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驊
2019年下半場,公募的最大看點無疑就是科創基金了;6月26日,華興源創披露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發行公告,公告中同時披露了投資者報價信息統計表,但其中不少公募因為報價出現偏離而被剔除。可見,并不是參與了科創板的基金都能得道升仙,其中有哪些基金適合投資者購買呢?
從產品設計層面看,真正投資科創板的“李逵”似乎還是前期三批發行的科創板基金:第一批多只開放式產品約定了較高的科創板倉位,第二批第三批封閉式產品則能夠參與上市企業的戰略配售。
從前幾批情況看,獲得證監會青睞的基金公司不僅實力較強,而且在科創板產品上也配備了資深基金經理,例如匯添富科技創新配備了兩位基金經理,此前馬翔管理匯添富民營活力;劉江管理多只醫藥主題基金。不過,也有科創板基金維持低配:嘉實科技創新的基金經理王重貴此前沒有基金管理經驗;易方達的劉武管理經驗不足半年,蔡榮成也是“新手”。當基金上市后,投資者還需從基金經理的角度繼續“篩查”。
本周初,第三批科創板基金開賣,迄今僅有兩只產品已經售罄。究其原因,除了有意向的投資者可能已經買入了前兩批產品外,基金管理人自身的品牌效應、基金經理配置起到的影響可能更大。由于網下打新的獲配比例預計低于戰略配售,因此,戰略配售預期年化收益率將高于網下打新,尚未結募的科創板基金投資價值尚存。其實這批中最具爭議的基金公司就是中金基金了,但其是中金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中金公司承銷保薦了中國通號這一即將登陸科創板的巨無霸,中金基金因此也可能在獲得優質配售資源中占據相對優勢。
需要注意的是,封閉式科創板基金主投科創主題標的,并不僅限于科創板股票。此種情況下,基金經理以及基金管理人的投研團隊同樣重要。隨著后續新品越來越多,篩選基金時對基金經理及背后管理人實力的檢驗也是重中之重,例如基金經理是否長期跟蹤新興產業,歷史管理產品是否偏愛計算機、電子、醫藥等科創板重點行業。
此外需要提醒的一點是,低費率的競爭策略在后續的科創主題基金中更加明顯。例如在第三批中率先售罄的博時產品,其100萬以下的認購費率最高不超過0.6%,而第二批時的認購費率一般不超過1.2%。
由于市場預期科創板開市初期會有新股溢價效應,根據筆者了解的消息,大部分老基金都將短期重點放在了科創板打新上。
但是從華興源創披露的報價信息統計表看,公募基金的報價還是出現了較大差異,華富競爭力優選擬申購價格29.77元/股,因高價被剔除,同樣原因被剔除的還有光大保德信旗下的幾只產品以及銀河基金、泓德基金等管理人的產品。與之相反,興業多策略和興業國企改革的報價僅有10.65元/股,與發行價格相去甚遠遭淘汰,此外,易方達、廣發、寶盈、建信等基金公司旗下的多只產品也因低價而未入圍。由此可見,在科創板新的打新方式下,即使公募基金公司這類專業機構也并不“保險”。
除了在報價獲配的過程中可能遇到困難外,產品的設計也可能導致收益不及預期:專職科創板打新的基金除股票底倉外,一般不主動在二級市場交易其他股票,但在近期市場波動加大的情況下,如果底倉資產占基金資產比重較大,難免造成凈值波動;部分獲配的股票還可能在搖號后有6個月的持有期,加大了持有風險;同時由于網下打新采用詢價制,大量基金產品“哄搶”網下打新也可能會造成收益攤薄。若以上因素作祟,則可能導致李逵未來變李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