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霖

一本書因為任正非火了。
5月27日,任正非在華為深圳總部接受美國媒體專訪時,被拍到他辦公桌上擺著《美國陷阱》。該書作者是法國電力和交通運輸集團阿爾斯通公司(以下稱阿爾斯通)高管弗雷德里克·皮耶魯齊,講述了皮耶魯齊遭美國監禁的經歷。今年1月,這本書在法國出版,4月推出中文版,銷售火爆。阿爾斯通高管皮耶魯齊在機場被美方逮捕和隨后的牢獄之災,讓人很難不聯想到同樣身陷美國法律陷阱的華為高管孟晚舟。

《美國陷阱》中文版。
2013年4月14日晚8點,皮耶魯齊搭乘的波音777飛機降落在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他身材魁梧,額頭寬闊,講英語時有濃重的法國鄉音。他在阿爾斯通工作20年來,從工業設備銷售員做到國際銷售副總裁。
飛機還在跑道上,廣播就響起:“皮耶魯齊先生,下飛機前請先到機組人員這兒來。”對此,皮耶魯齊并不在意。他在阿爾斯通這么久,去過許多國家開會,經常在紐約轉機,聽了無數類似的廣播——要么告知找到他轉機時遺失的手機,要么提醒他轉機航班的時間調整了。他一如往常,走到機組領班面前。突然,一個身穿制服的人上前,把皮耶魯齊的一條胳膊扭到背后:“你被捕了。”
在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審訊室里,檢察官大衛·諾維克出現在皮耶魯齊面前。皮耶魯齊回憶,諾維克告訴他,2003年,阿爾斯通的工作人員行賄,拿下印尼的一個工程合同,皮耶魯齊也參與其中,違反了美國的《反海外腐敗法》,美國檢方將以涉嫌串謀洗錢等10項罪名起訴他,如果罪名成立,皮耶魯齊將面臨共125年的監禁。
聽到這里,皮耶魯齊驚恐之余還有點兒納悶:“我不是賄賂案的主謀,也非涉案人士中職位最高的,為什么抓我?”就在這時,諾維克話鋒一轉:“我知道你不是那個做決定的人,但我們想起訴阿爾斯通的最高領導層,希望您能為我們效力。”隨后,諾維克拋給皮耶魯齊兩個選擇:不認罪并接受美國法律的審判——刑期很長,審判準備工作歷時數年,各種費用支出也要上百萬美元;另一個是成為美國的“線人”,幫忙搜集材料檢舉阿爾斯通更高領導層——當然,皮耶魯齊可以安然度過審判。
皮耶魯齊這才恍然大悟,這場莫名其妙的逮捕,針對的其實是阿爾斯通。他拒絕了諾維克提供的兩個選擇,但經歷數次威脅后,最終認罪,被判入獄,在羅得島州的懷亞特看守所一待就是12個月。在獄中,他反復閱讀美國《反海外腐敗法》條文,研究相關法律,還讓家人給他寄報紙,以追蹤阿爾斯通的情況,慢慢弄清了這場官司背后的文章。
阿爾斯通是一家法國的電力公司,成立于1928年,在全球有9萬多名員工,在電力、能源和交通等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世界上每4個燈泡,就有1個的電力用了阿爾斯通的技術”。這家公司被稱為“法國工業明珠”,在法國的地位,好比蘋果之于美國。
彼時,法國阿爾斯通、美國通用電氣和德國西門子在國際能源圈“三足鼎立”。通用電氣試圖擴展全球市場,很早便醞釀了對阿爾斯通的收購計劃,但一直沒有成功。就在關鍵時刻,美國利用《反海外腐敗法》抓捕和起訴了該公司高管皮耶魯齊。
《反海外腐敗法》頒布于1977年。此前,美國司法部在調查“水門事件”時,發現400多家美國公司賄賂外國公職人員。為了防止此類事件再度發生,該法應運而生。作為美國的國內法,本來目標是針對美國企業的海外賄賂行為,但由于法律規定了法院有“長臂管轄權”,只要案件中有任何因素與美國有“最低限度聯系”,如股票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使用美元交易,甚至使用美國的郵箱,美國法院就可以行使管轄權,調查企業,甚至逮捕有不當商業行為的企業員工。
如此一來,這部國內法在實踐中逐漸演變為美國打擊外國競爭企業的工具。皮耶魯齊統計過,迄今,根據此法繳納罰款超過1億美元(1美元約合6.7元人民幣)的20多家企業中,超過一半是歐洲企業。自2010年以來,僅法國的公司就向美國支付了近140億美元罰款。而1977年至2001年間,接受懲罰的美國企業只有21家,還幾乎都是中小企業。2001年,歐洲的空客公司擊敗美國的波音公司拿下了沙特航空的訂單,結果,美國竊聽空客和沙特談判代表的通話,拿到了雙方行賄受賄的錄音。美國司法部以此警告空客,要處以巨額罰款,沙特航空也可能受到牽連。最后,沙特航空轉而與波音合作,波音如愿獲得了60億美元的訂單。
就在皮耶魯齊被捕的幾個月后,通用電氣透露,將以7億多美元收購阿爾斯通的電力業務。德國西門子想阻止這一收購,就在通用電氣的報價上加了30億美元。通用只能跟著加價,甚至表示將在收購完成后,把通用的鐵路信號傳輸業務出售給阿爾斯通,并成立合資公司。西門子急了,放出大招,找來日本公司聯合出價,法國政府也以“能源領域的收購業務涉及國家安全”為由干涉,通用的計劃落空。國際能源巨頭爭搶阿爾斯通一度成為當年的國際新聞頭條。
就在這時,美國司法部出面了。它發布聲明稱,經過數年調查,發現阿爾斯通美國分公司涉嫌在印度尼西亞、埃及、沙特阿拉伯等國通過賄賂手段獲得工程合同,違反美國的《反海外腐敗法》,將對阿爾斯通處以7.72億美元罰款。當時,這是美國政府針對外國企業行賄行為開出的最大罰單。同時,數名阿爾斯通的高管接連被捕。一時間,阿爾斯通焦頭爛額。
通用電氣“見縫插針”,立刻向法國政府和阿爾斯通作出三大承諾:第一,幫助阿爾斯通改組不良資產;第二,收購后為法國提供1000個就業崗位;第三,通用將幫阿爾斯通支付巨額罰款。皮耶魯齊回憶,除此之外,通用還給阿爾斯通的高層塞紅包,讓他們同意收購案,并承諾事成之后將給他們數百萬歐元的獎金。
2014年12月19日,阿爾斯通宣布,股東同意將資產賣給通用電氣,這家美國能源巨頭最終以170億美元收購了阿爾斯通的電力設備業務。3天后,阿爾斯通承認其美國分公司存在海外行賄行為,并接受美國司法部7.72億美元罰款。2015年,剛接任法國經濟部長的馬克龍想重新調查通用與阿爾斯通收購案,但最后還是放棄了,他很無奈:“美國司法部的調查與阿爾斯通資產出售之間是有因果關聯的,但我沒有證據。”

