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老胡

熏香味實在誘人,這種香循序漸進,慢慢沁入心脾。品嘗煙熏美食與其說是味覺上的一種享受,倒不如說是在體驗一種嗅覺上的快感更為貼切。
據資料記載,煙熏食品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而且熏還可以分為冷熏、溫熏和熱熏三種。冷熏屬于最原始的熏制方式,目的主要是延長食物的保存期,一般熏煙的溫度在20~35℃之間,熏制時間則長達2~3周,這種方式熏出來的成品,可以在常溫下保持幾周不變質,但熏制的食物卻多用于魚類。溫熏則是以增加食品風味為主要目的,熏制時的溫度相對比較高,一般控制在50~70℃,也有90多度的,煙熏的時間從2~3小時至1~2天不等。而熱熏的熏煙溫度則要提高到120~140℃,同樣也是為了增加食品風味,但由于熱熏時間都在2~4小時,所以成品中的水分含量比較多,保藏時間也自然要短于溫熏。
我們常見的熏制食品,大多屬于溫熏方式加工而成的,如熏雞、熏鴨、熏肉、熏蛋等等,只不過在不同地域,熏制時所用的煙熏料有些差別,像廣東名菜“太爺雞”,就是先把蜜糖和水仙茶葉等原料炒出黃煙后,再將雞放上去熏熟;
而四川的樟茶鴨子,則是用樟樹葉與茶葉等為主要熏料(還可加小米、柏樹枝、米飯粒、鋸末等)熏制出來的。

煙熏食品的加工方法看似簡單,但事實上卻不容易掌握,除了要控制好熏制時間外,最難的還是“制煙”的這個環節——掌握好鍋中的溫度和煙氣的濃淡程度,是決定煙熏食品成功與否的關鍵。
有次我去朋友家做客時,吃過他親手做的一道煙熏菜——咸蛋黃鴨卷,實在是好吃。
當時我就從朋友那里問出了制作方法。嫩鴨割開成兩半,去骨,然后在鴨肉上均勻地打上花刀,納盆加花椒、料酒、蔥、姜、蒜、鹽、味精等腌漬一晚,第二天取出來用清水沖掉鴨身上的腌料,再逐塊卷上紫菜和咸蛋黃成壽司狀,然后用紗布將鴨肉裹好定型,上蒸鍋蒸25分鐘至熟取出,等鴨肉冷卻后再拆掉紗布。炒鍋預熱,先放入白糖炒化,再將茉莉花茶和米飯粒放進去炒勻,此時得開大火加熱,等到鍋內有濃煙冒出來時,再把擺好鴨肉的鐵箅子放進去并蓋上鍋蓋,炒鍋四周用濕布將捂嚴,大約1小時后,一道熏香味濃的“咸蛋黃鴨卷”就算大功告成了。
用傳統煙熏法制作的食品,多少都含有一些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不過人們現在發明了一種煙熏液,使用時可以像味精、醬油那么簡單方便,只需往原料里少量添加便即可獲得良好的煙熏香味。
寫到這里,我忽然想起如今都市里時尚的香薰,同樣是煙,香薰可以使人達到舒緩精神壓力增進健康的目的,而煙熏食品則可以愉悅我們的味蕾和嗅覺。試想一下,若是將二者結合起來運用又會出現怎樣一種情況?呵呵!我現在能做到的是在充滿香薰的房間里拈起一塊煙熏菜,以享受兩者結合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