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向非
1.上游看價格、下游看需求,中游看毛利。上游價格和中游需求有四種組合:量升價跌為復蘇、量價齊升為過熱、量縮價升為滯脹、量價齊跌為衰退,而每種組合均體現在中游的毛利變化上,中游能對經濟波動起到驗證作用。
2.在上游和下游的研究中,宏觀均是起點,中游均是落腳點。從下游消費到上游資源,要經過社會庫存、價格、廠商庫存和產量等中游行業的若干環節,其中產量與工業增加值緊密相連,毛利和產能利用率是關注焦點。
3.社會庫存、毛利和產能利用率是重點。社會庫存既是需求又是供應,當下游需求持續改善時,社會庫存會相應增加;一旦下游需求下行,社會庫存繼續堆積便有去庫存之憂。社會庫存下降是去庫存的第一階段,會影響中游的現貨價格和毛利,之后廠商的去庫存和減產行為會影響工業增加值和上游資源需求。
4.毛利是下游需求、產能利用率和產量共同作用的結果。邏輯是下游需求上升,拉動價格上漲,毛利擴大,廠商提升產能利用率,產量增加;供應增加即壓制現貨價格進一步上行,又同時拉升原材料價格,兩者均使毛利下降;隨著毛利下降,產能利用率下降,回到起點。
鋼鐵、水泥、造紙、電力、化工,不同行業屬性不一,數據有差異,鋼鐵和造紙的數據較全。各行業對應宏觀經濟的不同部分,行業彼此間也可相互驗證。
從邏輯上講,鋼鐵、水泥、電力、乙烯和純堿對應房地產和汽車,其生產和工業增加值密切相關。電力和水泥具有明顯的區域特征,可以驗證區域投資強弱。鋼鐵有社會庫存和金融屬性,庫存調整因素突出,這會影響廠商的預期和生產行為。機械重量不重價。
1.跟蹤粗鋼產量、發電量和聚乙烯產量,提早推斷工業增加值變化方向;
2.跟蹤箱板紙產量和滌綸短纖價格,提前把握短期出口變化方向;
3.純堿產量求證房地產開工,冷軋產量求證汽車生產;
4.螺紋鋼生產體現經濟主體的預期,水泥真實反映下游開工需求。
經濟從下游消費到上游成本環環相扣、層層遞進,觀察每個環節變化,可以清晰知道經濟所處階段。
1.鋼鐵在中國經濟中處于核心地位,用于定位經濟波動。
經濟復蘇階段,下游需求上行,社會庫存下降,產能尚未釋放,成本維持低位,噸鋼毛利改善(鋼價由降轉升)。隨著需求持續上行,經銷商開始補庫存,社會庫存上行,同時廠商加大開工,成本上行挫傷企業利潤,噸鋼毛利下行,這是典型的從過熱進入滯漲的反映。過高價格挫傷需求,下游需求持續下降,社會庫存堆積,廠商減少生產,鋼價、成本和噸鋼毛利均萎縮,進入量價齊跌的衰退階段。
2.房地產——螺紋鋼——焦煤產業鏈的經濟傳導過程。
房地產銷售領先房地產新開工,隨著新開工面積上行,螺紋鋼社會庫存上行,社會庫存可視為需求。需求上行帶動市場價格上行,廠商提高出廠價,鋼鐵毛利擴張,廠商加大生產,鋼廠庫存堆積,鋼鐵產量增加帶動焦煤消耗量增加,在供給不發生變化情況下,拉動焦煤價格。
1.中游行業難以取得長期超額收益,把握波段機會是投資的關鍵。隨著中國經濟轉型,投資和消費此消彼長不可逆轉。之前累積的產能會始終壓制中游行業的毛利擴張,一旦下游需求增加,帶動中游產品價格上漲和毛利擴張,其產能必然立即大量釋放,一方面壓低價格,另一方面帶動成本,所以毛利必然萎縮,意味著投資時間變得短暫。
究其根源,主要是中游和下游可選消費屬性不同。鋼鐵、電力、石化是投資品,如果投資無法系統性上升,這些產品的需求無法持續擴大,其毛利擴張始終受制于產能。
2.鋼鐵、化工、電力和水泥的投資邏輯不一致。鋼鐵關注噸鋼毛利,化工強調漲價預期,過熱階段超額收益明顯;電力和水泥重事件性投資機會,防御性大于進攻性。
一般而言,買鋼鐵不如買煤炭。鋼鐵股上漲的前提是鋼價上漲、毛利擴張,而鋼價持續上漲的前提是下游需求旺盛、經濟過熱,必然導致煤價上漲。而鋼鐵股毛利擴張的彈性不如煤炭股大,鋼鐵股的投資時間也不如煤炭股長。
3.中游投資還需關注風格和情緒。如果判斷未來鋼鐵行業基本面好轉,應該買入高貝塔的煤炭股;而一旦鋼鐵飆漲,鋼鐵股持續明顯跑贏煤炭股,應謹防情緒過度亢奮后的市場見頂回落風險,不宜追高反而減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