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彩萍
【摘 要】目的:分析發展性照顧聯合袋鼠式護理模式在早產兒生長發育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從2017年3月-2018年10月期間我科室收治的早產兒中選擇80例,以隨機原則分成兩組,包括觀察組(包含40例早產兒)和對照組(包含40例早產兒)。對照組早產兒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早產兒則給予發展性照顧聯合袋鼠式護理模式干預。結果:兩組早產兒護理前的頭圍、身長、體重水平均相當,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早產兒護理后的頭圍、身長、體重水平,均顯著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發展性照顧聯合袋鼠式護理模式對早產兒實施護理干預,能夠有效促進早產兒的生長發育,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效果。
【關鍵詞】:發展性照顧;袋鼠式護理模式;早產兒;生長發育;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6-03--01
隨著當前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早產兒的成活率顯著上升,使得早產兒的護理問題成為了臨床廣泛關注的一個問題[1]。為了提升早產兒護理水平,促進早產兒獲得良好的生長發育效果,我院對早產兒實施了發展性照顧聯合袋鼠式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干預,結果提示該護理方案能夠顯著改善早產兒的生長發育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7年3月-2018年10月期間我科室收治的早產兒中選擇80例,以隨機原則分成兩組,包括觀察組(包含40例早產兒)和對照組(包含40例早產兒)。觀察組40例早產兒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胎齡在33—36歲,平均胎齡為(32.2±1.4)歲。對照組40例早產兒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胎齡在34—36歲,平均胎齡為(32.6±1.5)歲。兩組早產兒的基本資料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
1.2 臨床方法
對照組早產兒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早產兒則給予發展性照顧聯合袋鼠式護理模式干預,具體如下:
1.2.1 發展性照顧
護士要根據早產兒的具體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對早產兒實施發展性照顧,首先要觀察早產兒的體重、奶量、睡眠等多項指標,并對其變化情況進行詳細的記錄;其次要模擬子宮環境,為早產兒營養一個舒適的、溫濕度合理的環境;再次要為早產兒營造一個無菌的生長環境;然后在對早產兒的吮吸、吞咽等動作進行訓練;最后要提倡母乳喂養,以良好的語言贊美孩子,獲得孩子的認可[2]。
1.2.2 袋鼠式護理
為早產兒穿上紙尿褲,并在早產兒后背打上小毯子,將早產兒緊貼在母親的兩乳之間或者是父親袒露的胸前,然后用大毛巾或棉被進行覆蓋,每次接觸時間保持在1-2h。在早產兒與母親或父親接觸期間,護士要在一旁對產婦及產婦的主要照護者進行指導,使其能夠掌握袋鼠式護理的正確方式。在這一過程,護士不僅要糾正其實施過程中的不規范動作,同時還要向產婦及其照護者介紹哺乳的重要性,并指導產婦掌握正確的哺乳姿勢[3]。
1.3 統計學處理
用spss21.0對數據進行處理,早產兒年齡,頭圍、身長、體重等數據用“±”表示,借助t檢驗進行比較。當統計值p<0.05,則表明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
2 結果
兩組早產兒護理前的頭圍、身長、體重水平均相當,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早產兒護理后的頭圍、身長、體重水平,均顯著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如下:
3 討論
發展性照顧在臨床上也稱之為早產兒發育支持護理,在護理實施過程中,盡可能的排除對早產兒生長發育造成不利影響的環境因素,從而減少環境因素給早產兒帶來的不良刺激,為早產兒營造溫馨的生存環境,從而促進早產兒的生長發育,并取得生理、肢體活動之間的平衡,從而有效改善早產兒的預后[4]。袋鼠式護理是在早產兒暫時脫離醫療器械治療的刺激,實現母嬰早期、持續肌膚接觸,從而給予早產兒包圍感和安全感,同時能夠使母親進哺乳,母乳喂養在滿足早產兒營養需求的同時能夠為其提供抵御疾病的抗體[5]。因此,采取發展性照顧和袋鼠式護理聯合干預的方法對早產兒進行護理,能夠有效促進早產兒的生長發育。
綜上所述,應用發展性照顧聯合袋鼠式護理模式對早產兒實施護理干預,能夠有效促進早產兒的生長發育,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項崇悟,高麗娟,施維,等.早產兒生長發育中“鳥巢式”體位的護理應用及效果[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15):160-163,168.
李妙仙,張燕芬,吳園芬,等.標準化營養支持在早產兒生長發育護理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02):142-145.
何梅鳳,林英秀.袋鼠式護理在早產兒發展性照顧理念中的效果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09):1382-1383.
王楚潔.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早產兒護理中發展性照顧應用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09):107-108.
馬盼盼,李杏良,劉亭君,等.袋鼠式護理對早產兒神經發育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10):1232-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