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盾
高晶,哈爾濱市群力實驗小學校教師,黑龍江省優秀教師,從教29年,因業績突出,曾連續12年獲得全國奧林匹克數學優秀輔導教師稱號,多次獲得優秀班主任、三育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支教教師等榮譽稱號,2014年因表現突出,榮獲市級記大功一次,先后獲得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先進個人、優秀德育工作者、優質課教師等榮譽稱號。多次參加國家級賽課并獲一等獎。
愛崗敬業 樂于奉獻
“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意義在于奉獻。選擇了教師,就選擇了奉獻”。懷著一顆對教育事業的摯愛之心,秉承著“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信念,高晶在教育的這片凈土上默默耕耘了29個年頭。29年的淘洗砥礪,實現了她從書生意氣到為人師表的蛻變,詮釋了她“用心教書,以德育人”的人生格言。
2006年,高晶主動申報并參加了首批支教活動,在農村學校,她想學生之所想,急領導之所急,積極為農村學校獻力獻策。支教期間,她自己花錢購買美術材料布置教室;看到教師缺少業務學習資料和教育書籍,就把自己珍藏多年的書籍送給他們,為農村教師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以提升自身素質創設了有利條件;看到學生缺少課外書,閱讀量不夠,就到書店購買了價值3000多元的課外書送給他們;看到學生課間游戲形式少,就利用乘車時間縫制了許多沙袋,購買了毽子、魔術格尺;為各班級貧困優秀生捐贈了書包,為全校的學生購買了鉛筆和6000個學生用本。支教期間,高晶多次捐助學生,用實際行動對農村師生進行幫扶和愛的教育。
支教工作中,高晶積極主動替請假的老師帶課、帶班,協助校領導做好監考、批卷、培訓教師等工作,為推進農村學校教育更好的發展,促進班主任專業化發展,起到了引領和示范作用。她的事跡被刊登在《日報》《晚報》《廣播電視報》等各大報紙上廣為傳頌。因業績突出,2007年被市教育局評為首批優秀支教教師。
她不僅樂于助人,還經常帶領學生到兒童福利院、敬老院獻愛心。2018年兒童節當天,她組織學生編排了一臺精彩的節目,帶著T恤、奶粉等十幾箱日用品來到兒童福利院看望孤殘兒童,和福利院的孩子們共同度過了一個快樂且有意義的節日。
今年端午節,高晶又組織全體學生到安康敬老院看望老人。大家為老人們準備了鮮花、雞蛋、粽子、五彩線等節日禮物,孩子們向老人們送上鮮花和祝福,并親手為老人們系上五彩線,然后大家一起包餃子、包粽子,福利院的爺爺奶奶們特別開心。孩子們通過這些學雷鋒獻愛心活動,也學會了關愛他人,懂得了感恩!
銳意進取 開拓創新
高晶自工作以來,就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小學生主體性發展的潛能探索和實踐。工作中注重發揮學生主體潛能,強化雙邊互動,促進多邊連動,以此充分發揮小學生的主體性,所教學科在全學年排名始終名列前茅。2011年,在小學名師經典課堂教學研討會上,她承擔了教學展示課。因業績突出,同年12月,被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給予嘉獎;2013年她參加全國“立教杯”錄像課評比獲得一等獎;2014年10月,她獲得全國協作區孔子杯課堂大賽第17屆嘗試教學法說課一等獎;2015年9月,她參加了西部教育愛心援教活動,制了3節五年級課堂教學實錄;她多次參加市優質課大賽、省說課大賽,榮獲一等獎;多次承擔校級、市級觀摩課及全市主題隊會評比活動。任職期間,年年被評為優質課老師,并做觀摩課。
教學中,她積極開發學生的智力,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以興趣引路,開拓思維。她將相關的數學故事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近10年來,輔導的學生已有300余名在數學競賽中獲得國家級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因成績突出,她連續十幾年被評為國家級數學優秀輔導教師,先后獲得數學帶頭人、省數學優秀教師、省數學教學能手等榮譽稱號;2004年獲得省說課大賽一等獎, 同年在第二屆課堂大賽中被評為“優質課教師”;1998年—2006年連續8年被評為國家級數學奧林匹克優秀輔導教師;2005年設計的《快樂時光》被省十五規劃重大課題組評為優質課二等獎,同年6月設計的《軸對稱圖形》獲省級數學優秀教學設計一等獎; 2006年因業績突出,她被評為2002年—2005年度省級數學教學能手;2007年數學案例《小小商店》和《認識時間》在黑龍江省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總結會上被評為優秀教學設計一等獎;2008年被評為市級“教書育人先進個人”,同年6月在黑龍江省小學新課程優秀課例評選中,她執教的《找規律》被評為數學優質課一等獎。
在班級管理中,她將“以心育心、以情化情、以行導行、以學促學”作為指導思想,對學生在心靈上育,在感情上愛,在行動上導,在學習上促,在生活中幫,對待學生嚴愛相濟,對優秀生不偏愛,對潛能生不放棄,形成和諧、民主、幫導的師生關系,構建了一個團結、活潑、向上的班集體,每學期都被評為優秀班級。她個人也因此榮獲了優秀班級管理獎。
在班主任工作中,她創立了“三勤”(口勤、手勤、腦勤),“三公”(公平、公正、公開)和“愛、信、嚴、護、尊”五字教育法,所帶班級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為了更好地搞好教學工作,她經常利用節假日進行家訪,家校協作,共同教育好孩子。
長期不斷的實踐探索,在工作中積累的一些經驗和體會也被她撰寫成文,有16篇相繼刊登在《青年教師》雜志上。2008年她撰寫的《花開有聲,師愛無痕》在“新形勢下教育管理理論與實踐論壇大賽”中獲國家級一等獎;同年撰寫的《以師德為重,用愛心育人》在首屆師德建設征文中獲國家級一等獎;2006年撰寫的《淺談教師的專業化》在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優秀研究成果評比中獲國家級一等獎;2012年、2014年,撰寫的論文均獲全國班主任專業化教育科研課題成果一等獎。
賞識激勵 愛心育人
師愛是教育永恒的主題,教師的愛源于偉大的師德。幾年前,她接管的班級里有兩個聾啞孩子,一個叫曲紅玉,另一個叫劉啟星。曲紅玉雖然聾,但多少會發出一些聲音,而劉啟星卻是又聾又啞,其中一只耳朵也是人工再造的,說話時也只會含糊地發出單音節,他聽課需要看老師的口形,讀唇語才能明白別人說的話。為了了解她們是否能聽懂課堂上的學習內容,課下高晶和他們除了采用口語加手勢交流外,還進行書面交流,以增進對他們的了解。
為了讓他們聽懂每一節課的內容,課下只要有時間就對他們進行單獨輔導。為了幫助他們聽課,高晶精心挑選了兩個學習好、樂于助人、有耐心的學生做他們的同桌,以時時提示、查看他們抄題的準確性。全班沒有一個學生歧視他們,都關心、幫助他們。得知曲紅玉家庭困難,高晶主動為其申請了特困補助,讓她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期末測試中曲紅玉獲得了雙科滿分的好成績,劉啟星也由從前的37分上升到68分。
29年的時光承載了不盡的奮斗和汗水,29年的風雨見證了太多的奉獻和快樂。用心教書,以德育人,高晶老師用29年盡心盡責的工作詮釋著一名教師對教育事業的摯愛和堅持。作為一名教育戰線上的共產黨人,長期以來她都恪守著“奉獻不言苦,追求無止境”的人生格言,平凡的事業,平凡的崗位,平凡的人,不平凡的是一顆全心全意奉獻于教育事業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