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杰
日前,長安福特因在重慶區域內限定下游經銷商整車最低轉售價格,被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定違反《反壟斷法》,行政處罰1.628億元,收到了2019年汽車行業第一張罰單。
對于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處罰決定,長安福特發布官方聲明稱:“長安福特充分尊重并堅決執行國家相關部門就此次反壟斷調查所作出的處罰決定,我們已經采取行動與經銷商一起規范區域銷售管理。”
業內分析認為,對于銷量本已大幅下滑的長安福特,此次行政處罰無疑是雪上加霜。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定,長安福特在重慶區域內通過制定《價格表》、簽訂《價格自律協議》等行為,限定下游經銷商在車展期間的最低價格和網絡最低報價,這些做法從2013年便已開始。這些行為剝奪了下游經銷商的定價自主權,排除、限制了品牌內的競爭,并實際削弱了品牌間的競爭,損害了相關市場的公平競爭和消費者的合法利益。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處罰通告稱,《反壟斷法》規定,禁止經營者與交易相對人達成限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最低價格的壟斷協議。長安福特沒有提供證據,證明相關行為符合《反壟斷法》第十五條規定的豁免情形。因此,依據《反壟斷法》,對長安福特處以上一年度重慶地區銷售額4%的罰款。
長安福特除表示執行處罰決定、將進一步規范區域銷售管理外,還表示,將按照國家法律法規的要求,進一步規范經營活動,切實維護自由、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
作為50%參股股東的長安汽車在其相關公告中表示:“長安福特已在2018年,根據國家監管部門的規范性要求,就上述行為可能導致的風險成本進行了預提,故本次處罰對長安福特和長安汽車2019年財務影響不重大。”
在長安福特被處罰消息公布當日,長安汽車股價下跌4.42%。
事實上,長安福特并非唯一一家因實施壟斷協議而遭到有關部門處罰的車企。早在福特之前,就曾有奔馳、克萊斯勒、東風日產等多家車企因壟斷行為遭受處罰。
不過,這些遭受反壟斷處罰的企業多處在汽車市場銷量整體上揚、本品牌車型銷量不斷上漲的環境,像長安福特這樣“屋漏偏逢連夜雨”的企業不多。
根據長安汽車日前公布的車輛產銷快報,長安福特在今年1~4月的累計銷量為51597輛,與去年同期的16.83萬輛相比,同比下滑69%。在長安福特銷量下滑的影響之下,長安汽車今年一季度的投資收益為-3.97億元,與2018年同期的11.48億元投資收益相比,下滑134.58%。

2019上海車展上的長安福特展區。圖/IC
不過,即便是在去年盈利的情況下,長安福特的市場銷量也并不樂觀。根據相關公告,整個2018年,長安福特累計銷售汽車37.77萬輛,與2017年的82.8萬輛相比,銷量下滑幅度超過50%;營收為497.54億元,較2017年的1060.27億元有大幅度下滑;凈利潤虧損8.03億元。
為了改善銷量下滑局面,福特汽車曾于2018年7月與長安汽車聯合組建新全國銷售服務機構,取代原有的長安福特銷售分公司,并任命曾在北京奔馳效力過的李宏鵬擔任聯合銷售機構總裁。但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上述舉措似乎并未取得理想效果。在福特汽車將中國全面升級為獨立業務單元、陳安寧接手福特中國首席執行官后不久,李宏鵬“因個人原因”離職。在業內人士看來,長安福特的銷量頹勢除了與人事變動有所關聯之外,還與福特汽車一直忙于戰略調整、產品沒能跟上市場節奏有關。
長安福特的銷量下滑,也與中國汽車市場的“天時”有關。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80.9萬輛和2808.1萬輛,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4.2%和2.8%,自1990年以來首次出現下滑。
與2017年相比,德系車市場份額上漲1.81%,日系車上漲1.74%,韓系車上漲0.35%,法系車下滑0.55%,美系車下滑1.85%。其中,美系車表現最差。身為美系車的長安福特,顯然也不占“地利”。
剛過去的4月,乘用車整體消費動力依然不足,當月銷量環比和同比均呈較快下降。在這樣的背景下,遭遇1.628億元罰款的長安福特如何扭轉銷量、利潤雙虧損的頹勢,前景并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