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佳
□支書故事
今年是江玉琴擔任昆山市陸家鎮鄒家角村(社區)黨總支書記和社區主任的第四個年頭,不過,她仍然清晰地記得2016年剛來時的情景。
“當時鄒家角村居合一,外來人口眾多,人口結構復雜,管理和服務難度大,這讓初來乍到的我很有壓力。”江玉琴說。復雜的局面并沒有讓她慌張,到社區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戶走訪。通過走訪,江玉琴發現,社區“黏性”不夠、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不高是造成社區難管理的一個重要原因。如何增強社區的凝聚力成了困擾江玉琴的難題。轉機出現在2017年,當年恰逢陸家鎮探索打造“三位一體”黨群服務體系,建強黨建陣地,并將其作為“書記項目”加以推進。江玉琴決定以此為突破口,在矛盾相對集中的啟發廣場小區建立黨群服務點。
“啟發廣場小區是物管小區,業主與物業的糾紛時常發生,每月投訴量占整個社區的80%。在這里建黨群服務點,可以通過黨組織引領、黨員示范等途徑及時化解各類矛盾和糾紛。”江玉琴道出選址的緣由。然而好事多磨,就在開工前一晚,在江玉琴查看現場過程中,100多名業主圍住了她,針對黨群服務點的建設表示了許多質疑。得知大家的擔憂,江玉琴召開“現場會”,詳細說明了建服務點能給業主帶來哪些服務、現場如何布置、施工的具體時間段等。經過她的一番解釋,鬧哄哄的場面安靜下來。
“明天動工可以,但是不是和你講的一樣,有沒有動承重墻,用材是不是環保的,我是要全程監督的。”就在大家猶豫不決時,一位業主發聲了。這位業主是國家二級建造師,同時也是一名黨員,他主動提出要負責黨群服務點的“工程監管”,對工程進度、用材、質量嚴格把關。江玉琴立即答應了他的要求。在黨員業主的配合之下,2017年7月,啟發廣場黨群服務點順利啟用。
服務點建成啟用后,江玉琴時常來到這個“距離群眾最近之處”,并以此為平臺,定期召開物業業委會、業主代表等多方座談會。從居民最關心的“物業管理”“群租房”“衛生死角”等問題入手,與群眾面對面地溝通交流,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綜合整治行動,拆掉了違建“釘子戶”,解決了群租房、占道經營、車庫開店等問題,小區面貌煥然一新。
江玉琴覺得,“黨群服務點是一個載體,只有承載了鮮活的黨建項目,才能不變成‘空殼子’‘花架子’,才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所以,她積極發揮“黨建融”的引領作用,針對青少年、轄區居民、老年人、熱心業主等不同主體,實施“I成長”“I關懷”“相伴”“I互助”等不同項目服務。在她的統籌下“紅色之光”服務隊、“紅色管家”行動支部、“媽媽支部”相繼組建,為黨員提供了在廉政文化、安全檢查、信息聯絡、助老愛老、困難幫扶等方面發揮先鋒作用的平臺。社區居民的熱情也日益高漲,他們不僅積極參與“民生會客廳”活動,為社區建設出謀劃策,還自發成立了“新啟一家”志愿者俱樂部,分工建立“找幫手”“約活動”“傳溫情”三支隊伍,配合社區工作開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鄒家角村(社區)的工作得到廣泛肯定和稱贊。2018年8月28日,江玉琴還受邀前往北京,在全國街道社區黨組織書記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專題培訓示范班上介紹鄒家角黨群服務點建設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