帶、卷盤式淋灌機和平移式淋灌機等模式。

1.1 品種選擇。選用冀麥325、冀麥585、冀麥418、衡4399等新品種。
1.2 種子處理。一般采用“吡蟲啉”種衣劑,同時配用“戊唑醇”或“苯醚甲環唑”等殺菌劑拌種,防治地下害蟲,預防小麥根腐病、全蝕病等病害,兼控春季小麥蚜蟲,實現一拌多效。
1.3 整地。玉米機械化收獲后,先進行一次粉碎秸稈作業,再進行1~2次旋耕整地,旋耕深度達到15cm。需要注意的是,種植地塊每3年進行1次深松整地。
1.4 科學施肥。畝施肥總量為純氮12~14 kg,五氧化二磷6~7 kg,氧化鉀2~3 kg。氮肥的50%作為底肥,50%作為春季追肥,磷肥全部作為底肥,鉀肥以作底肥為主,缺鉀嚴重的地塊應適量補追鉀肥。
1.5 播種。采用晚播增密播種技術,冀中南麥區,一般推遲到10月7日~15日播種,冀中北麥區推遲到10月3日~7日播種,播種量上調10%,采用窄行等行距播種,行距15 cm,播深3~5 cm,播種后要及時鎮壓。
1.6 水肥一體化管理
1.6.1 苗期。對底墑不足的地塊,要在播種后5~7d用微灌澆水,一般每畝澆水10m3。冀中北麥區需要澆越冬水。冀中南麥區一般年份不需要澆越冬水,如遇秋旱,越冬前0~40cm土壤含水量低于65%時,需要澆越冬水。每畝澆水量為15~20m3。灌水時間為日平均溫度下降到4℃,夜間最低氣溫不低于0℃時。
1.6.2 拔節期。澆拔節水可以使小麥的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得到最大化的協調。一般年份在拔節期初期進行澆水施肥,干旱年份或群體不足的麥田要提早到起身期,一般畝澆水20 m3,追施尿素10 kg,缺鉀地塊追施氧化鉀1~2 kg。
1.6.3 孕穗期。小麥孕穗期是需水肥的最高峰,此時缺水將嚴重影響小麥的產量。一般年份拔節期灌溉可以保障孕穗期小麥對水分需求,但遇到拔節到孕穗期降水少的干旱年份要進行灌溉,一般灌水量為每畝15~20 m3,并隨水追施尿素3~5 kg。
1.6.4 抽穗開花期。一般年份均需在抽穗開花期灌溉1次,畝灌水量20~30m3,但要避開小麥盛花時段。孕穗期沒有施肥的抽穗開花期隨灌水追施尿素3~5kg。
1.6.5 灌漿期。一般在開花后15~20 d澆灌漿水,水量每畝控制在15 m3。

2.1 品種選擇。要選擇抗旱節水、耐密高產、抗逆性強、適應性廣的玉米新品種。目前生產上主要選用鄭單958、冀豐223等品種。
2.2 種子處理。要選用發芽率達到93%以上的包衣種子。
2.3 科學施肥。施肥采用控氮、減磷、補鉀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具體施肥用量應根據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確定。對于一般地塊來說,畝施肥總量為純氮12~14kg,五氧化二磷1~2 kg,氧化鉀4~5 kg。其中氮肥的30%、全部磷肥和鉀肥的一半作為種肥隨播種施入。
2.4 播種。播種時采用玉米單粒精播機播種,播種行距為60 cm等行距,播種速度控制在每小時4~5 km,播深3~5 cm,密度根據品種耐密特性確定,耐密品種密度掌握在每畝5 000~5 500株之間。
2.5 水肥一體化管理
2.5.1 苗期。為保證一播全苗,對于土壤墑情不足的地塊,要在播種后24 h內搶澆出苗水,一般每畝澆水20~25 m3,小水快澆可以加快灌溉進度。
2.5.2 大喇叭口期。采用玉米微灌水肥一體化模式,一般年份畝灌水量20m3,降水較多的年份,灌溉的目的主要是隨水追肥,盡量減少灌水量到8~10m3/畝。隨水畝施尿素15~18kg,氧化鉀2~2.5kg。遇到嚴重干旱年份,灌水時間可適當提前,灌水量可以增加10~20m3/畝。
2.5.3 吐絲期。這個時期灌水稱為玉米的關鍵水。一般在吐絲后10 d左右進行灌水,灌水量掌握在每畝10~20 m3,根據降水情況調整灌溉量。為了增加粒重還應在此時追施攻粒肥,一般隨水追施尿素3~5 kg。
2.5.4 灌漿期。一般年份玉米灌漿期不灌水,遇到嚴重干旱年,灌漿期灌溉1次,畝灌水量15~20 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