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摘要:隨著我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宏觀經濟調整政策。宏觀經濟整體調整具有促進企業財務管理變革作用,而優化財務管理是企業落實政策調整的重要方式。當前,我國企業財務管理中面臨財務管理對企業影響弱、企業財務管理成效不佳、管理人員素養不足等問題。為促進企業在宏觀經濟政策調整背景下持續發展,應當通過提升財務管理作用、優化財務管理方式和提高人員素養等方式予以改善。
關鍵詞:經濟調整;財務管理;宏觀經濟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0-0181-02
一、我國宏觀經濟政策調整及其的趨勢
新時期下,我國面臨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等一系列經濟發展新挑戰。為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優勢,政府逐步制定了旨在改善國家經濟結構、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宏觀經濟改革方向。2018年下半年,國務院場務會議就我國宏觀經濟政策調整的新方向提出一系列舉措。這意味著我國宏觀經濟政策將近期全面調整期,由此對社會經濟帶來諸多影響。結合目前的政府工作報告及相關政策解讀,可以將2019年的宏觀經濟政策調整趨勢歸納為如下內容:第一,采取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鼓勵企業發展。第二,確保貨幣政策穩健的基礎上控制杠桿并支持微小企業。第三,為資金流向實體經濟提供平臺支撐。第四,采取培養國內市場和擴大對外開放并舉的措施維持經濟增長。第五,走著重民生建設、全面振興農村的協調發展之路。
二、宏觀經濟政策調整與企業財務管理的關系
(一)宏觀經濟整體調整促進企業財務管理變革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下,政府需要通過政策的制定和調整,確保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企業作為市場經營主體,必然在多方面受到經濟政策變化的影響。首先,經濟發展方向的調整影響企業財務規劃。在財務管理活動中,財務規劃是企業實現預期經營目標、維持日常有序運營的保障性管理手段。在規劃中需要充分考慮內外部環境的變化,當政府出臺宏觀調整政策時,不僅對企業經營環境有重大影響,也會間接改變企業自身的收入和盈利能力。因此,企業應當緊跟政策方向,適時調整財務規劃的目標與實施內容,從而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其次,具體政策的變化影響企業成本費用。2019年經濟新政策將為企業提供多種稅費優惠政策,并著手解決部分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由此將帶來期間費用的變化。因此,企業需要有針對性的完善成本預測,通過科學的管理手段降低經營稅費,從而進一步降低成本。
(二)優化財務管理是落實政策調整的重要方式
宏觀經濟政策調整的目的在于維護國家經濟良好、有序的發展。隨著我國市場化改革的持續推進,政府逐步將經營權交還給企業。企業在經濟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得以更加明確,但也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一方面,經濟政策的落實需要企業合理解讀政策信息。按照調控方向選擇發展路徑,在發揮市場經濟作用的同時確保企業經營的自主性。財務管理是企業應對經濟政策變革的主要管理手段。因此,企業優化財務管理是承擔自身責任的體現。另一方面,我國目前面臨的經濟增速下行趨勢仍較為顯著。企業通過優化財務管理水平,可以在統一的政策引導下共同改善國內經濟結構,為自身發展影響良好的市場環境。由此可見,優化財務管理是企業在宏觀經濟政策調整時期履行責任、共同維護外部環境的有效方式。
三、當前企業財務管理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財務管理對企業影響弱
隨著市場經濟下企業管理理念和方法的不斷革新,當今企業
在經營管理中普遍應用財務管理方式作為企業的主要管理手段。但是,實踐中部分企業雖然開展了財務規劃、預算管理工作,卻未能取得相應成果。部分企業的財務管理理念僅停留在財務管理部門,高層領導或其他部門負責人缺乏財務管理意識。導致財務管理活動成為一項事務性工作。部分企業雖然具備了財務管理理念,但是缺少企業內部的頂層設計,財務規劃中制定的預期指標往往難以實現。
(二)企業財務管理成效不佳
財務管理活動是幫企業提高投資回報率、平衡收益分配的重要方式。部分企業由于自身管理水平不足,財務管理往往難以取得良好成效。宏觀經濟調整新形勢下,政府期望通過一些政策優惠措施引導企業向新領域發展,以實現產業結構調整。而部分企業對投資回報的分析能力差、缺乏風險預警機制,在新業務開拓時需要承擔更高的決策風險。同時,部分企業的收益分配的方案過于保守,不愿在研發等方面投入資金。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難以實現突破。另外,隨著經濟發展形勢轉變,企業對成本管理有更高的要求。部分企業存在資金使用計劃不合理、應收賬款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將會影響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三)管理人員素養有待提升
我國從事財務管理崗位工作的人員眾多,僅會計崗位全國從業人數就達到2000萬人以上。雖然財務崗位大多實行繼續教育制度,但是現有的教育和考核方式也存在一定問題。由于基數龐大,財務從業群體的素養參差不齊。部分人員管理水平較差、對新政策了解較少,成為企業借助財務管理在政策調整中實現發展的阻礙因素。
四、優化企業財務管理應當政策調整的策略
(一)提升財務管理作用
企業財務管理對整體經營發展影響的不足,需要樹立良好的財務管理理念并采取科學的管理方法,從而通過管理活動為企業提供適應宏觀經濟整體調整的方向指導。首先,建立財務管理目標分配機制。將運營、盈利、發展及債務償還等主要指標逐層分解。由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在經營會議中明確不同部門承擔的指標數據,改變過去僅有財務部門承擔指標責任的方式。比如,為解決應收賬款管理問題,可以采取目標管理法(MBO),明確營銷部門和財務部門各自的回款職責。以月度協調會形成動態溝通和動態管理,及時分析企業回款情況,為下一階段的資金規劃提供依據。其次,將財務管理融入企業績效管理制度中。建議企業采取平衡計分卡(BSC)作為對各部門組織和個人績效的主要管理方法。由于BSC是圍繞企業財務管理建立的戰略管理工具,對其應用可以顯著提升財務管理活動在企業整體經營發展中的影響力。以此為基礎,將提升財務管理對企業戰略規劃與經營計劃的影響作用,從而確保企業的發展方向與宏觀經濟政策保持一致,獲得良好的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