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曼



摘要:階梯在建筑中不僅肩負著它的物理特性,當代建筑中其審美價值更是體現在方方面面。本文從階梯的不同表現形式和帶給觀者的審美體驗切入,來分析建筑中最重要的階梯是如何以視覺化的形式存在的,以及在西方教堂、圖書館和住宅等不同的建筑類型中階梯的展示方式。階梯經過一段時間的洗禮之后,其觀賞價值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審美價值也隨之提高,相反其基本功能不斷被削弱。直到現在,階梯逐漸弱化的功能性轉變成了另一種以視覺化觀賞性的建筑構件存在。
關鍵詞:階梯?空間?視覺表現?審美意義
中圖分類號:J5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9)05-0058-02
Abstract:The staircase not only shoulders its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in architecture,but also embodies its aesthetic value in all aspects of contemporary?architecture.Starting from the different forms of stairs and aesthetic experience brought?to the audience,this paper analyzes how the most important stairs in architecture?exist in a visual form,and how they are displayed in different types of buildings?such as churches,libraries and houses in the west.After the baptism of the?ladder for a period of time,its ornamental value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and its aesthetic value has also been improved.On the contrary,its basic function has?been continuously weakened.Until now,the gradually weakened functionality of stairs?has been transformed into another kind of architectural component with visual appreciation.
Keywords:The staircase Space Visual expression Significance
一、階梯的概念演進
階梯被定義為“逐步從一層通向另一層的構建——由垂直方向的豎版和水平方向的踏板組成”的一種裝置。
《圣經·舊約·創世紀》第十一章記載,當時為了阻止人類,計劃興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但是上帝讓他們說不同的語言,使得他們無法進行有效溝通,計劃因此失敗他們自此各奔東西。由此得來,人類創造天梯的渴望,就在巴別塔的建造中天折了。在墨西哥的奇琴伊察,據史料記載1221年發生的大規模起義和內戰,市場和武士神廟的木質屋頂被燒毀,然后象征著通往天堂的路被阻斷,成了人類創造天梯渴望的犧牲品。根據考古發現喬瓦尼·巴蒂斯塔皮拉內西Giovanni?Battista Piranesi早在18世紀就通過個人想象描繪出了階梯,傳達出他認為的階梯是人類情感和理智兩方面的結合。
由此可見,從古至今的建筑師們就是在將這種想象變為現實。就像路易斯康(Louis Kahn)所說的“階梯的尺寸原本是由對一位一鼓作氣爬到頂層的少年的想象而決定的。然而,排列有數冊書的窗邊踏步便也成為休息的場所。無論是少年還是上樓的老人,當他無意識中注意到一本書時便會在這里靜靜地休息”。在路易斯·康的眼中,階梯是建筑中的建筑[1]。
二、階梯的表現形式以及審美體現
階梯的形成與幻想密切關聯。不同的階梯造型形態,呈現給我們的視覺感受是存在差異的,下面將從室外和室內兩大維度來分析階梯的不同視覺表現形式(如圖1)。
