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靜
摘 要:中國電影史中涉及華威貿易公司的大多一筆帶過,最為常見的描述是“電影發行公司”“中國電影界的大本營”,而對該公司的創辦以及除發行外還在其他哪些方面對中國電影業有重要影響等方面幾乎沒有書寫。因此文章將從華威貿易公司的創辦和對中國電影業的影響兩方面進行敘述。
關鍵詞:華威貿易公司;中國電影業;電影發展史
一、華威貿易公司的創辦
1929年7月1日,六合影片營業公司在《申報》封面刊登啟事,宣布六合公司六月三十日期滿不在繼續。華威貿易公司也在同一天、同一版面上刊登了啟事,內容如下:
本公司以提倡國貨、扶助中國影片事業為宗旨,各影片公司暨影戲院如有以出售版權、代理發行、推廣營業、供給排片、代辦廣告、代辦運輸等事,見委皆當竭誠接受,盡心辦理,手續簡單,傭金克己,駕臨接洽或通信商榷均可。
卞毓英、王夢萍同啟。地址:仁記路三十五號三樓,明星影片公司分發行部內。①華威貿易公司主要由周劍云主持,并邀請青島片商卞毓英、漢口片商王夢萍作為協理。卞毓英之前擔任過世界大戲院經理②,青島月宮電影公司的駐滬代表③;王夢萍之前就被六合影片營業公司聘請為湖南、湖北兩省的經理④,還是漢口法租界河街百代影戲院的選片主任⑤。這樣發行公司與影戲院之間的關系更進一步,有利于激發市場潛力,擴大內地電影市場。兩人任華威貿易公司協理后,卞毓英設立了毓英影片營業公司,并與華威貿易公司簽訂合同,在山東全省經營明星、天一、友聯、大中華百合、華劇、暨南、孤星等影片公司所出品影片;王夢萍在漢口設立了華中影片營業公司,專門經營湖南、湖北、四川、江西、河南五省電影事業,主營影片版權的買進賣出以及代理發行。⑥卞毓英、王夢萍在電影界資格老,發行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加上兩人辦事的手腕和魄力,所以華威貿易公司的發達一半全仗二君的力量。⑦卞毓英在電影界有“發行巨頭”⑧之稱,1940年加入中國聯合影業公司,與李大深、吳邦潘合稱中國聯合影業公司發行部三大巨頭⑨。關于對華威貿易公司是“中國電影界的大本營”的評價,最早出現在1931年出版的《影戲生活》第1卷第10期一篇名為《華威貿易公司與中國電影事業》的文章中,并延用至今。
華威貿易公司成立。最直接的原因是由張石川、周劍云所組織成立的六合影片營業公司因利益分配問題相繼有主要負責人退出而導致解散,之后在此原址上成立華威貿易公司并由周劍云主持。華威貿易公司的成立順應了當時中國電影市場的需求。當時中國電影剛起步,各個環節都處在摸索階段,在不斷的模仿和探索中,中國電影制片業逐漸找到了自己民族化、本土化的電影模式。但是中國電影市場中的發行和放映基本上掌握在外商手里,當時美國的八大電影公司陸續在中國開設了分支機構,將自家公司的影片源源不斷地輸入中國。中國電影從業人員意識到國產電影的發展必須擁有自己的發行放映渠道。華威貿易公司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1937年夏,抗日戰爭爆發,明星公司制片基地嚴重受損,遂停辦,附屬于明星公司的華威貿易公司也是相同的命運,解散時間大致為1938年。華威貿易公司是《明星半月刊》的發行者,《明星半月刊》的終刊時間為1937年7月1日。1938年3月12日出版的第二百二十六、七號合刊《司法公報》的附錄部分有一則“最高法院民事第五庭裁判事件(民國二七年一月三十一日):張照明與上海華威貿易公司請求賠償損害再抗告事件”的消息。由此看來,《司法公報》上所涉及到華威貿易公司的消息是離其解散較近的事件,因此華威貿易公司解散的大致時間為1938年。
二、華威貿易公司對中國電影業的影響
華威貿易公司作為一家電影貿易公司,是聯絡制片公司和電影院的橋梁,是中國電影界的大本營,國產影片大多通過它銷往內地放映,而內地的大小影院也因此幾乎全部集合到了“華威”的旗幟之下。⑩華威貿易公司所經營的區域十分廣泛,包括華南、華北、華中、東北等地區。1931年4月10日出版的《歌女紅牡丹特刊》中,華威貿易公司用了一頁的版面為自己打廣告作宣傳,詳細地介紹了營業范圍、所經理的影片公司、管轄的影戲院、管轄的各營業公司等。其中“營業要目”{11}是:
出售四達通{12}(Startone)影片發音機及華威風(Whawei-phone)用電唱片機;代客改變電流、改變燈箱及裝置有聲機上所用之一切機件;經理中國各大影片公司出品、代辦運輸;代理歐美各種有聲無聲影片;發展國內影院及供給影片;代辦戲院廣告及印刷文件。
華威貿易公司的主要業務涉及電影發行和放映, 三、四、五、六條主要就是影片宣傳發行,一、二條可以算作影院的建設。影院放映設備的提升是影院建設的重要環節,直接影響觀眾的視聽感受。
