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華,馮 毅
(1.瀘州市人民醫院醫務部,四川 瀘州 646000;2.遵義醫科大學管理學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中心,貴州 遵義 563003)
衛生資源配置的均等化,關乎廣大人民群眾基本衛生服務的可及性與公平性,關乎社會的和諧與穩定[1]。衛生服務利用通過分析社會衛生狀況了解人群衛生服務需求和利用效率及影響因素,探索衛生資源的合理配置方式和衛生工作重心[2]。貴州省屬西南地區少數民族聚居地,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衛生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服務利用的可及性影響著貴州省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十三五”以來,貴州省致力于改善居民醫療衛生水平,推進衛生資源的合理配置,但是各市(州)的發展水平怎么樣,服務利用效率是什么情況,這是值得探討的問題。本文通過對貴州省2011-2016年各市(州)衛生資源配置及服務利用分析,探討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需改進的方向,為衛生行政部門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
本研究中貴州省數據來源于2012-2017年《貴州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和《貴州統計年鑒》。全國衛生資源數據來源于2017年《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
①使用Excel 2007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采用年均增長率等指標對2011-2016年貴州省各市(州)的衛生資源配置和服務利用情況進行評價。②采用相關分析法對貴州省2011-2016年各市(州)衛生資源及服務利用情況等相關因素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③運用對比分析法對各市(州)之間的衛生資源配置進行分析評價。
貴州省2011-2016年各市(州)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呈緩慢增長趨勢(見表1),僅有銅仁市(15.25%)和畢節市(10.24%)年均增長率超過了10%,貴陽市年均增長率最慢,僅為1.75%。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畢節市最少,僅有1.25人;貴陽市最高,為3.37人,貴陽市配置人數是畢節市的2.6倍。
貴州省2011-2016年各市(州)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得到了較快地增長(見表2),總體增長率達到了17.47%,其中增長率最快的銅仁市年均增長率為36.42%,貴陽市的增長最慢。但是,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貴陽市最高,為3.90人;安順市最低,僅有1.82人。
貴州省2011-2016年各市(州)醫護比均出現了負增長(見表3),其中畢節市和銅仁市的年均負增長超過了10%。各市(州)醫護比總體在0.8(1∶1.25)以上,其中醫護比最高的黔南州為1.01(1∶0.99)。

表1 貴州省2011-2016年各市(州)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 人

表2 貴州省2011-2016年各市(州)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 人

表3 貴州省2011-2016年各市(州)醫護比
貴州省2011-2016年各市(州)診療人次得到了大幅度地增長(見表4),總體年均增長率超過了60%,各市(州)2012-2013年成倍地增長,2013年以后增幅較緩。
貴州省2011-2016年各市(州)病床使用率除貴陽市外均出現了負增長(見表5)。病床使用率最高的遵義市為82.51%,最低的畢節市僅為58.03%,除遵義市外,其余市(州)病床使用率均在80%以下。
貴州省2011-2016年各市(州)平均住院日出現了小幅度地下降(見表6),5年間總體下降了1.28天。平均住院日最高的貴陽市為9.90天,最低的黔西南州為6.50天。

