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健挺 李明賢
【摘要】小額信貸作為金融扶貧的重要措施,在脫貧攻堅戰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無論是在政府層面、金融機構層面,還是貧困戶層面,小額信貸在推進過程中都存在一些問題,致使小額信貸的作用未充分發揮出來。為此,應加強宣傳引導,精選優質扶貧項目,務實干部作風,完善擔保機制、風險補償機制和激勵機制。
【關鍵詞】小額信貸 金融扶貧 脫貧攻堅 【中圖分類號】F323.8 【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脫貧攻堅不僅是黨和國家的事情,也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隨著脫貧攻堅的深入推進,各地比較重視小額信貸的模式創新和實踐探索,推動小額信貸與扶貧產業有效融合,發揮了小額信貸的優勢和作用。但是,在脫貧攻堅實踐中,財政資金投入仍然是扶貧資金的主要來源,小額信貸的應用范圍和規模還遠遠不夠。在推行小額信貸過程中,出現了貧困戶貸款動力不足、扶貧項目對信貸資金的支撐不足、干部重視不足、金融機構放貸動力不足“四個不足”問題,制約著小額信貸進一步發揮作用。當前,脫貧攻堅進入攻城拔寨階段,小額信貸作為金融扶貧的重要措施,應著力解決“四個不足”問題,充分發揮資金優勢、市場優勢、平臺優勢、專業優勢、服務優勢,推動小額信貸更好助力脫貧攻堅。
我國貧困群體主要分為兩類:一是老弱病殘,這類群體缺乏勞動能力,主要依靠政策兜底維持基本生活;二是意識性貧困,這類群體受自然條件、資源稟賦、知識構成等影響,具有勞動能力,但脫貧意識不足、缺乏自信、致富渠道狹窄,或者存在“等靠要”思想,不愿通過自身努力增收致富。小額信貸主要針對第二類目標人群。貧困戶貸款動力不足主要由群體特征所決定,是推行小額信貸面臨的最大障礙,要下足功夫解決這個問題。一要深入宣傳,確保政策人人知曉。目前小額信貸主要是通過扶貧干部走村入戶詢問式宣傳,形式單一,且由于扶貧干部時間精力有限,宣傳流于形式,效果不理想。應拓展宣傳形式,強化政府、金融機構信息共享,強化宣傳頻次和強度。開展“點穴式”宣傳,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摸底、分類,重點對有勞動能力但脫貧意愿不強的群體,有針對性地予以講解勸說,打消心理顧慮。二要教育引導,強化自我脫貧意識。要通過樹立典型、宣傳教育、鼓勵引導,切實克服貧困戶“等靠要”思想,增強自我發展的動力和激情。三要進行技能培訓,增強創新創業本領。建立完善貧困戶培訓平臺,定期為貧困群眾提供全覆蓋、個性化、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強化他們的市場意識、眼界視野、技能素質,提振創新創業信心,挖掘信貸需求。四要擴大范圍,覆蓋更多群體。目前,扶貧領域小額信貸優惠政策主要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和享受政策的脫貧戶,可不斷放寬放款條件,逐步擴大政策范圍,將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戶、邊緣戶、具有強烈發展意愿的低收入群體、家庭負擔重的返鄉創業人員等納入進來,最大限度發揮小額信貸的扶貧幫困作用,逐步引導商業銀行資金向扶貧領域轉移。

小額信貸作為分散式小規模的資金供給,也面臨著扶貧項目低收益、高風險的考驗。要著力扭轉這種不利局面,一是精挑細選優質扶貧項目。要把好項目“選上來”,精準甄別貧困戶申貸項目的優劣,對劣質項目或者套取資金的虛假項目,嚴格把關,堅決制止。對有潛力的好項目,要建立項目庫,重點予以扶持,主動上門跟蹤服務,幫助做大做強。同時要主動把好項目“派下去”,對收益穩定、風險可控的好項目,要積極對接貧困戶,做好教育引導工作,為貧困戶尋找致富門路。二是拓寬思路整合信貸資金。整合信貸資金是發揮資金規模效益的有效手段,但也面臨著理念、政策、制度、程序等方面的壓力。要拓展思路,對有信貸需求的穩收益項目,政府部門要主動對接,創新管理模式,整合小額信貸資金,以貧困戶入股的形式實現增收目的。這種模式既能拓寬企業融資渠道,享受信貸優惠政策,也能防控項目風險,幫助貧困戶增收致富,實現企業、信貸機構、貧困戶三方共贏。三是主動干預強化項目服務。建立完善扶貧項目運行跟蹤服務機制,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促進項目健康運營,降低經營風險。利用政府統攬全局的優勢,在原材料供給、產品銷售、經營管理、專業技能培訓等方面給予適當支持。
