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羅曉汀
“下班后同事聚餐算不算加班?”網上熱議的這個職場話題來自日本一部名叫《我要準時下班》的職場劇。由吉高由里子主演的這部劇自4月開播后,不僅在日本取得首播9.5%的不俗收視率,更迅速憑借直擊新一代中國“996”的內心,在豆瓣獲得8.2分的高分。好的職場劇往往能戳中社會現實、直擊人心。廣受行業和觀眾認可的日本職場劇到底做對了什么?
職場真實是前提
“職場劇只要讓觀眾覺得假,你就完了”,曾有編劇這么說。日本職場劇最大的特點就是真實。
《我要準時下班》除了主題吸引人,還提供給觀眾兩位真實可信的職場人物。女主角東山結衣屬于事不關己的職場人格,“做好自己分內事”是工作準則,下午六點準時打卡下班。與東山平級的三谷則屬于標準的加班狂人。她不僅自覺加班,從不請假,還強制其他同事一起加班。正是通過這兩個真實感強烈的角色,這部劇以“不加班”為切入口,將兩種職場價值觀擺到桌面上,供大家思考,播出后,果然引發日本社會很大反響,并在亞洲國家產生共鳴。
該劇還呈現出一種典型的職場現實:之所以女主按時回家,某些同事每天晚上拼命加班,其實是因為這些同事白天一直在“摸魚”。而她下班時的輕松,都是上班時的緊張高效換來的。采用病態工作方式的三谷,更是付出了嚴重的健康代價。
同時,憑借寫實的服化道、場景等,該劇還創造出一個真實的職場環境。女主角東山會把每天要完成的工作事項寫在便箋條并貼在電腦上,完成一項就扔掉一個便簽。許多觀眾告訴筆者,這個細節瞬間戳中了自己,因為自己也有類似的習慣。
這種真實感在于日本職場劇的編劇普遍會做足功夫,對行業做深入了解后才下筆。由石原里美主演的講述法醫行業的《Unnatural》,編劇野木亞紀子對法醫行業做出了深入調研后,在女性性別歧視、工作過勞死和校園霸凌等各種情節編排中,準確地呈現了“非自然死亡”背后偽裝殺人、醫療失誤、未知的疑難疾病等專業內容,劇集細節也做得十分扎實,甚至得到很多法醫的點贊。
也聊突圍之道
日本職場劇的真實性還在于拒絕跑偏。
北川景子主演的《賣房子的女人的逆襲》中,從頭到尾女主沒有感情線,專心致志賣房子賣到劇終。有觀眾表示,換成國產劇這根本不可思議,放著北川景子這樣的日本著名美女不談戀愛,這不是浪費嗎?但日本職場劇就敢這么干。
日本職場劇的特點除了展現真實,也在于和職場人觀眾一起尋找突圍之道。
“我們的職場劇面對職場痛苦的辦法是制造一個職場泡泡,女性總會遇到霸道總裁,男性總會得到貴人相助,熬夜加班一個晚上一切困難都可以搞定,觀眾都知道這些永遠不會實現的。而日本職場劇是帶你看過真實的世界,再和你一起想辦法,對于職場人來說,后者才更像是朋友?!庇袆≡u人如是說。
在日劇《半澤直樹》中,堺雅人飾演的男主(上圖)面對的是泡沫經濟衰退前后的大環境下,金融行業和銀行內部的斗爭。整部劇就是圍繞半澤直樹力證清白而展開。劇情雖然有點英雄主義,但很燃的同時,又非常合理。故事還能讓普通觀眾一窺銀行內部的一些潛規則,是對銀行甚至金融界深入側寫的作品。
談職業也談人生
編劇界流傳這樣的說法:同樣是拍醫療劇,美劇中的醫生在治病,韓劇中的醫生在戀愛,日劇中的醫生邊治病邊探討人生。這一特點在日本行業劇中非常明顯。對業態的揭秘與呈現,最終會導向強烈共鳴的人生感悟,觀眾既是在看職場劇,也是在看人生劇。但劇中的感悟絕不是憑空而發,而是從職場生活引發。
類似《我們無法成為野獸》《我要準時下班》這樣的日本職場劇,向觀眾傳遞的是“認真工作其實是為了認真活著”的道理,無論女主最終如何反抗上司的不合理要求,或者打破職場陋習,這些職場人都有自己的職業底線,追求的是一種更健康的職場人生。
還有觀眾認為,日本職場劇一方面敢于真實揭露職場的勾心斗角等黑暗面,另一方面又在為職場人加油鼓勁,類似《校對女孩》《重版出來》等劇的新穎之處就在于將視角從男性轉移到常被忽視的年輕女性。
歸根到底,日本職場劇呈現的職業價值觀和道德精神都是正面的。那些優秀的職場人珍視職業本身的價值,珍重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這種對職業的升華由于建立在真實基礎上而直戳人心。
山下智久和石原里美主演的《朝五晚九,帥氣和尚愛上我》一度讓和尚這一收入高又穩定的職業群體成為廣大女性的理想伴侶。日劇天王木村拓哉2001年主演的《Hero》的熱播,讓青少年們紛紛報考木村當年主演的檢察官專業,他2003年演過的航空題材電視劇,又令日本各大航空公司收到大量求職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