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 琴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湖北 武漢 430030)
垂體瘤是神經外科的常見病之一,在顱內腫瘤中的占比約為10%。經鼻蝶入路垂體瘤切除術是治療垂體瘤的有效途徑,也是目前較為常用的手術方式[1],無需開顱便可對病灶組織實施治療,具有微創、并發癥少等優勢。加速康復外科是一種新型護理理念,是指采用有循證醫學根據的圍術期處理措施,對護理工作進行優化,通過減小患者的身心應激反應、減少手術相關并發癥,以達到加速患者康復的效果,目前,該理念在我國各大醫院的骨科、泌尿外科、婦科、普外科中都有著廣泛應用 。為提高經鼻蝶垂體瘤手術患者的康復效果,在2017年對部分手術患者開展了加速康復外科護理方案,效果較令人滿意,現將護理過程及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入住我院神經外科的100例垂體瘤患者為研究對象,均行經鼻蝶入路垂體瘤切除術治療。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齡為19--65歲,平均(48.8±5.8)歲;根據不同護理方案進行分組,分為對照組(n=50)和試驗組(n=50)。對比兩組患者的資料數據,P>0.05無統計學意義。
入選標準:垂體腺瘤患者需行限期手術治療者;無心肺重要臟器功能障礙;了解并同意參與ERAS;術前行走自如,無活動障礙。
排除標準:因卒中等并發癥需行急診手術者;腫瘤廣泛向側方生長侵犯海綿竇及中顱窩時,MRI提示急性蝶竇炎癥較明顯者;因腫瘤侵犯致嚴重垂體功能水平低下者;既往有骨折、關節病變等因素影響正常生活者;重度營養不良者;心肺功能不全者;認知障礙或配合程度差者。
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方案為常規護理,實驗組則給予加速康復外科護理措施,實施如下:
1.2.1 術前準備
(1).入院評估,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協助患者完成各項檢查,包括影像學檢查與垂體瘤相關激素水平檢查等。視力視野評估。鼻腔疾病史評估:鼻部有無整容、有無鼻中隔彎曲。確定患者有無基礎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有無外傷史、手術史,并做好記錄,對于伴有基礎疾病者,要積極控制血壓、血糖等指標。PONV風險評(每個危險因素計1分):女性、有PONV或暈動病史、術后使用阿片類藥物、不吸煙。(2).適應性訓練:術中體位訓練:取半坐臥位,上半身抬高30~45°,在患者肩下墊一軟枕,使頭部后仰,角度以30°為宜。使用鼻夾訓練呼吸:用專用鼻夾充分夾閉患者鼻翼,改為張口呼吸,指導放松并調節呼吸頻率及節律,確保無胸悶、氣促等不適。第1d(3次/天),第1次10min,第2次20min,第3次30min;第2d(6次/天),30min/次;術前1dQ2h,每次1h 。練習使用鼻夾期間進食進飲與活動。(3)健康宣教:為患者講解疾病知識、手術流程,并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幫助其排除不良情緒。(4)術前胃腸道準備:術前晚22:00-02:00給予清淡易消化飲食;術前6小時禁食,2小時禁飲。術前2h口服碳水化合物,第一臺手術于05:00-06:00口服完;第二臺手術于09:00-10:00口服完。
1.2.2 術后護理
飲食與營養NRS2002評分<3分者手術當日清醒后即行反復唾液吞咽試驗(repetitive saliva swallowing test, RSST),若通過初篩則進一步行標準吞咽評定(standard swallowing assessment ,SSA),若評分=18分,可開始進流食或半流食(能量制劑、牛奶、藕粉、果汁、酸奶、雞蛋羹、稀飯、面條等)。疼痛護理:超前陣痛,遵醫囑給予止痛藥物 ?;顒佑媱潱盒g后當日逐漸實現從床上活動、床上坐立到床旁站立的過渡,活動目標為術后第1天下床步行50米,第2-3天下床活動時間>30min,2次/日。活動過程當中禁止低頭動作以防止發生腦脊液漏。術后尿多治療原則:提前干預;盡量通過口服液體維持出入量平衡;限制性靜脈補充溶液維持水、鹽、電解質平衡;必要時補充AVP(垂體后葉素或彌凝)
在手術過后,接受不同護理方式的兩組患者的住院情況詳細如下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比較(d)
從上表可以獲悉,在圍術期,試驗組患者接受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后,最短住院時間為3d,最長住院時間為9d,平均6.23天;參照組的最短住院時間為5d,最長住院時間為27d,平均8.62天。說明試驗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要明顯短于對照組,經統計P<0.05。
在手術過后,接受不同護理方式的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詳細如下表2所示。

表2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從表2知,經不同護理方案后,試驗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8.00%,對照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26.00%;試驗組較比對照組更低,經統計P<0.05。
加速康復外科理念由丹麥醫生 Kehlet在20世紀90年代所提出[2-4],目前,在歐美國家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已經比較成熟,其中結直腸手術最具代表性。近年來,這一理念及護理方案逐漸被引進國內,并已在多種手術患者中獲得了顯著的護理成效。以往臨床中,主要是為接受經鼻蝶垂體瘤手術治療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雖然可以提供基礎護理服務,但護理內容不夠全面,也缺乏一定的針對性,為此我科現階段主張為該類患者開展加速康復外科護理方案。其實施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首先要對術前準備工作進行改進;其次在術中為患者選擇更好的麻醉方式、實施精準的手術操作以減少手術應激;最后是要對患者的術后康復護理進行強化。在垂體瘤手術患者的圍術期護理中,將護理措施與加速康復外科理念相結合,并對經鼻蝶垂體瘤手術的護理進行一系列優化:①改進術前宣教:多數患者在術前均會對手術存在緊張、恐懼感,因擔心手術的成功與安全易出現焦慮情緒,嚴重的負性情緒與消極心理會帶來不良的應激反應,不利于手術順利進行及術后康復;鑒于此種情況,術前應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及健康宣教,個體化的宣教是FTS成功與否的獨立預后因素。②改進營養干預:術前:無需營養支持,若無飲食禁忌可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術前晚22:00-02:00給予清淡易消化飲食;術前6小時禁食,2小時禁飲。但長時間的禁飲禁食本身也會引起應激反應,使患者出現口渴、饑餓、煩躁、水和電解質紊亂等感覺或癥狀,再加之手術創傷造成的應激,會增加機體耗能,影響術后康復;因此在術后應為患者進行合理的營養干預,幫助其盡快康復。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8.00%,術后住院日平均為6.23d;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6.00%,術后住院日平均為8.62d,經統計P<0.05,兩組數據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5。
綜上所述,在經鼻蝶入路垂體瘤切除術的圍手術期,為患者實施加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可有效減少并發癥、加快術后康復速度,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