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華
從教多年來,我和家長溝通時常常被問到:“老師,請問英文要怎么提高?”結合個人教學體會與孩子的輔導實踐,就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粗淺心得。
一、找準孩子的問題癥結所在,對癥下藥
一般來說,問老師英文要怎么提高的孩子與家長,往往就是生性靦腆害羞,不愿開口說英文;還有就是英語閱讀量偏少,想表達卻找不到合適的知識來表達的孩子。孩子具體的情況,家長要觀察,更要與老師溝通,把孩子的問題搞清楚,有了這個問題“靶向”,家長和老師才有可能針對孩子的具體問題進行指導。
二、鼓勵孩子“開口講”,把“讀英語”變成“說英文”
很多孩子英語“學”了很多年,卻很少開口“說”,甚至從不開口講英語。家長往往很著急,“他怎么就是不愛開口說,怎么辦?”其實不太難,給孩子足夠的信心就好辦了!
首先,家長應該創造多點機會讓孩子在公共場合發表自己的意見,即便是很簡單的幾句話,也要讓孩子自己表達。當孩子在表達的時候,不要批評,而應給與耐心的鼓勵,有技巧地引導孩子大聲、再大聲、更大聲……只有這樣,孩子的膽量才可以強大起來。中文這樣練膽子,英文亦是,因為學習語言是相通的。
其次,當孩子很難堅持“Only English”的時候,家長這時候就要堅持引導。孩子不會的,家長可以讓孩子用肢體語言表達,加上簡單的詞匯或句型,讓孩子慢慢具有自覺“talk in English”的表達意識,堅持就可以成為好習慣了。
最后,孩子怯于開口的最大原因,很有可能是孩子詞匯和語法基礎薄弱。很多孩子只能簡單說單詞,但不能用句子表達,這可怎么辦?這得靠平時的積累,除了增加詞匯量,還要多背書,先從簡單的短句、俚語入手,然后逐漸背短文,最后到篇章,一步一步來,有一天,孩子的語言就會突飛猛進,情不自禁就開口表達自己的意思了。
整個訓練過程,當孩子出現錯誤時,需要爸爸媽媽的鼓勵和關注,不要著急,多點耐心、多點支持,用心引導孩子,即便是錯誤的表達,只要孩子開口了,都要給予肯定。到了一定時候,孩子會自己感悟語言的正確性的,自信心也會越來越強的。
三、家長“陪伴閱讀”,提升孩子的閱讀技巧
首先,要破除一個誤區:提升閱讀技巧,是不是要背單詞?要有大量的詞匯積累后才能開展英語閱讀?我不反對詞匯量的確會影響閱讀能否順利完成。但是,對于孩子來說,閱讀這個事情,并不是取決于詞匯量的多與少。也就是說,閱讀并不是一個你有多少詞匯量,拿到手上的文章或書就能靠自己完全讀明白的。而且,單純的背單詞,早已證明是日漸式微的學習方式了!沒有句子,沒有篇章,沒有脫離真實語境的單詞,就只是支離破碎、枯燥乏味的知識,你讓孩子怎么能靈活地把一個個單詞拼湊成恰當的語句呢?因此,閱讀不只是背誦單詞。而是愿意把書本拿起來,愉快的讀下去。
其次,從“伴讀”開始,從小培養孩子的英語閱讀興趣。那怎么培養孩子的英語閱讀興趣呢?我們從時下最流行的繪本閱讀教學來破這個難題吧!繪本閱讀之所以得到英文教育界大力推崇,就是能用最地道的語言,原汁原味的內容幫助學習英文的讀者建立起正確的英語邏輯思維,養成接地氣的英語語言習慣。
第三,選擇適合孩子的閱讀書籍。閱讀書目,當然要“投其所好”了。孩子喜歡什么類型的書,那就盡可能選擇孩子感興趣的話題,這樣他才愿意看、喜歡看。等孩子習慣了“親自”閱讀,他就會找更有挑戰性、信息量更多的書目來閱讀。
一到二年級:入門繪本,不要多句或長句,詞匯類的繪本閱讀比較適合低年級孩子,因此《牛津樹閱讀》系列值得推薦。
三到四年級:簡單的繪本故事,大量輸入詞匯,例如《Biscuit》《Five Little Monkeys》《From Head to Toe》之類系列的有故事情節的繪本更能吸引孩子。
五到六年級:原汁原味的原著,如《Black Beauty》《Aesops Fables》《Grimm Selected Fair Tales》 《The Little Prince》《Winnie the Pooh》《Oscar Wilde》讀原著,更能獲得語言的藝術價值,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
學習沒有捷徑,唯有不斷的勤學苦練與實踐鍛煉。英語表達力的提升,閱讀積累、實踐練習缺一不可,二者相得益彰,統一于語言學習與提升之中。
責任編輯 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