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波
摘? 要:民族傳統體育是中華傳統民族文化中的藝術瑰寶,作為我國優秀文化的主要內容之一,現如今已經在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得到廣泛運用。高校為提高學生對民族傳統體育知識的學習欲望,教師加強教學手段創新,引導學生準確把握文化傳承的內涵,同時強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吸收,從而促進民族傳統文化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滲透。
關鍵詞:文化傳承? 高校? 民族傳統體育? 教學模式? 構建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4(c)-0196-02
高校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時,需要站在文化傳承的角度,同時深入了解民族傳統文化內涵,只有這樣方可增強民族傳統文化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運用的實效性。體育教學中,注重對民族傳統文化的了解,便于學生更多的吸收民族傳統文化,并提高體育教學水平。充分展現民族傳統文化的時代性、發展性、特色化,對體育教學工作進行創新考慮,以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意識為主,依據教學進度,及時構建完善的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模式,從而實現高校體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的目標。
1? 文化傳承與民族傳統體育的內涵
1.1 文化傳承的內涵
文化傳承指的是文化在社會環境、群落中所形成的縱向交接的過程。高校民族傳統體育中的文化傳承的內涵主要體現在這兩個方面:(1)高校體育教學中對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傳承;(2)高校體育教育過程中,通過挖掘,從而及時發現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隱含的知識內容,這將成為體育教學中的主要資源,借助“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民族傳統思想教育學生,從而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及公平意識[1]。
1.2 民族傳統體育的內涵
民族傳統體育是指以漢族為核心的華夏民族在不同歷史階段、各個角落展開的同一心理素質的、具有民族傳統特點的體育活動的總稱[2]。民族傳統體育具備健身娛樂的特性:如武術、舞龍、龍舟、摔跤等活動,這些活動是以提高人員的綜合素質、合作能力為目標,在民族傳統體育范圍內。民族傳統體育不僅是一個符號,還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代表,是整個民族得以創新和進步的力量源泉,蘊含著民族精神及藝術韻味。
2? 文化傳承與高校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聯系
文化傳承與體育教育間的關系很是密切,比如高校通過開展體育活動,讓學生了解更多的傳統文化,了解不同歷史階段形成的優秀文化,并提高對文化傳承的認識[3]。高校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大學生優良的道德品質,引導他們做一個品行端正的社會人才,這不僅是增強大學生身體素質的主要方法,還是促進大學生性格完善的創新方法。民族傳統文化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高校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教學,這對文化的傳播、創造等具有深遠意義,因此高校體育教學要與文化傳承融合起來,更好的發揮出文化傳承及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引導作用,有效增強高校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育人功能。
3? 基于文化傳承的高校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模式構建方法
3.1 加強民族傳統體育教學觀念創新
高校民族傳統體育教學中,強調文化傳承的作用,采用啟示法讓學生主動學習更多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樹立正確的民族傳統體育教學觀,便于為學生提供有效指導。運用民族傳統體育教學觀影響學生,同時依據文化傳承的內涵,及時向學生講解傳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必要性,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將《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及《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意見》為導向,針對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及身體狀況,制定民族傳統體育教學計劃,及時滲透武術、養生、舞蹈等知識,提高學生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了解,從此加深對文化傳承的印象。借助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教學中重點凸顯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文化底蘊,不斷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3.2 創新教學方法
高校借助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加強教學方法創新,及時摒棄單一、固定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觀察學生的學習表現,掌握學生的求知需求,便于制定有針對性的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措施。比如某高校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時,根據體育教學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設計優化,依據學生興趣點,融入一些文化傳承的知識,以此方式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借助網絡搜索,為學生講解與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有關的內容,豐富課堂教學,采用游戲法指導學生,及時為學生布置互動型學習任務,便于同學在小組內進行探討和交流。比如教師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武術學習的過程,利用PPT課件展開武術教學,借助幻燈片,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引導學生學習武術,采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講解傳統民族體育項目-武術的動作要點,并進行動作分解,為了讓學生全面掌握武術內容,將關鍵地方進行回放,并采取現場示范法,促進學生及時掌握動作要點。
3.3 構建教學評價體系
高校體育改革不斷深入,當前高校的體育教育以思想引導為主,關鍵在于,利用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使得教學評價范圍延伸。高校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構建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新型評價體系,評價工作涉及綜合評價、過程評價、隱性評價等部分,確保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更為科學、實用。其中的過程評價指的是學生在體育課堂理論學習及實踐環節的主要表現;綜合評價指的是將所有的評價項目結合起來,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及表現進行統一評價;隱性評價主要指的是學生在體育理論課及武術學習中的具體態度。將學生的態度與實際表現結合起來,便于學生端正體育學習態度,并客觀認識到自身在武術學習中的不足,有助于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輔導與教育。
3.4 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案例
某高校教師從文化傳承的角度考慮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實施過程,以體育教學創新為主,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到校外展開武術訓練,將民族傳統體育教學延伸到校外。師生們尊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教師也參與到武術訓練的小組內,與學生一起進行訓練,在此環節,學生發現自己與老師的差距,并及時請教老師,認真跟著老師練習武術。訓練之前,播放武術訓練的視頻,利用大屏幕激發學生的訓練興趣,教師與學生一起觀看武術比賽,讓學生深刻的體會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蘊含的民族文化氣息。對每個小組的表現進行打分,以這種方法幫助學生及時糾正錯誤的動作,并將多個復雜動作連起來,形成一整套武術動作,從而提高大學生對民族傳統體育內容的掌握程度。
4? 結語
通過了解文化傳承與民族傳統體育的內涵,大學生對文化傳承及民族傳統體育有了更深的認識,同時明確文化傳承與高校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聯系:通過開展體育活動,學生了解更多的民族傳統體育知識,增強民族傳統文化意識。重點凸顯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文化底蘊,加強教學方法創新,利用PPT課件展開武術教學,并構建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新型評價體系,同時進行案例分析,將民族傳統體育教學延伸到校外。通過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活動,加深學生對文化傳承的認識,并促進高校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模式創新。
參考文獻
[1] 李永剛.文化傳承視野下高校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構建[J].青少年體育,2016(3):103-104.
[2] 杜朝輝,于野.基于文化傳承視角廣西高校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模式評價與構建研究[J].梧州學院學報,2017(6):47-51.
[3] 周家金,黃向平,孫慶彬.民族傳統體育的“文化植入式”教學模式探析——以桂東南采茶舞引入高校體育課堂為例[J].梧州學院學報,2014(6):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