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云
2018年3月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對從中國進口價值最高600億美元產品進行征稅的備忘錄,同日中國商務部發布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涉及美對華約30億美元出口,中美貿易摩擦就此拉開序幕。IMF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指出,中美潛在貿易摩擦的第一槍已經打響,二戰以來基于規則的多邊貿易體系目前面臨著崩潰的危險;貿易摩擦的風險不僅對中美雙方有弊無利,也將對全球經濟穩定發展造成不利影響①。全球化背景下,泰國作為其中一員,也將無法避免這些影響。
在中美貿易沖突各階段,泰國泰文報紙《泰叻報》對中美貿易摩擦進行追蹤報道,并對貿易摩擦對泰國和全球的影響給予深刻解讀。本文希望通過對《泰叻報》關于中美貿易摩擦的報道進行內容和文本分析,研究其報道特征及泰國在貿易摩擦中的態度與立場,探討報道中的中國媒介形象。
《泰叻報》作為泰國資深媒體,是一份日發行量超過100萬份的泰文日報②。其官方網站在泰國國家科學和技術發展局公布的資訊類網站UIP排名榜單中,從2009年至2018年連續10年均在榜單前3名,基本能代表當今泰國主流社會乃至官方的意見和態度③。
本文依據報道實際,將報道體裁分為消息、通訊和評論。在49篇報道中(如表1),評論為主要體裁,總計21篇,占比42.86%。其次為消息,一共16篇,占32.65%。通訊體裁數量最少,為12篇。評論主要由泰國媒體人、學者、企業家等知名人士就中美貿易摩擦發表的看法。消息主要客觀陳述了中美貿易沖突的起源、具體內容等。泰叻報網對貿易摩擦的報道以評論體裁為主,說明其較關注和重視中美貿易摩擦報道。

表1 報道體裁分布
通過對49篇文本進行整理劃分,《泰叻報》關于貿易摩擦報道的信源可分成泰方(包括泰國官方、學界、商界、民間機構)、中方(包括中國媒體、官方等)、美方(包括美國媒體、官方等)、中美官方(同時在一篇新聞中出現中美官方信源)以及國際聲音(包括其他國外媒體、國際機構等)五種。
消息來源被視為“記者生命的血液”,它的使用會直接影響到報道的平衡性和客觀真實性。通過表2可以看出,報道信息主要來源于泰方,共計25篇,占比超50%。其次為同時包含中美官方的消息來源,一共8篇,國際聲音共6篇。中方和美方來源占比持平,各有5篇。這說明《泰叻報》關于貿易摩擦的信源具有多樣化、平衡性以及公正性的特點。

表2 報道消息來源分布
對報道主題的選擇,是媒體建構報道框架的重要方式。通過對49篇《泰叻報》中美貿易摩擦報道的主題進行歸類統計(表3),結果顯示報道主題依次為貿易摩擦事實陳述17篇(34.69%),貿易摩擦對泰國的影響和應對策略17篇(34.69%),貿易摩擦產生的原因分析8篇(16.33%),貿易摩擦對世界經濟的影響6篇(12.24%),泰國民眾對貿易摩擦的看法1篇(2.05%)。
我國臺灣學者鐘蔚文等曾將新聞報道所涉事實分成主要事件、先前事件、歷史、結果、影響、歸因、評估等環節④。《泰叻報》對中美貿易摩擦的報道主題集中在影響和主要事件上。影響表現在貿易摩擦對泰國以及世界經濟的影響,《泰叻報》認為貿易摩擦對泰國既有利也有弊。不利影響主要是貿易摩擦導致泰國和世界股市和黃金價格動蕩,中國無法出口到美國的商品例如鋼鐵、化學制品等會流入泰國或與泰國競爭同類市場。有利影響表現在泰國部分商品如水果、豬肉等可替代互增關稅的商品出口到中美兩國獲取利益⑤。主要事件為對中美貿易沖突、中美采取相關措施緩解沖突兩個視角⑥。

表3 報道主題分布
本文將49篇文本按照正面報道、中性報道和負面報道進行劃分。正面報道主要圍繞中國積極維護多邊貿易體系,對美予以精準強硬反擊,貿易摩擦中更具競爭優勢,給泰國帶來機遇等方面展開;負面報道集中在中國的強硬對抗導致貿易摩擦局勢更緊張,貿易摩擦給世界包括泰國經濟帶來消極影響;中性報道包括貿易摩擦對泰國以及世界經濟影響利弊等同,對沖突事實的客觀陳述,沖突原因分析等報道。經過統計,正面報道一共有8篇,占比16.33%;中性報道有23篇,占比46.94%;負面報道有18篇,比例為36.73%。
根據數據分析發現,《泰叻報》關于中美貿易摩擦的報道以中立報道為主,這些報道鮮少有對中國明顯情感的描述詞語,對貿易摩擦持較客觀中立立場。
綜合前文分析發現,《泰叻報》雖然報道貿易摩擦對泰國帶來的機遇,但也以多篇幅報道探討貿易摩擦對泰國經濟的沖擊,同時也多次提及貿易沖突將會給世界貿易體系帶來的危害。《泰叻報》報道的媒介內容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泰國社會對貿易摩擦的擔憂和否定。
《泰叻報》中美貿易摩擦報道中的中國形象是正負面兼具的多面綜合體,同時也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動態形象。貿易摩擦初始,中國官方措辭相對溫和,沒有以強硬的姿態回擊美國。為了維護世界貿易穩定,中國努力用磋商、發表聲明等和平方式解決貿易問題,樹立了一個積極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在此階段是正面形象。軟姿態沒有奏效后,中國強硬回擊美國制裁,致使貿易摩擦局勢緊張,給全球經濟帶來沖擊,中國形象開始轉向負面;在中美兩國開始和解談判后,對中國的否定逐漸消除。
注釋:
① 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 (April 2018)--Cyclical Upswing,Structural[DB/OL].Changehttp://www.imf.org/en/publications/weo/issues/2018/03/20/world -economic-outlook-april-2018.
②傅采茹.訪泰國最大的報紙——泰叻報[J].新聞戰線,1985(04).
③泰國國家科學和技術發展局官方網站資訊類網站UIP 排名[DB/OL].http://news.truehits.net/index.php.
④臧國仁.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M].臺北:三民書局,1999.
⑤與中美貿易戰合作在兩國中尋找商機[DB/OL].(由泰文 翻 譯 ) https://www.thairath.co.th/content/1252481,2018-04-10.
⑥股市下跌—黃金上漲貿易戰陰影[DB/OL].(由泰文翻譯)https://www.thairath.co.th/content/1237246,2018-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