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云
(南通市中醫院,江蘇 南通 226001)
前列腺手術作為臨床中針對前列腺增生進行治療的一項主要手術類型,且隨著各類手術技術的發展,前列腺手術類型也有了較為多樣的發展,治療效果及手術安全性均有一定提升的。但在實際手術應用中,部分患者在術后仍存在較高膀胱痙攣并發癥風險,導致其出現尿淋漓、暫時性閉尿或尿性腹痛等癥狀,對患者術后預后情況具有較大不良影響[1]。因此,本文將對前列腺術后膀胱痙攣發生的高危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護理對策。
選取2016年12月~2018年的12月研究時間段內于本院接受前列腺汽化電切術患者共116例開展回顧性研究,將17年12月前入院58例患者設為對照組,17年12月后入院58例患者設為研究組。
對照組,年齡范圍54~88歲,平均年齡(68.02±7.92)歲;病程0.9~11年,平均(5.95±2.32)年。研究組,年齡范圍52~89歲,平均年齡(67.53±7.81)歲;病程0.8~11年,平均(5.90±2.17)年。2組患者基線資料(年齡、病程)經統計學方法對比后結果無明顯差異,P>0.05,研究結果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患者入院后經診斷后均確診為前列腺增傷且接受前列腺汽化電切術;患者術前經詳解研究內容后確認參與研究。排除標準:排除合并前列腺汽化電切術禁忌癥者;排除合并語言功能及精神障礙者。
1.2.1 高危因素分析
前列腺術后膀胱痙攣高危因素,根據對照組58例患者中術后出現此類并發癥患者發病誘因分析所得,主要有以下幾項因素:(1)情緒因素:前列腺手術由于病灶位置特殊性,故患者術前及術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負性情緒,且可在負性情緒未得到有效緩解的情況下,對患者的生理造成影響,進而引發膀胱痙攣癥狀。(2)術后出血:患者術后易由于前列腺窩出血,造成引流管堵塞,進而在使膀胱受到刺激,發生痙攣。(3)導尿管:患者術后需經導尿管排尿,但部分患者易在導尿管置管首日由于不適感造成膀胱刺激,引發痙攣。(4)沖洗液溫度:患者術后需接受定期膀胱沖洗促進排尿,但在沖洗液溫度較人體內部溫度過低時候,則可同樣對于膀胱造成刺激,引發膀胱痙攣[2]。
1.2.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患者術后嚴格按照泌尿外科護理要求予以患者護理。
研究組接受針對性護理:醫護人員在有效分析對照組膀胱痙攣高危因素后,積極針對上述因素開展針對性護理:(1)情志護理:為有效緩解患者各類不良情緒,需在術前向患者進行一對一健康宣教,對具體手術類型及實施步驟向患者進行介紹,并與患者積極建立溝通,對其術前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進行有效引導,放松患者情緒積極配合治療,降低應激反應發生風險,有效避免膀胱痙攣。(2)術后護理:術后在進行導尿管、引流管及膀胱沖洗時,應對沖洗液溫度進行嚴格限制,務必在室溫溫度下實施沖洗;對于患者術后出血的護理,可在有效固定患者導尿管后,采用相應物理止血措施進行止血,降低導尿管、引流管堵塞的發生,促進患者康復[3-4]。
對比兩組護理后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
采用本院自制問卷由患者填寫,包括護理服務實施情況、實施質量、服務態度等內容,總分為80;得分>60為滿意,40~60為較滿意,得分<40為不滿意。
研究數據均使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處理分析,組間對比差異顯著且P<0.05時,則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護理后,研究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護理滿意度對比(n,%)
前列腺術后患者受到各類因素的影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并發癥風險,其中以膀胱痙攣為主要并發癥類型,對于患者術后有著較大負面影響,故需在臨床術后護理中,在有效掌握膀胱痙攣高危因素的基礎上,開展相應護理措施,實現對此類并發癥的有效預防。
研究結果表明:經護理后,研究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針對性護理在前列腺術后護理中的實施,通過對各類膀胱痙攣誘發因素的有效分析,確保各項護理開展有效性,其后通過各類針對性護理,如情志護理、術后護理措施,從心理及生理層面對患者實施完善的前列腺術后膀胱痙攣預防性護理,有效規避各類高危誘因,進而起到有效促進患者恢復,提升預后質量的作用,進一步提升患者治療安全性[5]。
綜上所述,針對性護理的實施,可通過各項護理措施有效避免前列腺術后膀胱痙攣誘因的出現,降低患者膀胱痙攣發生率,并有助于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