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茹

【摘 要】目的:分析高壓氧治療小兒病毒性腦炎的護理效果。方法:隨機在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診的小兒病毒性腦炎患者中選取60例作為研究對象并按照抽簽的方式將其平均分組,其中接受常規治療(降溫、抗病毒、解痙、降顱壓等)措施的30例患者列為對照組,接受高壓氧治療和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的30例患者列為觀察組,比較不同治療護理措施對療效的影響。結果:研究數據表明,觀察組患兒治療后的總有效率為29(96.67%),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為21(70.00%),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更高(X2=7.68,P<0.05)。結論:小兒病毒性腦炎患者在采取高壓氧治療的基礎上輔以護理干預,有利于治療效果的效果,可以在臨床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小兒病毒性腦炎;高壓氧;護理;療效
【中圖分類號】R473.7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6-03--01
病毒性腦炎是一組因感染了各類病毒后并引發的軟腦膜(蛛網膜和軟膜)彌漫性炎癥綜合征,屬于兒科接診率較高的疾病之一,頭痛、抽搐、煩躁等是其主要的臨床表現,如果不盡早治療,除了可能遺留后遺癥外,嚴重時甚至危及患兒生命安全 [1]。本院隨機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診的小兒病毒性腦炎患者中選取60例作為研究對象并于分組后給予不同的治療和護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結果。現將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在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診的小兒病毒性腦炎患者中選取60例作為研究對象并按照抽簽的方式將其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所有所有患兒均滿足第八版《兒科學》中擬定的病毒性腦炎診斷標準且有明確的實驗室檢查病毒學檢查結果[2]。觀察組的30例患者中男、女性患兒病例數分別為17例和13例;患兒年齡0.5-7歲,平均(5.8±1.5)歲;患病時間4-12d,平均(6.1±1.5)d。對照組的30例患者中男、女性患兒病例數分別為16例和14例;患兒年齡0.4-7.5歲,平均(5.9±1.6)歲;患病時間2-13d,平均(6.3±1.6)d。本次研究取得醫院倫理委員會討論通過并備案,兩組患兒家長對治療方案無異議并簽訂知情同意書。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方案治療,包括:抗病毒、脫水降顱壓、營養腦神經等。而觀察組則同時給予高壓氧治療和護理干預,具體為[3,4]:(1)采用單人純氧艙方案進行治療,艙內壓力調整到0.15-0.18MPa,加減壓時間各設定為15分鐘,穩壓時間設為30分鐘,連續治療2周作為1個周期。每個周期間隔7d,連續治療6個周期。(2護理干預措施:①在進入高壓氧艙前,護理人員詳細向患兒家長講解高壓氧治療的相關知識以及治療流程等,同時了解患兒的一般情況,排除高壓氧治療禁忌并進一步完善各項檢查。入艙前讓患兒換上全棉衣物或者包被等,在高壓氧艙內嚴禁使用易產生靜電的衣物,防止著火。進入高壓氧艙后,在加壓過程中要勻速加壓并密切觀察患兒基礎生命體征變化,防止由加壓過快引發不適。穩壓過程中要維持壓力恒定,保證氧濃度維持在80%左右,注意觀察患兒皮膚和呼吸狀況改變,一旦患兒出現不適或者面色蒼白,要及時停止治療并減壓出艙。減壓要緩慢,防止患兒不適。吸氧期間,患兒出汗較多,出艙后護理人員要及時叮囑家長為患兒更換衣物和喂水。每個患兒出艙后都要及時用純棉毛巾擦拭凈氧艙玻璃筒體與艙門內側壁以及更換艙內被服,保證治療環境的整潔。
1.3 觀察指標
治愈是指治療后患兒臨床癥狀全部消失,精神、智力無異常且未出現后遺癥,腦脊液和腦電圖檢查正常;好轉是指治療后患兒的臨床癥狀較前有所好轉,遺留后遺癥,腦脊液和腦電圖檢查大致正常;無效是指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無改變[5]。
1.4 統計學方法
將觀察組和對照研究資料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21.0的進行處理,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比較組間差異,用卡方檢驗計數資料,當P<0.05表示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數據表明,觀察組和對照組患兒治療后的總有效率分別為29(96.67%)和21(70.00%),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更高(X2=7.68,P<0.05)(見表1)。
3 討論
病毒性腦炎是兒科就診率較高的疾病之一,如果不能及時給予有效治療,很容易引發不良事件的發生,危及患兒生命安全。以往臨床多采用抗病毒、營養腦神經、脫水降顱壓等治療措施,雖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是僅可以控制病情、改善臨床癥狀,治療效果并不令人滿意[6].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和對照組患兒治療后的總有效率分別為29(96.67%)和21(70.00%),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更高(X2=7.68,P<0.05),這說明在常規治療基礎上輔以高壓氧和護理干預,有利于小兒病毒性腦炎治療效果的提高。高壓氧治療,能夠促使腦血管發生收縮,減少腦血流量,減少腦內毛細血管的滲出,減輕腦組織水腫,緩解臨床癥狀,同時也促進腦功能的恢復。在高壓氧治療的同時輔以護理干預,從不同階段給予針對性的護理,保證了治療的順利,同時也提高了治療的安全性。總之,小兒病毒性腦炎患者在采取高壓氧治療的基礎上輔以護理干預,有利于治療效果的效果,可以在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朱婷.高壓氧治療小兒病毒性腦炎的效果觀察與護理方法分析[J].心理醫生,2015,21(18):217-218.
麻秀萍.高壓氧治療小兒病毒性腦炎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3,23(3):1443-1443.
范文娟.護理干預對小兒病毒性腦炎療效及預后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17(5):1930-1931.
鄭景仙.護理干預對小兒病毒性腦炎治療效果的影響探析[J].中國醫藥導刊,2016,18(12):1289-1290.
毛靜靜.高壓氧與護理干預對小兒病毒性腦炎治療效果的影響[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6,6:44-46.
陳艷,易可,吳芳.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吞咽功能障礙的早期康復護理[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5,10: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