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藝術教育,在培養大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藝術教育不僅是教育的分支,同時是一個跨學科的立體狀態的知識培養模式,其主要任務在于對藝術人才進行培養,是高校精神文明與文化素質教育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藝術教育所要培養的人才不同于其他教育人才,被教育者不僅要對藝術領域中的相關理論、學術等專業知識能夠熟練掌握,同時要求被教育者能夠深入某些領域形成深度認知,形成相應專業素養,此外還要求被教育者具備某些創作技能甚至綜合藝術特長。但歷史與發展階段等原因的影響,我國高校藝術教育的發展被制約,當前高校藝術教育的發展相對高校學生在藝術與自身發展方面的強烈需求來說是落后的,高校藝術教育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也給高校藝術教育的傳承帶來了負面影響。對于這一問題,藝術教育領域諸多學者都展開過研究,但較少有系統性研究,2001年5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賀志敏、姜敏所著的《藝術教育學》一書,就藝術教育展開了系統的研究,為我們正確認識高校藝術教育的傳承工作提供了指導,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藝術教育學》一書是當前藝術教育領域中比較系統的理論成果,其參與編寫的作者賀志樸與姜敏均為我國河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其中賀志樸主要研究方向為美學與藝術領域,多年來一直從事美學、藝術學及藝術史等教學與研究,發表諸多美學、藝術學研究論文;姜敏為藝術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多年來一直從事藝術教育和影視藝術教學及研究工作,其學術文章、著作、科研項目等多次獲獎,在藝術教育方面形成了豐富的研究成果。《藝術教育學》為兩人關于藝術教育方面的潛心研究之作,不僅是他們從事藝術教育事業心血的結晶,同時也是他們在藝術創作過程中形成的豐富經驗的總結。《藝術教育學》一書對藝術學門類的教育教學經驗及教訓進行了系統的探討與總結,書中每一章節內容都可以給讀者帶來心智啟迪,可對讀者藝術理論視野進行擴大,為高校藝術教育的傳承提供了指導與參考。
《藝術教育學》一書是藝術學與教育學融合的成果,是對高校藝術教育傳承與發展的重要體現,能夠作為高校藝術教育活動重要的理論依據。該書開篇對藝術教育學的學科定位進行了分析,明確了藝術教育學的概念,并闡述了藝術教育學的建立過程,對藝術教育學學科性質進行了分析;同時對藝術教育學的對象與范圍進行了界定;詳細地闡述了藝術教育學的任務與方法。第二章則對藝術教育的性質與特點進行了研究,指出藝術教育是一種自由把握與創作形式的審美觀照,表現出一個多樣統一的意象世界,藝術教育的該種功能能夠滲透或融入科學活動中,可以為科學認識真理提供幫助;藝術教育中的審美教育能夠對事物形式的多樣性進行把握,可以成為科學認知的起點,有助于對事物因果秩序進行尋找,直接認識真理的實在性。第三章內容對藝術教育的結構與運作進行了分析,提出藝術教育的過程是教育者組織與引導受教育者對教育活動進行參加的過程,從容讓受教育者形成藝術教育效應,教育者組織活動在藝術教育中發揮著主導作用。第四章與第五章分別對藝術教育的功能與效應、藝術教育的原則與方法展開了研究,明確了藝術教育的重要性,也給高校藝術教育提供了方法論參考。第六章對藝術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關系進行了研究,指出素質教育是藝術教育的終極目標。
每門學科都擁有自身的研究對象,對于藝術教育學來說亦不例外,其研究對象除了藝術教育的現象與規律外,還包括藝術教育的方法等。《藝術教育學》一書即從藝術教育學的學科定位、研究對象與范圍界定、性質與特點、結構與運作以及原則與方法等方面進行了全面而系統的研究。高校藝術教育也只有明確了藝術教育的根本問題,才能使藝術教育從其他教育中分化出來,使高校藝術教育得到長久的傳承。藝術教育學本身是一門具有較強應用性的學科,《藝術教育學》一書不僅給高校藝術教育提供了思想理論與方法指導,同時也給高校藝術教育提供了實踐應用指導。我國高校藝術教育尚處于初級階段,只有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才能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展,《藝術教育學》一書中,對高校藝術教育的理論體系進行了健全和完善,使高校藝術教育的重要性進一步明確,也使高校藝術教育的對象、原則、方法等進一步明確,對藝術教育的傳承與發展均有充分的體現,對推動我國高校藝術教育的傳承與發展有重要作用。
(李芳/碩士,武漢體育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