當前,基層落實金融扶貧職能的部門主要有金融辦和扶貧辦,這兩個分管金融扶貧的科室,存在人員力量薄弱、專業技能不足、工作形式化、走過場等問題。對此,一要強化頂層設計。把小額信貸作為扶貧考核硬性指標,適當增加考核比重,引導地方政府將更多精力向金融扶貧工作傾斜。二要務實工作作風。推進小額信貸一方面要在“面”上做文章,擴大覆蓋面,實現宣傳教育工作全覆蓋;另一方面要在“深”上下功夫,深挖潛在客戶,提高小額信貸使用率,這就客觀要求扶貧干部有踏實肯干的工作作風,切忌形式主義,一步一個腳印,不折不扣落實好政策要求。三要實現部門聯動。小額信貸需要政府和金融機構協調配合、合力推進。要強化政府和金融機構對接溝通和信息交流,政府向金融機構提供貧困戶基本情況、信貸需求、項目特點等,金融機構向政府提供金融產品信息,幫助開展扶貧干部業務知識培訓。同時,雙方要對扶貧項目跟蹤服務,協調解決項目運行中的問題。
提供小額信貸的金融機構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銀行,而小額信貸面向的是學歷素質層次低、經營經驗欠缺的貧困群體,而且大多扶貧項目屬于風險抵御能力較低的農業項目,貸款貧困戶還款意愿不強,致使商業銀行對扶貧領域小額信貸興趣不大,放貸動力不足。對此,一要健全完善擔保機制。貧困群眾往往缺少擔保方,政府責無旁貸要承擔起擔保這個角色。地方政府通過成立擔保中心并注入財政資金提供扶貧領域小額信貸擔保業務,強化擔保中心與金融機構、政府金融部門的對接交流,探索完善“政、銀、企、戶、保”信貸模式,使擔保中心參與到扶貧領域小額信貸全過程。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合理確定擔保資金規模,確保發揮擔保資金對金融資本的撬動作用。二是健全完善風險補償機制。建立風險補償機制能夠有效緩解金融機構小額信貸不良貸款率居高不下的壓力,但有的地方在實際運作過程中,盲目制定風險補償資金規模,導致大量資金閑置浪費,應建立動態調整機制,根據小額信貸規模和使用效率,合理確定風險補償金規模。三是健全完善激勵機制。對在扶貧領域小額信貸作出突出貢獻的金融機構,年底進行表揚表彰,并通過掛鉤政府金融業務、稅收優惠、財政獎勵、費用補貼等給予適當獎勵,同時,對小額信貸不良貸款的處理給予必要的司法支持,最大限度降低信貸成本。合理確定扶貧小額信貸的不良貸款容忍度,在對金融機構考核中避免過多影響業績,并建立完善小額信貸免責制度,解決金融機構后顧之憂。
(作者分別為湖南農業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研究生,湖南理工學院經管學院講師;湖南農業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導)
【注:本文系湖南岳陽鄉村發展研究中心項目“岳陽鄉村產業發展的金融支持研究”(項目編號:201813)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①趙建花:《小額扶貧信貸投放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齊魯珠壇》,2018年第6期。
②孟凡泓、岳中文等:《金融助力脫貧攻堅的實踐與思考——以七臺河市為例》,《黑龍江金融》,2019年第2期。
③汪三貴、曾小溪:《從區域扶貧開發到精準扶貧——改革開放40年中國扶貧政策的演進及脫貧攻堅的難點和對策》,《農業經濟問題》,2018年第8期。
④吳平凡:《農村金融扶貧的難點與對策》,《人民論壇》,2017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