華威貿易公司所經理影片主要來源是明星、友聯、華劇三家公司,包括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九十余部;友聯影片公司出品的三十余部,華劇影片公司出品的二十余部,{13}華威貿易公司作為19世紀30年代前后影響最大的電影貿易公司{14},其管轄的影片營業公司有福建影片營業公司、華中影片營業公司、山東影片營業公司、東北影片營業公司。其發行區域廣,經理的影片量多質好,所以旗下聚集了很多的影院,其中管轄的影戲院分布在37個城市,共計64家{15}。
華威貿易公司沒有涉及制片和放映產業,但在制片公司與影戲院之間建起了堅實的橋梁。華威貿易公司有嚴格的選片標準,“前天我跑到友聯公司發行部去瞧見他們和華威所訂的合同,我才明了華威的確是各影片公司的介紹人,但是華威的選片很嚴,對于粗制濫造的小規模影片是絕對拒絕代理,所以內地各戲院是十分信任華威,只要他發一言就可以給你開映。”不僅如此,華威貿易公司還多次召集影片公司討論有關影片質量的問題,1931年第一卷第31期的《影戲生活》上刊登了一篇名為“華威貿易公司因禁止神怪片召集各影片公司討論辦法——結果:求電影檢查會賜予通融、組織電影同業會共同討論”的文章。由此可見,華威貿易公司的業務雖未觸及制片環節,但它嚴格的選片原則對中國電影制片業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華威貿易公司發行的主要市場是內地,因內地電影市場比沿海地區起步晚,所以與電影相配套的設施也相對落后,特別是當有聲電影進入中國市場,內地的電影院更沒有多余的資金來為影院更換昂貴的設備。1930年華威貿易公司設計推出“四達通”還音裝置,這種還音裝置相較于美國的同類產品價格低很多,適用于各類有聲電影的放映,為中小型影院解決了電影的還音設備問題,它的問世對于中國有聲電影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
三、結語
20年代外國影片在中國市場上大行其道,中國電影從業人員意識到國產電影要想與之抗衡必須建立自己的發行放映渠道,因此華威貿易公司應運而生。1929年7月1日,華威貿易公司在明星公司周劍云的主持下成立,1938年因戰爭而解散。華威貿易公司是聯絡電影制片公司和電影院的中介,明星、聯華、華劇以及一些小公司的影片大多通過它銷往全國各地,內地的大小影院幾乎都在“華威”的放映網旗下,是中國電影界的大本營,在當時中國的電影發行業中具備較強的市場號召力。華威貿易公司作為一家發行公司,堅持嚴格的選片原則,抵制粗制濫造的影片,促進了中國電影制片業的發展?!八倪_通”成功研發及生產出品,推動了我國有聲影片的普及,進一步完善了影院建設,豐富了觀眾的視聽。華威貿易公司對中國電影業的發展功不可沒。
注釋:
①《華威貿易公司啟事》,1929年7月1日《申報》,第1版。
②《本埠新聞二·三十二軍二十師派兵保護世界大戲院》,1928年4月3日《申報》,第15版。
③《月宮電影公司廣告》,載《電影月報》,1928年第5期.
④《六合影片營業公司湘鄂經理處成立》,1926年8月10日《申報》,第1版。
⑤《漢口法租界河街百代影戲院廣告》,載《電影月報》,1928年第1期.
⑥《毓英影片營業公司廣告》,載《歌女紅牡丹特刊》,1932年第4期。
⑦《華威貿易公司與中國電影事業》,載《影戲生活》,1931年第10期。
⑧陸劍等輯錄:《留下南潯的腳印—民國報刊涉潯文圖選輯》,載《青青電影》,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2015年版,第275頁。
⑨《銀幕后的三巨頭:吳邦潘、李大深、卞毓英》,載《青青電影》,1940年第42期,第14頁。
⑩酈蘇元,胡菊彬:《中國無聲電影史》,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206頁。
{11}{12}{13}《華威貿易公司廣告》,載《歌女紅牡丹特刊》,1932年第4期。
{14}“四達通”即四達通電影發音機。1930年,由華威貿易公司研制生產,是中國自己的有聲電影放映機。
{15}楊金福:《上海電影百年圖史1905-2005》,北京.文匯出版社,2013年版,第84頁。
參考文獻:
[1]程季華.中國電影發展史[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63.
[2]酈蘇元,胡菊彬.中國無聲電影[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6.
[3]陸弘石,舒曉鳴.中國電影史[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
[4]沈蕓.中國電影產業史[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
[5]于麗.中國電影專業史研究——電影制作、發行、放映卷[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
西南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