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蹊
摘 要:教育是人與人的細致入微的心靈接觸。展開班級管理工作,班主任要樹立以人為本的先進理念,努力營造一種和諧的、溫馨的育人氛圍,做到正確的教育指導關(guān)心自己的學生,懂的如何適度的去幫助學生。
關(guān)鍵詞:高職;班主任; 教育的適度性; 教育合理化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是當今教育工作的新口號,也是教育工作的當務(wù)之急。作為高等教育的基層工作者的班主任,任重而道遠。傳統(tǒng)意義上班主任是學科教師工作的一種自然延伸,只要專有所長,都可擔任,而在當今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頗顯片面。
當今高職學校的學生正處在朦朧看人生,模糊看世界,由幼稚向成熟過渡的關(guān)鍵時期。在這個年齡階段的人,思想單純,可塑性強,同時又行為草率,不計后果。因此班主任的所扮演的角色不僅是學科專家,而且是組織者、管理者、學生的朋友和知己、學生人際交往的指導者等等。
教育是一項偉大的事業(yè),而班主任工作是一門學問又是一門藝術(shù)。徐特立先生說,師生的關(guān)系問題首先就要談教師的人格問題,教師是兩種人格的,一種是經(jīng)師,一種是人師,我們的工作是要采取人師和經(jīng)師二者合一的。作為教育的第一責任人的班主任,責任重于泰山,如何成為合格的經(jīng)師和人師便值得深入的思考和討論。
一、班主任如何施行合理化的教育
教育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每個教師都有自己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方法。班主任的施行合理化教育必須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提到教育必須提到行為教育,而提到行為教育又不得不提到“首因效應”的概念,因為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班主任給人的第一印象首先應該是精神飽滿、活力十足的,要給學生一種榜樣的力量。
1.班主任必須把握教育的適度性,對學生的“賞識”不是對學生錯誤的“縱容”,要獎懲分明,“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對于違紀犯錯的學生要以理服人,讓他知道錯在哪里、錯的嚴重性,并且要認真對待改過。要做到情理合一、就事論事,不能陳芝麻爛谷子一起論,一味批評,不給其改正的機會。學生的成長中犯錯是難免的,重要的是教其改正,避免以后類似錯誤再次發(fā)生。
2.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每個人都是人才,更要為其的閃光創(chuàng)造條件。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曾說過,“人性中最深切的稟質(zhì)乃是被人賞識的渴望”。“數(shù)其一過不如增其一長”,每一個學生都有優(yōu)點,關(guān)鍵在于我們是否善于發(fā)現(xiàn),我們可利用班會總結(jié)、集體活動等各種場面表揚鼓勵同學生發(fā)揮自己的特長,讓他們感到自己在班級中存在的價值,從而增強學生的上進心,消除其自卑感。
3.要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良匠無廢材”,一個好的班主任眼里是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我們要“一碗水端平”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認識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尤其是那些學習困生,一定要樹立自己的自信心,做人的準則首先是品質(zhì),其他方面的能力各有大小,只要經(jīng)過努力,結(jié)果并不十分重要,成績是評價學生的一個標準但不是唯一的標準,要讓其合理看待他人的長處和缺點,別人的長處應虛心學習而不是嫉妒,對待別人的缺點要學會寬容,畢竟“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二、教師的含義
班主任首先是個教師,且是個既教知識又教做人的教師,成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先要明了教師這個神圣詞語的含義。