法國阿爾斯通公司Logo。
進監獄那年,皮耶魯齊45歲,他用“困獸”形容自己:“我穿上橘色的連體服,戴著鐐銬,鏈條緊緊鎖住我的身體。我是只掉進陷阱里的困獸。”
收購成功的新聞發布之后,皮耶魯齊獲準保釋。他走出監獄,大吸了一口外面的空氣,但真正的自由并沒有到來。他被判緩刑,不能離開美國,其間不能工作。2017年,美國檢方重審案件,皮耶魯齊再次入獄,被關在賓夕法尼亞州的莫斯漢農山谷改造中心。他設法聯系移民法官,希望引渡回國,之后又輾轉至紐約曼哈頓的大都會改造中心。
這座監獄有“紐約關塔那摩”之稱,關押著重刑犯和與重大刑事案件有關的嫌疑人。皮耶魯齊的“室友”和“鄰居”有被控謀殺158人的殺手和幫毒梟洗錢的銀行高管等。監獄很潮濕,水管都在漏水,一到晚上老鼠就成群結隊出來,趁囚犯睡著時啃咬他們的臉和額頭。皮耶魯齊被嚇醒了幾次,之后睡覺只好用毯子把頭蒙住。
在美國的監獄里度過了25個月后,皮耶魯齊被引渡回法國,又在幾個拘留所各待了數小時。2018年9月25日,他獲準假釋,重獲自由。在法國知名記者馬修·阿倫協助下,皮耶魯齊將自己的牢獄生涯寫成《美國陷阱》。他說,之所以用這個書名是想說明美國利用其法律打經濟戰,削弱競爭對手。“美國用不同的法律,試圖控制全球貿易。”如今,皮耶魯齊成立了咨詢公司,為歐洲企業提供建議,以防止它們落入“美國陷阱”。
最近,華為遭到美方全力打壓。皮耶魯齊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也談到了這件事。他說:“所有國家應團結起來,抵制單邊主義。不然,昨天是阿爾斯通,今天是華為,明天又會是誰呢?”
雷德里克·皮耶魯齊
1968年生于法國,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曾任阿爾斯通公司能源部中國區商務經理、鍋爐部全球市場營銷經理、國際銷售副總裁。2013年在紐約肯尼迪機場被美國聯邦調查局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