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立婷
摘要: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為企業的發展創造了一個穩定的經濟環境,這樣企業就能夠在一種穩定的狀態下進行生產經營,實現自身的發展戰略。當然,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僅僅是會遇到機遇,其也會遇到許多挑戰,這些挑戰將會影響企業的后續發展,正是基于這樣的客觀性原因,企業需要重視挑戰,將挑戰變成機遇,而在整個處理的過程中需要企業更加重視企業的內審與內控的邏輯關系,因為,企業的發展主要在于控制風險,而風險的有效控制與企業的內審工作和內控工作都是分不開的。只有明確了內審和內控的本質區別和內在邏輯之后,企業才能夠更好地防范各種企業內部和外部風險,才能夠更好地提升企業的后續發展,進而實現企業自身的發展目標和發展戰略。
關鍵詞:企業內審;企業內控;風險把控
我國企業在進行生產經營的時候必須要全面分析企業內部和外部的環境,而在整個環境分析中更為重要的就是要進行企業風險的控制,企業的風險控制能夠更好地降低企業失敗的機率,因此,對于企業來說,進行有效的風險把控是十分重要的,而對于風險控制來說,企業主要采用的方法就是企業的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但是,企業在進行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的時候,由于兩者有著明顯的不同,因此,需要針對不同的情況進行有效的分析。因此,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企業在進行風險把控的時候,能夠更好地進行企業內部控制和企業內部審計的區分,只有將兩者有效的區分開來,才能夠更好地利用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來提升企業的發展安全性,降低不必要的成本,進而有效降低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各種風險機率。下面就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的內在區別與聯系進行有效的闡述,以便能夠更好地提升企業的生產經營效益,進而實現自身的發展目標。
一、企業內部控制與企業內部審計的定義區分
對于企業來說,進行內部控制和進行內部審計其主要的目的都是為了有效的降低風險的影響,也就是說在整個風險防護上更為重要,所以就現在來看,我國企業進行分析風險控制的主要方法是企業的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下面就這兩個部分的主要區別進行有效的研究。
1.內部審計
對于企業的內部審計來說,其是一種內部的監督活動,也就是在企業進行生產經營的過程中,通過合理有效的方法對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進行有效的風險把控,對于其中的問題及時分析,不斷提升企業的生產經營效率,可以說企業的內部審計實際上就是一種監督的作用,或者說更是一種風險的防護者,這就是企業內審審計的具體內涵。而且,企業在進行各種管理活動的時候,必然需要提升自身的內審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將各種企業管理的目標不斷落實,同時,也能夠在企業落實自身管理目標的時候,通過內審工作來降低在整個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更正風險水平。同時,對于企業的內審來說,其本身的主要特征就是一種獨立性,不能夠受到企業其他部門的影響,需要保持自身的客觀獨立性,但是,企業的內審也不同于社會上的審計,其主要還是為了企業內部工作服務,因為,企業的發展往往需要內審部門反映企業的發展情況,不需要對社會公眾負責。因此,企業的內審部門更多的是為了企業的生產經營服務,為了提升生產經營的效率,也是為了更好地滿足企業的發展需要。當然,對于內審來說,其本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為本身企業在發展中就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企業在進行內審的時候,能夠有效的將企業內部和外部的不利因素的影響降到最低,同時,對于企業內審來說,其本身也是具有審計性的,因此,其主要的屬性與企業的內部控制還是有著明顯聯系,那么區分好內審和內控的區別和聯系,就能夠更好地為企業發展做出貢獻。
2.內部控制
對于內部控制來說,其層面上更宏觀,也就是說企業的內部控制更多地強調一種制度化,也就是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更加重視制度化的建設,在整個企業的發展中更為重要的就是要建立有效管理層的審計制度,這樣才能夠幫助企業在進行生產經營的時候,不會因為不利因素的沖擊而產生較為嚴重的問題。當然,內部審計制度的基本目標是為了保證企業能夠合法合規經營,防范風險,提升企業的生產經營效益,進而實現自身的戰略目標。可見,一個企業如果缺乏了必要的內部控制制度,其就會導致整個企業的發展受到限制,而這個限制主要是由于風險的把控問題,當然,對于企業的內部控制來說,其本身也不是相互獨立的,或者說并不是因為企業的建立了內部控制,其就可以與社會上企業的審計部門相互決裂,相反,企業建立內部控制是為了更好的接受企業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企業只有建立比較全面的內部控制制度,才能夠滿足企業的審計需要,可以說企業在進行內部控制建設的時候就應該注意其對審計部門積極作用。