室外的階梯大多都存在于人文景觀當中,室外的階梯設計很大程度上是由庭院建筑學的領域延伸出來的。因為有了“室外”這一范圍的限制,階梯勢必會與大自然聯系在一起,所以階梯本身就擔負著去表達潛在象征意義的功能。德國哲學家胡塞爾提出的現象學概念以及現象學的理論,可以證明我們感知世界的方式應該是直接體驗現象的原本,不需要用任何的科學理論進行分析,來感知現象的本質[2]。建立在羅馬的西班牙廣場上的西班牙式踏步,本來就置身于城市的中心、視野開闊之地。而最常見的直線型的階梯,舍棄華而不實的裝飾外表,以一種秩序感突出、機械化的階梯形態,不僅擴大了人們路線的廣泛性,而且在滿足通行需求的同時保證人們可以迅速到達或者離開。從現象學的角度出發,階梯給了我們一個直接感知世界的機會,階梯從功能的實現上達到了極致,也在視覺展示的方面也同樣達到了提升建筑本身宏偉開闊的氣質,還繼續延續室外空間的通透性。
室內的階梯視覺表現形式與空間的功能緊密相關。本文將室內的階梯分為教堂、圖書館以及住宅這三類來分析。
(一)西方教堂的階梯表現形式及體驗
在西方教堂中的階梯,由于教堂本身具有的崇拜功能,其空間感受追求的是神圣崇高的時。而階梯作為進入教堂中的一個重要建筑構件,在營造教堂整體視覺效果的形成中會有重要的作用。一般都會采用視野比較開闊、視覺效果震撼的階梯建造形式。教堂作為一種神圣的空間存在,有了階梯空間的渲染,我們能夠在這個空間中感受到周圍環境與我們之間存在著某種事物關系,教堂的空間本身就變得“神圣”了。就像英國薩默塞特郡威爾斯大教堂Wells Cathedral的階梯之海,在這所哥特式風格明顯的教堂建筑中,內部的階梯采用具有一定角度的螺旋式階梯進行建造。具有曲線審美感受的階梯,打破哥特式教堂中一貫的條條框框的壓抑感,多了一絲曲線的生機和活力,增添了室內空間的韻律感。還有Hiroshi Nakamura日本建筑師設計的緞帶禮堂——NAP Architects,階梯直通屋頂平臺,能俯瞰整個Hiroshi?Nakamura美麗的海岸線。整個教堂建筑的階梯采用兩條漩渦狀的曲線包圍著獨立式的建筑呈現出空前的建筑結構。設計師的設計方案并不是單純的為設計而設計,而是在追求一種視覺效果,一種具有一定創新和視覺的新感受4(如圖2)。
教堂的階梯可以是莊嚴肅穆的也可以是神圣夢幻的。棱角分明結構明晰的直線型階梯會增加教堂神圣莊重的氛圍。而優美的流線型螺旋階梯則在審美價值上更勝一籌,大多成為以舉辦婚禮為目的的功能性教堂的最佳選擇。
(二)圖書館的階梯表現形式及體驗
而圖書館中的階梯設計,除去其物理功能之外,鑒于圖書館這個特殊的環境,階梯的另外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提供短暫性的閱讀場所。階梯作為建筑和景觀中的細部設計,具有獨創性、包容性和復雜性。根據每個建筑結構和空間的不同,階梯的設計往往隨著建筑及空間的設計而改變[5]。圖書館中的階梯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將階梯的功能和審美融為一體,其功能性要大于它的審美價值,所以大多階梯都采用比較短小精煉的設計方案,這樣不僅能夠保證其特殊功能的實用性,還能省去大部分的公共空間。例如勞倫齊阿納圖書館Biblioteca Medicea Laurenzina是意大利佛羅倫薩的一個歷史悠久的圖書館。通向圖書館內部開闊高聳的閱覽室的階梯,設計師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根據當時地段現有的條件,用了最簡潔的直線形階梯流線形式,十分有效地利用了當時圖書館面積小且狹窄高聳的入口一看似是缺點的條件,將階梯的立面角度適當加大,讓入口處的大部分面積被階梯所占有,這樣階梯就和圖書館內部有效地融為一體,不光增加了室內空間的縱深感,開闊了視野的同時,圖書館內部的盡頭仿佛也延伸到了更加遙遠的地方去了(如圖3)。
相比起教堂建筑中階梯的風格特征,圖書館的階梯好像并沒有什么風格可言,但是我認為它本身強大的實用性就是它最大的意義以及價值了。圖書館大部分的階梯大多采用較為寬的截面,考慮到讀者在閱讀的時候,在方便使用的同時也不會阻礙到其他讀者的行進。
(三)住宅中的階梯表現形式及體驗
在住宅建筑中,階梯的功能——上和下是被放大到最大化的。所以在諸多的住宅建筑中,階梯的形式是最多樣化的,可以隨著主人的個人喜好來選擇階梯的設計方案,其更多的是注重其在整個住宅中的審美價值,以及觀者的視覺感受。
查格福德住宅,德文郡Devon,設計者是菲利普沃茨。其中建筑的階梯,運用玻璃架在具有動態美感的鋁鑄光亮支座上,梯段尾部采用半透明的創意,使觀者可以透過階梯看到周圍和遠處的景觀,還可以透過上面的玻璃感受日光的照耀和純凈的天空。玻璃材質可以不阻擋視覺的延伸效果,使得室內的空間變得更加通透,具有呼吸感。僅從功能性的角度來看坡道可以取代階梯。在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薩伏伊別墅Villa Savoye中的一個角落,存在一個螺旋式的階梯,它存在的意義是可以讓急于離開的人們實現愿望。而且在這座建筑中它獨特的曲線結構打破了其他直線型的立面和塊狀造型結構,消除觀者的視覺疲勞感。
