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泰國特約記者 黃曉娜
“貿易問題將主導東盟峰會”——第34屆東盟峰會將于6月22日至23日在泰國首都曼谷舉行,隨著中美貿易爭端的持續,如何在兩個大國之間繼續保持平衡,堅持不選邊站,成了東盟內部熱議的問題,也是外界對本次東盟峰會的關注點之一。印尼總統佐科19日發出呼吁:“面對美中貿易戰,東盟必須團結一致。”還有報道稱,本屆東盟峰會上將提出東盟版的“印度洋-太平洋構想”,區別于美國提出的以遏制中國為目的的“印太戰略”。
“東南亞領導人本周末將在曼谷峰會上剖析美中關稅戰的影響”,法新社20日稱,“與此同時,北京正決心推動一項席卷全球貿易量40%的貿易協定RCEP——但不包括美國”。文章稱,中美之間的貿易戰推動一些企業逃離中國到東南亞,有專家認為東盟是最大受益者之一。但觀察人士擔心,東盟的短期收益可能很快會被全球經濟增長率下降所消耗。“如果中國和美國的貿易沖突繼續下去,世界經濟受到影響,那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壞消息”,越南投資律師弗雷德·伯克對法新社表示。
多年以來,東盟在處理同大國的關系問題上一直堅持外交平衡,采取中立立場,不愿輕易倒向任何一方。但是在當前國際形勢下,“不選邊站”對于東盟來說似乎越來越難。泰國《曼谷郵報》18日刊發泰國安全與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卡威·充吉塔萬的文章稱,今年的東盟峰會將面臨中美貿易戰、全球民族主義興起及反全球化的大環境,特別在中美兩強對峙下,東盟各國領導人的挑戰在于如何維持不選邊站。他指出,細數近50年來的歷史,東盟各國為了滿足國內需求,使出能獲得短期利益的政治手段,導致東盟的不團結。在2018年11月的東盟峰會閉幕式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以東道主的身份表示,中美在亞太地區的競爭對那些不想在朋友間做出選擇的東南亞國家來說是“棘手”的。“我們希望不向任何一邊靠攏,但未來在某些情況下,東盟可能不得不二選一”,李顯龍補充道:“我希望這不會太快發生。”
泰國前駐美大使猜榮·沙集巴儂日前在泰國主流泰文媒體《民意報》上刊發專欄文章表示,美國將亞太區域視為“和中國競爭的、生死攸關的”主戰場,不允許中國擴大影響力,也不接受美國以外的“共同領導者”。“在兩頭大象的猛烈撞擊下,泰國很難不成為被毀滅的小草。”他同時認為,泰國應當繼續保持在東盟的核心地位,并且更加小心謹慎地平衡與中美的關系,保持中立客觀,盡量不要選邊站。
“面對全球形勢的不可預測性,為確保東盟的自主性,是時候提出新的倡議了”,《曼谷郵報》的文章稱,印尼最早提出的東盟版“印太構想”可以作為東盟在面對強權挑戰時的安全防護網。印尼視頻新聞網站20日報道稱,即將在曼谷召開的東盟峰會將發布東盟自己的“印太構想”。印尼外交部東盟合作司司長何塞19日在雅加達表示,“印太構想”將闡述東盟自己的理念,有助于東盟克服世界大國地緣戰略競爭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他說,“我們希望促進互相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而不是競爭。”《日本經濟新聞》近日也認為,東盟試圖推進的是東盟發揮核心作用的自主構想,并非日美倡導的“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構想”。
英國《經濟學人》雜志近日發文認為,美國政府強硬的外交政策、關稅措施和制裁大棒讓眾多亞洲國家感覺受到威脅,因此部分東盟國家對美國提出的“印太戰略”并不買賬。“印太戰略”在本質上是對中國在該地區影響力不斷增強的反制。文章稱,澳大利亞、印度和日本等國可能成為“印太戰略”的支持者,但“印太戰略”能否成功的關鍵在于東盟國家的態度。
不過,印尼《雅加達郵報》16日引述不具名消息人士的話稱,因為新加坡對此構想仍持保留意見,各成員國已經討論一年多的東盟“印太構想”有可能無法在本次東盟峰會上順利發布,印尼對此“非常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