表4 貴州省2011-2016年各市(州)診療人次分析 萬人次

表5 貴州省各市(州)2011-2016年病床使用率分析 %

表6 貴州省2011-2016年各市(州)平均住院日分析 天
貴州省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僅有貴陽市超過了3.10人,其余市(州)不足2.10人;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僅有貴陽市在2011年就超過了3.20人,大部分市(州)不超過2.20人。按照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的《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指導原則(2016-2020年)》要求,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為2.50人,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為3.14人,貴州省僅有貴陽市達標,其余市(州)差距十分明顯,特別是偏遠地區,如畢節市的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為1.25人、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為1.83人,差距更是巨大。貴州省每千人口的配置也低于同期全國的平均水平,2016年全國執業(助理)醫師數為2.31人,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為2.54人。醫護比僅有畢節市(0.68)、銅仁市(0.75)、遵義市(0.76)和安順市(0.77)稍微低于0.8(1∶1.25)的要求,相對來說護士人力資源仍顯不足。從發展趨勢來看,貴州省近年來加強衛生人才引進和培養,特別是省內醫學院校的定向培養醫療人才卓有成效,醫生和護士都得到了增長。但是,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增長緩慢,而每千人口注冊護士增長迅速,因此醫護比出現了負增長。究其原因,可能是衛生投入缺口較大,衛生經費嚴重不足,貴州省人均衛生總費用僅為2136.78元,明顯低于全國平均的2980.80元,在西南地區也低于四川的2638.14元和云南的2309.65元;另一方面衛生資源布局結構不合理,貴陽、遵義等中心城市衛生資源更豐富,而畢節市、銅仁市和黔西南州等衛生資源相對缺乏,2016年5月31日前,貴州省還有198個鄉鎮衛生院、24 個政府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存在著執業醫師的缺口[3]。因此,要繼續加大衛生經費的投入,使衛生資源總量與人民群眾服務需求的增長相適應[4],特別是畢節市、銅仁市和黔西南州等資源相對缺乏的市、州,引導醫療衛生資源向這些地區傾斜,確保貧因人群獲得最基本的醫療衛生服務[5]。建立科學合理的衛生人才流動機制,以推動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向縣級及以下醫院下沉[6]。加強執業(助理)醫師的培養和留存,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用人單位和社會資助為輔的衛生人才隊伍建設投入機制,優先保證人才發展的投入,以穩定醫師隊伍[7]。
貴州省診療人次增幅明顯,說明受經濟增長、醫保覆蓋面擴大、人口增長和群眾對健康意識增強等因素的影響,醫療需求持續快速增長[8]。2012-2013年診療人次成倍增長,但是執業(助理)醫師和護士并沒有得到相應的增長,這可能會造成醫護人員的負擔加重,導致醫療質量潛在風險增加。貴州省的病床使用率僅有69.75%,遠遠低于全國醫院病床使用率(85.3%);不同地區之間病床使用率差距明顯,貴陽市和遵義市的病床使用率約有80%,畢節市(58.03%)和六盤水市(61.48%)則遠遠低于平均水平;且各市(州)的病床使用率出現了逐漸減少的趨勢。總體來說,貴州省存在著床位“過剩”的現象,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碎片化問題嚴重,硬件配置存在床位增長過快,資源配置主要集中在經濟較好的黔中地區,西部和南部地區相對較薄弱等問題[9]。主要原因在于相對于其他幾項衛生資源,床位的增加成本較少[10];另一方面大醫院床位爆滿、小醫院門庭冷落,如南明區醫院的床位使用率僅70%。在加強醫院基礎設施建設的時候,醫療衛生機構的床位配置不能一味追求數量上的增加,應該根據當地居民的衛生服務需求來合理配置衛生設施[11];同時,進一步完善醫保制度,加大對低收入人群的保障力度,釋放衛生服務需求[12],通過對口支援、專科培訓等逐步增強縣域診療能力,逐步實現“大病不出縣”,促進畢節市、六盤水市等地區的床位使用率提高。
貴州省平均住院日為7.66天,低于全國醫院平均住院日(9.40天),所有市(州)中最高的貴陽市平均住院日為9.90天,最低的黔西南州只有6.40天。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醫療資源集中在貴陽、遵義等中心城市,危急重癥多集中在衛生資源較好的中心城市,從而增加了此類城市的住院天數;而黔西南地區醫療資源較差,以收治普通病癥為主,所以不需要長期住院,其住院天數較短。從近3年來看,絕大部分市(州)的平均住院日略有下降,診療人次穩步增長,而病床使用率卻在迅速下降,衛生資源配置效率不穩定且總體下降[13]。要嚴格控制公立醫院床位規模和建設標準,合理增減開設病床,保證醫院科學合理的發展模式[14]。對于居住分散、服務半徑較低、交通不方便的地區,在適當增加服務機構數量的同時減小規模,以提高服務可及性為主[15]。加強分級診療、雙向轉診建設,在降低貴陽市、遵義市等中心城市平均住院日基礎上,通過將康復、關懷等可以下轉的病人轉回去,逐漸提升其他地區的平均住院日。加強衛生健康知識的宣傳教育,逐步培養農村居民的就醫觀念,充分利用基層衛生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