住宅中的階梯更多的是帶給我們適度感的享受和審美體驗,螺旋式階梯是一種極富有表現力的階梯形式,像斐波那契螺旋性結構那樣,其中的七個轉折點就像是《直角之詩》中建筑的七個層次一樣,七象征著靈魂與肉體的統一,那就是和諧[6]。
三、階梯的功能演變
起初人類建造階梯的目的是服務于建筑本身,并服務于人類的,這種感覺就像是咖啡機和咖啡師一樣。克拉克曾說過,“階梯總能帶來許多驚喜與變化”。階梯最基本的功能就滿足人們的上下活動,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建筑材料、施工技術、人類的思想發展都推動了階梯的發展。
首先,階梯的功能變化最明顯的是——使用價值逐漸轉化為觀賞價值。表現主義建筑設計師汲取了表現主義繪畫中對線形的處理,發展出獨具特色的表現主義空間設計作品[7]。階梯是建筑物中的小建筑,它所具有的最基本功能是上和下。由于階梯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流線型,無論是嚴謹的直線性線條還是優美的曲線性線條,在觀者看來都會具有一定的導向型作用。攝影師Christian Richter在德國拍攝了許多具有斐波那契螺旋線結構的階梯,這些階梯在具備其最基本的實用功能之外,其觀賞價值更加值得一提,從建筑樓上俯視整個階梯的這一建筑空間構件,具有十分典型的黃金分割的特征,可以說是教科書式的斐波那契螺旋線效果。這種自然界最完美的黃金分割給我們在視覺上的享受是現代自動扶梯和電梯所不能給予我們的(如圖4)。
其次,階梯在建筑師的觀念中開始與周圍環境產生聯系,階梯的建造開始與周圍環境互相產生影響了。階梯已經從一個單一死板、冰冷壓抑的狹窄空間演變成為一種時而開闊通透,時而靜謐舒適的獨立空間結構和建筑構件,并成為人類實現精神追求的產物。當代建筑中階梯的功能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了,但不可否認的是,其表現形式的多樣化,在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就視覺體驗以及獨特的沉浸式的空間感受,階梯是一個在展示設計上冷人稱奇的精湛技藝體現,存在于各種不同類型的建筑場所中。
結論
現在看來在城市建筑建設的過程中,設計師更加關注的是人文環境的改善[8]。階梯已經不單單是只擁有實用功能的建筑元素,它的表現形式同樣具備了一定的審美價值和視覺體驗效果。現代建筑中階梯的展示形式呈現多元化的趨勢,不同的視覺展示形式給我們各異的視覺體驗。極簡的階梯樣式帶給我們神圣崇高的感受,曲線優美的階梯帶給我們幸福享受的感知。特別遺感的是,現在傳統階梯逐漸被自動扶梯所取代在一些公共建筑中的位置,一些被拆除的老式公用階梯被拆除,更多的是為了節省空間,為建筑中其他的成分空出有效的位置。自動扶梯和電梯在帶給人們便利的同時也使觀者產生了不可避免的審美疲勞。作為建筑的觀賞者,我們希望看到更多的現代建筑中也同樣會出現同時具有審美價值和功能價值的階梯存在。
參考文獻
[1]艾倫布蘭克西爾維亞布蘭克謝建軍黃建康竹卿.樓梯——材料形式.構造[M].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36.
[2]沈字彬《行為的結構》與“自然”的現象學化[J]科學技術哲學研究2019(01):41-47
[3]戴維:斯坦克里夫David Stanelffe吳丹青吳中慶教堂建筑[M].北京:大象出版社.2011:116.
[4]王曄基于有機生態酒店室內空間設計的“氣泡生活狀態”的研究——以上海”tony”酒店為例[J].大眾文藝,2018(20):86-87
[5]徐惠和階梯形態與空間表現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7:92.
[6]英.弗洛拉塞繆爾編著馬琴萬志斌.譯勒柯布西耶與建筑漫步[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2009:130.
[7]朱偉,孫琦表現主義繪畫對室內設計的影響[J],藝術探索2013(05):104-108+5.
[8]李青璇,丁山視覺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2018(24):48-49.
[9]黃莉辛振,李碗婷川西建筑元素在羅漢床設計中的應用[J]設計,2016,29(5):18-19.
[10]任紹輝,郭智磊后現代風格在建筑室內設計中的應用方法研究x].設計,2016,29(7):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