所以,就目前來看,我國企業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內部審計制度建設,在整個建設的過程中要重視內部審計制度與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的必然聯系性,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幫助企業實現自身的發展要求,進而不斷提升企業的發展動力,獲得企業發展的內在動力支撐,這就是企業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的基本區別和聯系。
二、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的基本聯系性
對于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來說,其在定義上有著較為明顯的相似性,因此,對于企業的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來說,其本身就有著較為緊密的聯系,下面就企業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的具體化聯系進行闡述,以便能夠更好地幫助企業實現自身的發展目標和發展規劃,也是為了企業能夠實現現代化建設做好制度性建設,因此,這就是下面需要重點介紹的內容,我國企業內部審計制度與內部控制制度的天然聯系性。
1.內部審計能夠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提升企業管理效率
內部控制制度本身就是一種制度建設,對于制度建設來說,其不可能建設的那么完美,必然需要在企業的發展中不斷融合和發展,才能夠滿足企業自身的發展需要,而在整個過程中必然需要企業的后續制度支撐,而這個制度的支撐也就是提升企業內部審計的關鍵就是需要明確我國企業內部審計的重要性,因為內部審計可以說是作為內部審計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極大影響到企業的內部審計制度的建立,因此,對于企業來說,需要做的就是在提升內部審計質量的時候,能夠更好地提升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其具體的方法可以采用以下幾個步驟:首先,對于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來說,需要企業的各個部門積極的配合,更好地進行企業的發展,就需要建立全面的企業內部控制建設,而整個建設的過程往往需要企業各個部門之間的配合;其次,制度的建設需要一個過程,而制度的落實同樣需要一個過程,在整個過程中需要做的就是要將內部審計嵌入到整個內部控制制度落實中,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進而提升企業的發展效率。總之,內部審計的主要作用就是能夠更好的提升制度落實的效率,而就是其能夠起到必要的監督與檢查的作用,這是企業進行內部控制建設的關鍵一步,也是極為重要一環。
2.內部審計有效地推動了企業風險評估系統的落實
風險的預測和預警是企業內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對于企業的內部審計來說,更好地提升內部控制在預測風險時的效率。例如,企業在進行內部審計的時候,可以對于項目的實施進行有效的風險評估和測評,也就是在整個企業項目落實的過程中,企業內部審計能夠更好地評價項目的投資和收益,這樣及能夠將企業的生產經營風險不斷降低,因此,可以說企業進行有效的內部審計能夠幫助其實現風險的評估,進而降低企業的內在風險性,所以,企業的內部審計可以更好地幫助企業完成自身的發展目標,建立更加有效的企業發展規劃。
3.內部審計能夠有效地提升企業的內部控制效率
對于企業的內部控制來說,其在設計和落實過程中都必然需要企業進行有效的效率的提升,因為缺乏效率的制度不能為企業的發展貢獻力量,而在整個企業的發展中,企業的內部審計能夠更好地幫助企業的內部控制進行建設,而且這個建設的過程能夠很好地提升內部控制制度的效率,因此,可以說我國積極構建的內部審計制度能夠幫助內部控制制度更好地進行建設和發展,同時,在進行企業內部控制建設時,內部審計工作能夠幫助企業的內部控制提升自身的適應性,也就是在進行內部控制建設時,可以更好地幫助企業完成整個內部控制的建設,總之,對于企業來說,需要做的就是不斷提升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就需要不斷提升內部審計的積極作用。
總結
我國目前積極構建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制度。因此,企業明確內部審計的和內部控制的積極意義和相互之間的內在邏輯性,對于企業的發展是十分有益的。
參考文獻:
[1]李小青.公司治理結構對內部控制的影響[J].商業研究,2007(01)
[2]王光遠,瞿曲.公司治理中的內部審計[J].審計研究,2006(02)
[3]陳志斌.信息化生態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框架研究[J].會計研究,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