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悅
摘要:近年來,我國政府為企業并購活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更多的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來優化資源配置。本文通過案例研究,對海爾并購通用家電的績效進行分析。分析發現:海爾收購的美國通用電氣家電(GEA)達到了過去10年最好業績,海爾并購的成功經驗為其他上市公司提高并購績效,最終達到提質增效的目的提供借鑒。
關鍵詞:并購重組;提質增效;財務績效
2018年始,深市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延續了良好態勢,提質增效更加明顯。截至6月30日,深市上市公司共停牌籌劃重大資產重組206家次,披露重大資產重組方案合計82家次,涉及交易金額2483億元,質量和結構與往期相比有明顯改善。
2016年6月7日,青島海爾已完成標的資產主體部分的交割及審計工作并發出并購公告,以40%自籌資金+60%并購貸款,合計55.76億美元收購通用家電。至此海爾完成對通用家電業務的收購,將具有百年歷史的美國家電標志性品牌收入囊中。此前,海爾對斐雪派克(2009)、三洋家電(2011)的并購也非常成功。本文分析此次并購給企業財務帶來的影響,對青島海爾并購通過家電的最終績效進行預判。
一、案例分析
本文嘗試選取部分會計指標和市場數據,構建跨國并購動因與績效相聯系的綜合評價體系,來評價海爾并購通用電氣后的短期績效。
1.并購財務指標
(1)盈利能力
本文選取營業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作為分析指標。2017年營業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相比2016年呈上升趨勢,2016年營業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5.82%和19.10%。至2017年分別上升為5.68%和21.50%。
2012年以來,通用家電投入10億多美元,用于領先產品研發、生產設備改造等項目。這些項目改進與提升了通用家電的運營效率,也明顯改善了其成本控制。另外由于美國家電市場的穩健增長,通用家電各項盈利指標增長迅速。2016年6月,通用家電業務并入海爾報表。收購日至2016年第三季度底,通用家電為海爾貢獻收入143億元,占海爾前三季度收入的17%,而貢獻凈利潤3.17億元,占比8.2%。通用家電對海爾整體的利潤貢獻遠小于收入貢獻,反映并購的收入協同效應開始顯現,對增加海爾收入具有明顯的作用。
(2)營運能力
營運能力指標揭示了企業資金運營周轉的情況,反映了企業對經濟資源管理、運用的效率高低。海爾營運能力的三項指標一直呈下降趨勢。存貨周轉天數由2015年44.87上升至2017年60.18;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由2011年22.94上升到2017年27.91。隨著家電下鄉政策和節能家電補貼推廣政策的結束,家電企業普遍存在高庫存的情況。同時為了清理庫存,家電行業頻頻出現各種促銷活動,一定程度上延長了家電企業的賬期。
(3)償債能力
本文使用資產負債率和速動比率來評價并購對海爾償債能力的影響。海爾的資產負債率明顯上升由2015年57.34%上升到2017年69.13%,而速動比率明顯下降,由2015年1.16下降到2017年0.87。這說明從短期數據來看,海爾并購通用家電后,償債能力明顯下降。為了保障財務安全,海爾已經與多家金融機構達成戰略合作關系,保持通暢的融資渠道。而且自身業務穩健,經營現金流充沛。
(4)發展能力
本文通過營業收入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對發展能力進行分析。海爾集團2016年、2017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和凈利潤增長率增長顯著,營業收入增長率由2015年-7.41%上升到2017年32.59% 。凈利潤增長率由2015年-19.42%上升到37.37%。說明2016年海爾并購通用家電后,增加海爾的收入規模和資產規模。
2.并購非財務指標
在對并購績效進行財務分析的同時,根據海爾跨國并購的動機,對其并購績效進行非財務分析。
(1)市場份額
2011-2017年海爾大型家用電器品牌零售量的全球市場份額呈上升趨勢。在并購通用電氣當年,海爾在大型家用電器品牌零售量的全球市場份額由2015年9.8%提升為2017年10.3%,
(2)產業鏈整合
海爾深度布局了整條產業鏈,包括研發、服務、制造和銷售。截至2017年,海爾在全球建立了10個研發中心,包括北美洲(美國)、歐洲(德國)、大洋洲(新西蘭)、亞洲(日本、韓國、印度、中國)、南美洲(墨西哥),在全球擁有24個工業園、108個制造中心、66個營銷中心。海爾通過對上游企業的整合,從研發到營銷,完善了家電行業產業鏈向上游的有效的延伸。
二、結論與啟示
通過對海爾并購產生的具體研究,本文有以下結論與啟示:
(1)并購活動提升了海爾整體的市場份額,提升了海爾海外收入的比重。維護了海爾的整體市場地位,這些都有助于海爾應對競爭對手的挑戰。
(2)從海爾并購通用家電后的短期數據來看,并購通用家電,提高了海爾的收入規模,也提高了海爾海外收入的比重。由于并購完成時間較短,無法對海爾并購通用家電的績效進行詳細分析,海爾海外的業績表現還取決于海爾整體運營能力。
(3)海爾在并購通用家電過程中,海爾提出“輕度策略”,并與目標企業建立整合團隊,保證整合工作成功開展。該策略的內容包括:第一,最大程度保證對方原有管理隊伍繼續參與董事會治理,形成雙方經營管理權相獨立的機制。第二,保留原有的組織架構和高管薪酬,實施積極的人才保留計劃。第三,由原管理層主導品牌管理;第四,通過各種內部交流活動逐步實現雙方企業文化的融合。通過這些整合措施,海爾保證了被并購企業穩定發展,同時也逐步與海爾原有品牌實現協同。企業并購后所獲得的長期效益,都是通過整合實現的。為了獲取并購的協同效應,企業和目標企業應該在經營、管理和財務方面進行整合,最終實現降本增效。
參考文獻:
[1]毛成銀.經濟新常態下企業提質增效研究[J].財會通訊,2017(02):77-81.
[2]曹凱晨,李小光,冒泗農.財務分析助推企業提質增效——杜邦分析法在昆侖燃氣財務分析中的應用[J].財務與會計,2017(24):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