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芬
一、前言
眾所周知,作為一種交際方式,聽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語言技能。但目前在小學,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英語聽力課中非常普遍。這種教學模式從教學的角度來設計教學活動,而不是學生的學習。在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中,學生通常被動地接受輸入。這種單調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英語聽力學習中感到遲鈍,逐漸失去興趣。
2001年,教育部發布《英語課程標準》。對英語教學的目的強調如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它促進了“任務型教學模式”的推廣應用,在教學活動中,為了讓學生學習和掌握語言,教師設計了一些語言任務。學生通過表達、交流和協商完成任務。
二、任務教學法的產生及內涵
任務教學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20世紀八十年代以來西方英語教育的最新發展成果,它是在第二語言習得研究基礎上的一個具有重要影響的語言教學模式。20世紀90年代傳入中國。任務型語言教學要求學生使用目標語言進行有意義的工作,另外還強調語言學習的過程和學習的產物。在語言學習過程中,任務的完成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總之,任務至少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它涉及到交際語言的使用,學習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意義上,而不是語言結構上;它應該是真實的,盡可能接近現實世界和學習者的日常生活體驗。
三、任務型教學設計要遵循的原則
Nunan(1999)提出了以下五個原則:
1.真實性原則
它包含兩個方面,一是語言材料必須盡可能真實。二是任務必須為學習者提供清晰、真實的語言信息。我們應該嘗試設計一些在真實的日常交流中發生的活動。這樣的任務不僅能讓學生聽到真實的聽力材料,而且能讓學生緊密地完成與現實生活有關的聽力任務。
2.語言形式和運用相結合原則
語言形式脫離語言運用是傳統英語教學中最大的不足,學生學會了很多句型,語言形式,但卻不會在實際情況下運用,教學語言的形式與功能之間的關系是明確的。通過一系列的任務,學生應該具備運用語言和掌握語言的能力。
3.循序漸進原則
任務的設計要從易到難,由簡到繁。Nunan(1989)認為,課堂的任務設計要呈“任務鏈”的形式,每一個任務都要以前一個任務為基礎,層層深入,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一步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4.“做中學”原則
任務教學法倡導學生通過完成具體的任務來學習和掌握語言, 讓學生為了特定的學習目標去執行特定的語言行動。“做中學”能激發學生發揮潛能,通過完成任務獲得和積累相應的學習經驗。
5.“腳手架”原則
這意味著教師應該給予學生足夠的關心和支持,就像建筑工人在工作時提供腳手架一樣。語言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幫助有著重要的意義。
四、任務型教學法的聽力教學步驟
英國的Mary Underwood是一位聽力教學專家,根據聽力理論和記憶心理規律,總結了聽力的三個階段。
(一) 聽前階段 (Pre-listening)
預聽是準備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是幫助學生識別新單詞、詞組、背景和聽力材料的題目。盡量讓學生盡可能多地了解所學內容的內容。在這個階段激發學生的材料知識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設計合理的教學任務,使學生在聽力前有充分的準備。
1.介紹本課題
老師向學生介紹一般話題和完成的任務。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圖像來介紹話題,并要求學生進行簡單的討論。
2.復習與聽力材料相關的背景知識,使學生能更好地完成任務
3.明確的學習目標
特別是,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白他們想要完成什么,如何完成這項任務,以及他們在任務之后所學到的東西。當教師布置明確、簡單、具體的任務時,更有利于提高他們的聽力能力。
(二) 聽時階段 (While-listening)
聽力階段是指學生在聽力活動中被要求完成所有的任務。
在聽力前階段,學生為后續的聽力學習做了充分的準備,他們可以積極進入學習實踐階段。
為了幫助學生有效地聽,在這個階段讓學生熟悉材料的速度和掌握主要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為了測試學生對聽力材料的理解,教師應該設計各種各樣的綜合任務。例如,
1.選擇圖片。根據聽力材料的描述,學生指出相應的圖片
這種方法一般適用于聽力差的學生。
2.給圖片或句子排序
要求學生根據聽力材料給圖片或句子排列順序。這種方法適用于有一定聽力水平的學生。
3.回答問題
老師聽了一些問題后問了一些問題,學生們可以通過討論回答問題。這樣的方法適合所有的學生。它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組,包括不同的層次。教師可以根據問題的難度選擇不同的學生回答問題。
(三) 聽后階段 (Post-listening)
Littlewood(1981)認為,如果聽力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做出正確的聽力材料選擇,聽力任務的完成,這樣的教學活動是不完整的。相反,如果把聽力活動與其他活動結合起來作為教學的出發點,教學效果是最終的目標。
在這一階段,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聽力材料分析、提取相關信息的前提下綜合輸入。學生在聽力過程中可以學到一些東西,通過實踐轉化成他們的語言能力,使聽力活動更加有效。
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各種輸出任務,為學生創造更多的語言交流機會。在這個階段,學生有一些任務要做:
1.復述
聽完聽力材料后,學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聽力材料。
2.對話和角色扮演
根據聽力材料的背景設計一個真實的對話,并要求學生表演出來。
3.討論
讓學生根據聽力材料進行討論和表達自己的觀點,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五、結束語
在任務型英語聽力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協同工作,共同完成任務。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相互交流,獲得更多的練習目標語言的機會,而且有助于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智力和思維能力。所以,任務型教學法比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更有利于學生認知能力和情感水平的均衡發展。另外,任務型教學法注重英語的應用,為英語的應用創造了多種條件。教師注重情境和真實性,鼓勵學生參與真實的語言應用實踐。這樣的教學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