在英文里老師的單詞是TEACHER,是信任、情感、能力、創(chuàng)造、希望、努力、責任這些英文單詞的第一個字母連起來構(gòu)成的。(1)Trust(信任)。我認為這不僅是老師的基本信條,也是做人的準則之一,要給學生信任感,讓彼此信任對方,要用自己的信心鼓舞和感染學生;(2)Emotion(情感)。這是連接師生關(guān)系的一個很好的精神紐帶,要講究以情感人,寓情于理,用真摯的情感去打動和感化學生,用心去和學生交流,將會給教育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3)Ability(能力)。在工作中千萬不能忽視自己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只有不斷充實自己,才能在和學生打交道中贏得他們的認可,同時也給學生一種榜樣的力量(4)Create(創(chuàng)造)。“這個世界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身為一個班主任,應該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獨辟蹊徑,找出更多適合教學管理的好方法好理論,要不斷創(chuàng)新;(5)Hope(希望)。人如果沒有了希望,那他的生命將會是脆弱的和消沉的。作為班主任,要不斷地給自己和學生設(shè)置理想和希望,加大前進的動力,看到未來美好的一面;(6)Effort(努力)。這是任何客觀因素都無法替代的一條,正是有了自己主觀的努力,才會在工作中不斷發(fā)現(xiàn)新問題,并及時將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處理掉;(7)Responsibility(責任)。三字經(jīng)中有過這樣的話:“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班主任老師因為自身的懶惰或者其他原因推卸責任,忽略了學生的培養(yǎng)與教育,那才是最大的過錯。作為一個班主任來說,責任永遠是最重要的,它包含學生、家長、學校、社會對老師的信任。
七個詞語是很簡單的,而其中的道理和要求卻是我們每一個從事班主任工作的老師都不容忽視的。同時這七個單詞也是教師職業(yè)素質(zhì)的體現(xiàn),缺乏任何一個都不算是一個完整的老師。
三、班主任應該具有“三心”
班主任還應該做到有耐心、有誠心、有愛心。
有耐心是前提是基礎(chǔ)。我們今天所面對的工作對象,是在特殊的環(huán)境中生長起來的人群。做這些人的思想教育工作,有耐心至關(guān)重要,一是不能寄希望于一蹴而就,切勿急躁,不厭煩,要反反復復做細致的思想工作;二是不能整齊劃一而統(tǒng)一地做工作,每個人都有其自身特點,要分類指導、因人施教。
有誠心是核心是關(guān)鍵。是對學校、學生、社會高度負責的體現(xiàn)。所謂有誠心,有兩個指向。一是對班主任工作的態(tài)度,就是要效之以誠,既然做了這項工作就要全身心投入,真正的負起責任。面對優(yōu)勝劣汰的市場法則,我們必須牢固樹立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主人翁意識和憂患意識,積極投入生存競爭!班主任工作雖然處于學校管理鏈條的末端,卻是實現(xiàn)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重要砝碼。二是班主任對學生的負責態(tài)度,就是要誠心誠意地運用全部良心、良智,為培養(yǎng)出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新時期有用的人才貢獻力量。
有愛心是保證是紐帶,是心靈溝通的橋梁,是感情升華的催化劑。老師對學生的管理付出了真摯的感情,那么學生也會對老師更加尊敬。任何事情都是相互的,這就和一個人對著鏡子一樣,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教育家羅杰斯認為,教師的態(tài)度可以決定教學的成敗。教師要善于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一種寬松、安全、愉悅的班級學習氛圍,給學生成功、快樂、友愛的享受。
總之,教育面向未來,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有高瞻遠矚的意識,培養(yǎng)人才要著眼于社會未來以及個體發(fā)展的要求,不斷的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zhì)、意志品質(zhì)素質(zhì),這樣才符合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從而才能培養(yǎng)出能適應未來變化、有自主能力的未來的主人。作為高校班主任,我們甘愿付出,不懈努力,相信經(jīng)過我們精心的培養(yǎng),當他們將來走出大學,邁向社會,臉上一定會充滿自信和樂觀,這才是做為一名班主任、一名教師最欣慰的,才不會辜負人民教師這一光榮偉大的稱號!
參考文獻:
[1] 程正方.學校管理心理學.[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1.
[2] 安文鑄.現(xiàn)代教育管理學引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 張厚桀.心理學.[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86.
[4] 張超.班主任工作之我見.黃河科技大學網(wǎng).2004.(12).
[5] 張迎娟.激勵教師積極性的政策淺議.[J].麗水師專學報.2002.(4).