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
摘要:文章針對高校圖書館每學期期末占座嚴重現象,論述了杜絕占座,有效發揮高等學校圖書館管理育人功能的措施。關鍵詞:占座;教育讀者;西華師范大學圖書館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0-0454-01
一、引言
高校圖書館每學期到了期末時間,大多是人滿為患,一座難求。西華師范大學圖書館早上門前排長隊已成學校的一道亮麗的風景。這本來是件好事,一是說明學生勤奮好學,二是說明圖書館環境良好,比如有中央空調等。但由此產生的占座現象也是五花八門、層出不窮。杜絕占座現象,不僅僅是把座位留給真正有需要的同學,同是也是高校圖書館有效發揮管理育人功能的體現。
圖書館該承擔怎樣的功能?圖書館學界有一種說法,“為書找人,為人找書”。此外,“智慧”與“服務”也是一種經典的提法。簡單,卻內涵豐富。[1]高校圖書館圖書館作為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學習的第二課堂,同樣承擔著不可推卸的育人功能。教育的形式是多面的。高校圖書館除了服務育人,環境育人、文化育人外,還有管理育人的功能。通過規章制度等有效方法杜絕占座現象,正是高校圖書館發揮管理育人功能的體現。
二、占座現象反映了當今大學生德行教育的弱化
當今大學生大多是家庭中的獨生子女,自我意識較強。雖然德行教育一直伴隨著每個人的成長,但隨著年齡與知識的增長、視野的開闊,他們逐漸形成了個人的道德認知與評判標準,不再一味地認同或接受傳統的道德價值觀。加之思想方面的教育沒有具體的考核標準,往往通過講座或選修的形式開展,并未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表面上,大學生的德行教育在理論上是提高了,而實際上是弱化了。尤其是在圖書館這樣自由的學習環境中,一些自律意識薄弱的大學生,由于社會上不良價值取向的誘導以及個人思想的不夠成熟,“自我”與“利己”主義就會膨脹與放大,從而作出一些偏離正確道德價值取向的行為舉止:占座、隨意擺放書籍雜物等,為一己私利損害到了大多數讀者平等使用圖書館的權利。[2]
三、杜絕占座現象,有效發揮高校圖書館管理育人功能的措施及目的
1.制定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教育讀者講文明,守規矩
西華師范大學圖書館針對讀者占座現象首先制定了相應的規章制度,然后發了醒目的通告。通告中明確要求讀者為營造和諧溫馨安全文明的讀書環境嚴禁占座,限期將水杯、衣服等雜物以及私人帶來的書籍自行清理帶離,否則由圖書館安排專人清理。凡是被清理出的個人書籍,在三天內要求退還的,由讀者本人到服務臺登記、填寫申請書,交所在單位領導簽字、蓋章后交至工作人員處,于一周內在圖書館義務勞動一小時以上,并由本人寫出書面承諾,保證今后不再亂丟亂放個人物品與館內書籍,經館領導簽字、蓋章后方可退還。
通告一周后,加上每天的廣播以及工作人員的提醒,多數物品已不見蹤影。少數沒帶走的嚴格按規章制度執行,兩周后,各個閱覽室煥然一新,成效顯著。
2.堅持每天收取占座物品,教育讀者自律自強、持之以恒
為防止占座現象的反復出現,取得階段成效后,圖書館工作人員需堅持不懈,養成每天不定時地巡查、收取占座物品的習慣,潛移默化中使讀者受到自律自強、持之以恒的教育。若疏忽制度持續、有力的執行,個別讀者就會鉆制度管理的空子、漏洞,勢必產生破窗效應(BreakPaneLaw)。該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結果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繁榮[3]。
3.讓讀者參與管理,教育讀者有錯就改,主動為他人著想
西華師范大學圖書館近幾年除了不斷改善服務設施、優化服務空間、實現自動化、網絡化、數字化外,還創建了信息助理隊伍,既為師生提供信息服務搭建了橋梁,又符合《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第三十四條“圖書館應為學生提供社會實踐的條件,設置學生參與圖書館管理與服務的崗位,支持與圖書館有關的學生社團和志愿者的活動。”在這些助理的參與下,每年一次的圖書文化節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豐富多彩。為杜絕占座現象,部分信息助理們也參與了管理育人的隊伍。他們既是讀者又是管理者。作為讀者,他們可以以身作則,起到表率作用;作為管理者更能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育讀者有錯就改,主動為他人著想。
參考文獻:
[1]趙婀娜.大學圖書館:不應在“邊緣”[N].人民日報,2012-04-06(第18版).
[2]鄭永波.從讀者不文明行為探析當下高校圖書館的育人職能[J].現代交際,2018(18):185-187.
[3]繆宏兵.高校圖書館不文明行為歸因偏差和圖書館管理反思[J].圖書館論壇,2011(1):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