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雅驪
摘要:2017年,國務院提出發展規劃廣東環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世界第四大灣區,其在今后的發展必然會越來越國際化,而在提升其國際知名度、打造國際一流灣區的同時,如何解決內部已存在的眾多鄉村,實現城鄉平衡發展已成為社會各界重點關注的問題。如何開發環粵港澳大灣區的鄉村旅游,直接關乎鄉村經濟的發展等問題,本文在分析環粵港澳大灣區鄉村旅游市場發展動向的基礎上,提出了幾點開發鄉村旅游產品的建議,旨在促進環粵港澳大灣區鄉村旅游發展,促進城鄉和諧平衡發展。
關鍵詞:環粵港澳大灣區;鄉村旅游;產品開發
基金項目: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共建課題《粵港澳大灣區鄉村旅游資源空間意境集成的產業效率研究》(編號: 2019GZGJ191);廣州商學院校級課題《基于游客感知的廣東省鄉村旅游資源吸引力研究》(編號:2018XYB012)
目前,世界上已經劃分的灣區都是由成熟的都市群體組成,環粵港澳大灣區與其他的灣區有很大的不同,在其區域內共有兩個區九個市,在這個范圍內并不全是成熟的都市群體,反而是每個地區都包含了一定數量的鄉村,因此要打造國際一流的灣區形象,首先就要大力發展鄉村的經濟,解決城鄉經濟發展差距較大的問題。在過去鄉村主要發揮為城市供應物資的作用,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在今后應該重點振興發展鄉村旅游經濟,將鄉村旅游作為提升鄉村經濟的突破口,在此形勢下,環粵港澳大灣區如何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開展鄉村旅游,極具研究意義。
一、環粵港澳大灣區鄉村旅游的市場動向
首先,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與建設提上日程,其城市化的發展速度必然會有所提升,都市化的比例也會逐漸擴大,而城市化發展速度的提升,必然會加快傳統鄉村的減少,目前在深圳市幾乎沒有鄉村了,在廣州也只有30%的鄉村人口,而在大灣區的核心圈,很難找到年代稍微久遠的鄉村了。在鄉村人口和面積逐漸縮減的今天,如果打造一個經典的鄉村,必然會引起一部分人的懷舊情結,而這懷舊情結就是我們發展鄉村旅游的基礎。
其次,隨著城市文明的逐漸普及,以及普通話的大力推廣,很多地區的區域文化尤其是鄉村傳統文化正面臨著消逝。鄉村逐漸退出我們的視線、方言也與普通話此消彼長,傳統的農業耕種也已經離我們而去,種種現象都在表明,工業文明、現代文明已經代替了鄉村文化,尤其是進入信息化時代之后,鄉村文化的衰落更為明顯,如何在大力發展城市經濟、促進鄉村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能保護好、傳承好傳統的鄉村文化是一件尤為重要的事情,因此,保留一部分老村落、城中村,將其按照鄉村旅游的形式進行開發就很有價值。
二、環粵港澳大灣區鄉村旅游產品開發對策
環粵港澳大灣區鄉村地區具有豐富的自然景區,歷史文化資源也非常豐富,與我國其他地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的鄉村具備一定的地域特色,但是由于在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忽視了對鄉村旅游的發展與規劃,因此鄉村旅游的規模的體量還有待提升,而在產品開發方面也存在產品類型單一、同質化嚴重的現象。因此,需要結合粵港澳大灣區的鄉土旅游資源特點進行產品的開發和設計,為游客提供不一樣的鄉村旅游。
(一)構建城鄉反差較大的鄉村旅游空間
當前環粵港澳大灣區的整體經濟發展非常快,人們生活水平提升,生活節奏加快,人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更愿意找到一片與城市截然不同的凈土,通過文化休閑放松心情、調節自我,開闊視野。但是當前在環粵港澳大灣區部分地區的鄉村旅游,同質化比較嚴重,基于理論的角度幾乎所有的村子都可以發展為旅游景點,并不可能所有的村子都會取得成功,而差異化、有創新就是我們尋求市場的關鍵。因此可以結合環粵港澳大灣區繁華城市的、快節奏的生活,開發一個與之相比反差較大的鄉村旅游產品模式,深度挖掘鄉村優質資源潛力,充分發掘其特色吸引力、創新內容更新形式、合理確定開發主題,打造具有獨特吸引力的鄉村旅游精品項目,形成鄉村旅游發展的增長極,發揮其極大效應,吸引游客,延長游客停留時間,進而促進整個鄉村旅游地的經濟社會發展。
(二)結合地方特點,開發農業文化鄉村旅游產品
廣東環粵港澳大灣區由于特殊的氣候環境,其農林牧漁業發展一直都是比較有特色的,因此在開發環粵港澳大灣區鄉村旅游產品時,就可以結合廣東地區獨有的農業文化、漁業文化進行開發。廣東省的漁農文化、沙田基塘等模式的應用,不僅可以向城市人、外地人展現粵港澳地區的傳統農耕文化,也可以通過創建水鄉系統發展漁業、桑蠶產業創造經濟價值。因此環粵港澳大灣區圍繞沙田基塘、漁農文化、農耕文化等開發不同風格的鄉村旅游產品,既與其他地區形成了地域差別,又結合經濟價值較高的農業生態系統,具有非常高的旅游及農業經濟價值。
(三)結合地域優勢,開發海防鄉村旅游產品
廣東環粵港澳大灣區有漫長的海岸線。隨著歷史的推進,特別是到宋代大規模的移民南下往海邊走,全世界已進入到大航海時代,世界的經濟已經從黃色文明進入到藍色文明,海洋文化、歷史發源地及產業高效率的廣東環粵港澳大灣區的價值體現,展望打造以海灣、海島、海景、海防文化為背景的鄉村文旅產業成為現實。
結語
鄉村旅游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突破口,已上升為國家戰略,環粵港澳大灣區鄉村旅游地要充分發揮其資源、市場、區位優勢,通過資源組合克服鄉村旅游單體資源多而散的不足,結合消費者懷舊情結、結合本地的農耕文化、海防文化等開發具有差異化的鄉村旅游產品,最終實現以產帶村、以產興鎮,進而實現鄉村振興。
參考文獻:
[1]黎熙舟.打造地方品牌 推動特色小鎮建設[N].欽州日報,2019.03.26(002)
[2]劉長江.鄉村振興戰略視域下美麗鄉村建設對策研究[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1):11-13.
[3]黃堅.共享經濟下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趨勢及創新路徑[J].商業經濟研究,2019(06):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