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當人類歷史發展到某個節點時,變化往往會成為開啟下一個歷史階段的重要動力。當今世界正經歷新一輪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大國戰略博弈全面加劇,國際體系和國際秩序深度調整,人類文明發展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層出不窮, 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更加突出。基于對世界大勢的敏銳洞察和深刻分析,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一個重大判斷: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這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多維的、立體的、全球的。不論發展階段、發達程度、經濟形態、制度類型,各國全都被覆蓋,無不身處變局之中。如何全面理解百年大變局的深刻內涵,對于科學把握轉型過渡期國際形勢演變規律,準確把握歷史交匯期我國外部環境基本特征,從而合理謀劃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風格與特點,積極參與未來全球治理體系的調適與重組,既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問題,也是一個緊迫的現實議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臺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前所未有地具有實現這個目標的能力和信心”。“三個前所未有”清晰地描繪了中國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的歷史定位和時代基點。
一方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給予了正在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中國一個重大的歷史機遇,但機遇不是“敲鑼打鼓”自然實現的,它需要奮斗,需要實力,需要勇氣,更需要實踐;另一方面,古今中外,大國的衰落一般都是“禍起蕭墻”,一些深刻的歷史教訓,讓和平崛起的中國要具備強烈的危機意識、風險意識、底線思維意識,這既來自于我們目前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也來自于國際上存在著各種對中國發展抱有遏制、防范心理的勢力。
唯有深刻認識“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脈絡、發展規律和內在特點,方可準確判斷國際格局發展趨勢,正確認識中國自身定位,才能抓住機遇、規避風險、迎接挑戰。人民論壇組織相關領域的權威專家學者從制度優勢、戰略策略、全球治理、外交政策等不同角度進行了深度的剖析,以期用更廣的視角透析全局演進的邏輯。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一戰略判斷是在什么樣的背景下提出的?如何理解和把握其主要表現?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我國發展仍處于戰略機遇期”,如何理解二者之間的關系?
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中國意味著什么,又該如何應對?
怎樣把握世界大變局中的“變”與“不變”,明確應對變化、解決問題的有效路徑和方法?
在世界大變局中如何把握中國重要戰略機遇期?需要哪些外交智慧?
如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正確歷史觀、大局觀、角色觀把握國際大變局和中國發展的歷史方位,做好中國自己的事情?
……
在世界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中,中國有智慧也有能力抓住歷史性機遇、妥善應對風險挑戰。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堅持立足自身發展這一前提不會改變。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要緊密圍繞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 充分發揮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一以貫之推進黨的建設,繼續保持戰略定力,攻堅克難、砥礪前行。面對大變局,我們的從容淡定來自對經濟全球化大勢的判斷,自信源于中國自身發展的力量。作為每一個新時代的中國人,更應保持清醒的頭腦、敏銳的眼光以及堅定的內心,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實踐“四個自信”,將自身前途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凝聚13億多中國人民的磅礴之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人民論壇“特別策劃”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